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越看越像一場大霧,霧裡的人水中望月求圓滿,霧外的人簷下窺荷評魚摸藕。
偌大的名利場有人勒馬懸崖金不換,有人風光敗盡不肯輸。
有人圍城中縱火,有人星河中落拓。
有人在洪山巨流中不暇自艾,也有人在荊棘裂土上奮力生長。
24歲的王鶴棣,從小偶像走到如今的頂流,他究竟憑什麼?
一、
如果不是《蒼蘭訣》,或許在這個夏天,觀眾還只記得搞笑影片裡的那個給人帶來笑點和視覺清涼的「西瓜頭」王鶴棣。
但也正是《蒼蘭訣》,讓王鶴棣一躍成為頂流。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可是縱觀王鶴棣的過往經歷,一本美少年成名史中,卻沒有蠅營狗苟的心機上位,沒有拜高踩低的下頭行為,有的反倒是一堆風馬少年的趣聞和他的「真誠」必殺技。
《蒼蘭訣》到底有多火?
它可以火到北方工業大學校長在開學典禮上都要提及東方青倉和小蘭花的愛和寬容,它也可以火到同濟大學無限循環《蒼蘭決》的MV,更有央媽現身在線撐腰。
而王鶴棣所飾演的東方青倉也是恰到好處的卡在了一眾少女的酥點上,拽到了大把甜妹兒的心巴上。
但憑藉《蒼蘭決》光速火出圈的王鶴棣並沒有站在光芒的製高點俯瞰,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起點,告訴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他正在努力成為他們的驕傲。
炙手可熱的「八月男友」王鶴棣在螢幕上名聲大噪之前,他的成名路是坑坑洼窪的心酸。
寫盡了風月蒼涼的張愛玲曾說出名要趁早,多少人因為青春年少把這句話奉做人生標竿。
2017年還在上大二的王鶴憨,也因為山橫水浸的俊朗面貌得到了何炅老師的開場怒贊。
但雙何導師之一的何冰老師卻不看好王鶴棣。
當何冰老師用學院派的標準打量王鶴棣的時候,他的眼睛裡沒有期待,鬼馬靈氣的王鶴棣用自己的特朗普加上清奇的思路讓何冰老師一頭霧水,同時也讓何冰老師語出否定。
沒有專業加持的素人加上大大咧咧的性格讓王鶴棣在一眾男孩並不出彩,甚至在第一輪出場中因為一口令人啼笑皆非的特朗普險些被淘汰。
當得知自己要戴著面具出現在舞台上的王鶴棣一把撤下面具摔在了鏡頭前,並且耿直的懟在鏡頭前怒喊「戴著面具陪著你們瞎玩」。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在這一摔中並沒有起到大放異彩的效果,反倒是更容易在鏡頭下招致不明所以的罵名。
還好堪稱半個娛樂圈的伯樂何炅老師沉住氣對王鶴棣悉心說明,戴上面具是為了讓所人更好的看到王鶴棣未曾釋放出來的力量,這才有了王鶴棣在面具之下的一步一步的突破。
王鶴棣是一塊璞玉,但是仍舊需要打磨,時間和外界的評語都是最好的石器,欲戴王冠,自要承其重,好在結局給了這個少年一點闖蕩的底氣。
王鶴棣用自己的努力向何炅說明,他的眼光沒有錯。
後來當王鶴棣帶著自己的作品走上快本舞台時,站在獨屬於他的閃光燈下,王鶴棣大聲喊出了對何炅的感謝,
這一聲感謝中是何炅力排眾議為王鶴棣開出一條路,也是王鶴棣在小火一把之後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真摯。
也正如當時舞台上喊出的話一樣“總有一天我會成為那個讓你驕傲的王鶴棣”,
在何炅的熱淚中,每一個人都感受到得到少年初長成的春風得意,但或許只有何炅更加明白王鶴棣當年馬蹄急急對意難平的反擊。
二、
一朝聞名天下知,這句話用來說王鶴棣再合適不過。
但是在成名之後的王鶴棣並沒有沉浸在自己的光環中。或者正因為自己曾經在大雨滂沱中奮力奔跑,所以他更願意在是非中為茫然無措的人撐起一把傘。
在不同人眼中,王鶴棣被貼上的標籤不同,但在北大才女李雪琴的人生信條裡,王鶴棣應該是一個靈魂補手,
他在人生的大學裡讀的應該是溫暖治癒系,他永遠把身邊人的一切看在眼裡,並且給朋友無差別的溫暖與敬意。
“我像是一個被抓起來的大蛤蟆,不賴設計師,都是我的問題。”
李雪琴拍完辣妹寫真後,當著眾人面自嘲,自嘲裡是李雪琴溢出屏幕的身材焦慮,並且在很多綜藝節目中,因為身材的顧慮讓李雪琴也是傷透了腦筋,
這對一個女孩來說不是抖包袱,但在一幹觀眾眼中,卻成了十足的笑話。
