最近剛追完《狂飆》,轉身投入唐藝昕的新劇《今生也是第一次》,沒想到又破防了…
劇中陳蘭青(唐藝昕 飾)在製作前,得到丈夫程領先(艾倫 飾)的承諾——「只管生,別的什麼都不用管」。
結果產後卻面臨一地雞毛,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還常做惡夢。
程領先看似人在病房待著,但面對孩子的哭鬧,只會說“來,媽媽餵奶”,孩子尿了,也是“來,媽媽換。”
所有事都被推到媽媽身上,陳蘭青連個安穩覺都睡不好,起身大喊,“媽媽媽媽媽媽,她就只有媽媽嗎,爸爸呢。”
當初說只管生的人,如今成了甩手掌櫃,甚至沒等陳蘭青出月子,他就上趕著答應領導去出差,將當初那句承諾完全拋諸腦後。
婆婆安慰蘭青,“這正過著神仙日子呢,不要拖丈夫後腿”,就連親生母親,也不為她說話。
此刻的陳蘭青孤立無援,她親自選擇的丈夫,寵愛她的媽媽,都默契地站在了她的對立面,好似她做什麼都是錯的。
以至於崩潰值達到頂峰,陳蘭青跑到天台想就此結束生命,逃避當媽媽的責任。
而陳蘭青試圖跳樓的舉動,也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共感:
“這種感同身受和不被理解彷彿看見了我自己。”
「剛出月子,月子裡哭了無數次,只有當媽了才知道為什麼會產後憂鬱。」
“真實了跟我生完孩子狀態一模一樣。”
生育對每個女性而言,都是莫大的坎,在迎接新生的同時,也迎來了焦慮和困境。
我一度想自殺,你卻說我矯情
爽朗的袁詠儀,在參加《妻子的浪漫之旅》時,跟謝娜她們透露,生完孩子後無時無刻都在委屈。
有一次,看到媽媽買完菜回家,什麼都沒說,她就站在那個沒來由地開始哭。
甚至還會因為芝麻大點的小事,張智霖沒有幫她,就開始瘋狂地質問:“你為什麼不幫忙,你不想做這個事情嗎?”
面對追問,張智霖隨口答道“是你想的”,沒成想話音剛落,袁詠儀的淚腺開關就徹底被打開了,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嫁入豪門的奚夢瑤,婚後不久為賭王生下長孫,在外人看來她這是幸福的開始,可實際上,她卻飽受憂鬱的折磨。
她曾在《幸福三重奏》節目裡向包文婧傾訴,當媽媽後,總是會莫名其妙掉眼淚。
有時候看到保母陪孩子玩,她還會「吃醋」擔心,孩子會不會覺得那才是媽媽。
而初為人母的她,也總陷入迷茫,對媽媽這層身份沒有自信,時常會感到無助,於是胡思亂想:
“他不喜歡我,怎麼辦?”
“你看他不見我,都不記得我了……”
日劇《產科醫鴻鳥》中曾提到:「產後憂鬱屬於一種精神疾病,卻因為帶有「產後」這兩個字,而被人們看輕了它的嚴重性。」
像袁詠儀、奚夢瑤這種突如其來的落淚只能算是產後抑鬱的輕症,而有些新手媽媽,抑鬱嚴重到甚至會想傷害自己、傷害孩子。
2021年楊紫主演的《女心理師》,其中就有位剛生下二胎的媽媽詹璐,家人不但不幫她分擔帶孩子的任務,還使喚她做家事。
回房間對著鏡子瞧見肚子上的刀疤,耳邊再傳來撕心裂肺的哭聲,樁樁件件事情的累積,讓詹璐崩潰到冒出傷害孩子的念頭。
在推著嬰兒車等紅綠燈的一分鐘內,她腦海裡幻想出無數個不該有的場面,但幸好理智戰勝了情緒,最終平平安安過了馬路。
每一次引起產後憂鬱的悲劇背後,大多都是緣由媽媽們的不被理解和不被重視。
短片《看見產後憂鬱:丈夫無法逃避的真相》,就揭露了這個殘酷的事實。
被邀請來的夫妻,面對面坐著談論產後憂鬱的話題,但基本上每位男性,都處於不認同、不理解的態度。
其中一位妻子眼中飽含淚水地說:“如果我死了,就對大家來說都比較好,因為我是你的負擔。”
面對如此悲觀的言論,丈夫也只是輕飄飄的回了一句:“我覺得你是小題大做。”
身為枕邊人,如此冷漠的態度,著實讓人心寒。
想起主持人李艾曾說過,“即便是兩個親密無間的人,都沒有絕對的感同身受。”
對於剛生產的媽媽來說,需要有人懂得她們的脆弱,理解這不是矯情,而是在求救。
但現實是,很多人不會重視媽媽的情緒,只會指責她們「無病呻吟」。
育兒的責任也是,理所當然的落在媽媽身上。
可生育本是夫妻雙方共同的選擇,爸爸不該隱身。
幸福媽媽的背後,有好隊友在
世人總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但媽媽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她們有太多的未知和擔憂。
而這時,家人的理解與包容就顯得至關重要,多給予媽媽愛與溫暖,這樣才能避免她們陷入憂鬱的沼澤。
霍思燕當初生完嗯哼,情緒逐漸低落,父親去探望卻不關心她,而是看眼孩子就走了,這讓敏感的霍思燕備受委屈。
父親走後就開始哭,「他就是來看孩子的,並沒有看我」。
還好杜江及時察覺到,趕緊對她說:“思燕,你注意一下,你的孕激素應該是突然急劇下降,造成你情緒很不穩定。”
一句話化解霍思燕的焦慮,讓她意識到不是父親不愛她,也不是她無理取鬧,而是被激素影響了。
楊子在《婆婆和媽媽》節目中,聊到自己跟黃聖依互懟的相處模式。
當初黃聖依生完孩子,幾天幾夜睡不著覺,楊子擔心這樣下去會傷到身體,於是選擇互懟的方式,讓黃聖依將心底的不滿和不愉快,通通都釋放出來。
這也能讓妻子感受到,她是被愛、被珍惜的。
嫁給愛情的張歆藝,整個孕期袁弘親力親為地照顧,辭掉所有工作陪在她身邊,真真切切做到「只要張歆藝開心,他怎樣都可以」。
袁弘天天早起為張歆藝做飯,讓她一起床就能吃到熱乎又健康的早餐。
看到張歆藝因為餵奶而飽受折磨時,袁弘心疼地說“恨我自己不產奶”,這話誰聽了不感動啊!
這也讓女孩想起,秦海璐坐月子期間,被婆婆照顧太好,導致身材走樣,長此以往,她脾氣愈發暴躁,變得愛哭,後期更是哭得結膜炎。
去醫院確診是“產後抑鬱”,全家齊上陣細心照顧著,王新軍遷就她的脾氣,婆婆像開心果一樣,逗她開心,聽她說話。
婆媳關係好到連親媽媽都羨慕,小小抱怨道:“我是外的,婆婆才是親的。”
等秦海璐恢復得差不多,王新軍主動為她接戲,希望她能回歸到工作當中。
事實也證明,重回到熟悉的環境中,秦海璐再次找回最初自信的自己,更是憑藉多部作品獲獎無數,紅得發紫。
獲得家人的支持跟肯定,媽媽們也會更勇敢,原來自己不是孤軍奮戰。
而每位幸福的媽媽,身後永遠有為她撐腰的人在,是好隊友們用愛告訴她,你不用太堅強,大膽地往前走。
及時自救,終將迎來曙光
除了家人的體諒與包容,媽媽們也要意識到:在成為媽媽之前,你先是你自己。
你不用當事完美的母親,當下的你可以難過,也可以釋放所有不好的情緒。
但請你記得,千萬不能傷害自己,當感到焦慮不安時,不妨試試以下3點,或許能對你有幫助。
1、獨處空間法
每天讓自己獨處兩個小時,適當分配給不同的事情,待在咖啡館享受一杯咖啡;坐在湖邊感受微風飄拂過臉頰;聽一場有意思的線下脫口秀……
2、顏色選擇法
顏色變化跟我們情緒影響是相關聯的,例如紅色容易引起憤怒,可以避免看到紅色,不妨試試看“藍、綠、紫”,讓人感到安靜,有沉著鎮靜的感覺,緩解焦躁情緒,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希望。
3、環境調離法
讓自己跳出出家庭的環境中,出去走動,跟處境相近的人多交流溝通,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哪怕無法得到共鳴,但也能釋放出焦躁的情緒,從而減輕心裡的負擔。
寫到這裡,想最後再對媽媽們說,當你感到狀態不對時,一定要及時尋求幫助,你首先要幸福快樂,其次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愛。
也想對爸爸們說,多關注妻子的情緒,多抱抱孩子,哄哄孩子,哪怕夜裡妻子餵奶你幫不上忙,也可以起身為她倒杯水,陪她說說話。
祝福每位媽媽,在生育這場賭注上成為贏家。
就算短暫經歷灰暗時期,也請相信光終會照到你身上,千萬別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