當王鶴棣在鏡頭前一把拽起李雪琴時,李雪琴雀躍的少女心終於得已甦醒,他一把拉起的不僅僅是自卑的李雪琴,更是一個善良女孩碎了一地的自尊。
面對李雪琴每個半夜emo的朋友圈,王鶴棣總會第一時間跑過來問她怎麼了,
他不懂女孩敏感焦慮甚至是有時候會在深夜無病呻吟,但是王鶴棣會在朋友需要的時候閃現。
這是獨屬於李雪琴的召喚術,應聲而來的守護者也必然是王鶴棣。
他是李雪琴的閃光少年,就像桃花塢裡,李雪琴領著眾人看星星時,總是火燒腚閒不住的王鶴棣也會抬起頭,認真的去看蒼穹之廓中的銀河。
節目裡自己用嘴叼著烤腸,也會貼心的幫李雪琴穿好烤腸,為有腰傷的李雪琴伸出一隻紳士手幫她下台階,扶住鞦韆讓李雪琴沒有後顧之憂,還不停的確定她是否安全。
如果是個當紅小花,觀眾理解他們是為了流量炒CP,可是李雪琴不是主流眼光下的漂亮女孩,但是她用自己的小心翼翼和善良換來了王鶴棣骨子裡溫柔與真誠,
王鶴棣重新定義了保護感,它是勢均力敵下的尊重,是高低立顯時的俯首,是話不必多說,但有求必定有應的踏實。
所有的相處裡,王鶴棣給人的都是絕無僅有的尊重。
在綜藝節目中,很多人都覺得王傳君寵王鶴棣有一種「爹爹的好大兒」的即視感,但是大家在吃瓜王鶴棣大齡幼崽的背後,還有一場是王鶴棣為王傳君找補的名場面,
讓人嘲笑桃花塢三傻湊不齊一個腦幹的同時,瞬間感動條拉滿。
在節目中,宋丹丹直言王傳君是江湖上的怪人時,王鶴棣話鋒迴旋說到「在我這不是」。
一句話讓如坐針氈的王傳君有了自己的位置。
無論多麼自由的人都不能無拘束的成為世間的一縷風,王傳君自是這樣,但僅僅那一刻,王鶴棣給了他一座暫短的避風港,讓他避一避自己的「怪人風頭」。
宋丹丹的話不是刁難,王傳君也不是真正的失落,但是對王鶴棣來說,仗義執言是兄弟本分。
在行為藝術提案大會中,王傳君以他獨到的藝術視角提議,大家都在自己的窗前靜坐十五分鐘時,節目嘉賓眾說紛紜,但是無一不是斬釘截鐵的否定了王傳君的提議。
做遊戲投票無可厚非,但王鶴棣真的陪王傳君在慢直播坐了十五分鐘。
這十五分鐘裡,沒有人情世故,沒有喧嘩躁動,有的只是「你未必需要我陪你赴湯蹈火,但我願意此刻陪你光風薺月」。
王鶴棣的溫柔與教養並不是那種大張旗鼓的暴露在鏡頭前求取誇獎,他只是將溫暖的傳遞當成了一種力所能及的日常。
在虞書欣節目上怕衣服走光焦急整理時,他會擋在欣欣子前面。
綜藝直播中,宋丹丹的抱枕掉在地上,王鶴棣只是靜悄悄的將自己的抱枕放在了宋丹丹那的椅子背後,然後乖巧的撿起地上的抱枕抱在自己的懷裡,沒有矯揉造作,也沒有故意拉搶鏡頭。
《親愛的客棧》中,當王珂想要爬進玻璃屋中時,無奈發現自己的身高短板,正巧王鶴棣飄過,順勢出了一把力,被幫助的王珂還是雲裡霧裡不知到究竟是誰對自己施以援手,
或許換成別人,為了節目效果打趣調侃一下然後抓字幕頂包做笑點。
在《中餐廳》中被指揮的腳不沾地時,他會毫不掩飾的說自己家裡是做宵夜的,也會熬夜到很晚。
王鶴棣是個有煙火的明星,換句話說,他是那個閃光燈下耀眼的普通人。
他依舊記得普通人的本分。
在節目中,他不避諱自己是「炸串店少東家」的身份,甚至還會大談特談自己家的炸串是別家店超越不了的。
當許多明星都在比拼背景時,王鶴棣撕破了虛榮的“羞恥心”,堂堂正正坦坦蕩蕩的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低谷,就「霸總巔峰」的王鶴棣也不例外。
出道五年來,起伏不足以說王鶴棣,但是他總是別人眼裡那隻不安分的快樂猴子,是粉絲眼裡經不住任何糖衣砲彈的河堤,
但他不單單是那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籃球少年,他也是一個人橫刀立刻過懸崖的孤膽英雄。
三、
王鶴棣不想繼承家裡的滿是油煙的炸串店,因為在老主顧眼裡,只要王鶴棣在店裡炸串,他們是不會進去的,那時候王鶴棣沒有光環,有的只是小城少年的年輕氣盛。
14歲的王鶴棣從樂山出發,成了空服學員,因為外型的優勢,他要碰碰運氣。
19歲王鶴棣從成都來到長沙,開始了他的追夢之旅。
對於更年輕的王鶴棣來說,他不怕失敗,他有回頭路可以走,所以他背水一戰,他在節目中隨性真誠毫不做作。
正是這樣的王鶴棣被何炅一眼認定,也被《流星花園》劇組選中擔任主角道明寺。
超級IP經過時間和觀眾美學的推敲打磨並沒有為王鶴棣帶來真正的一炮而紅,高開低走也可以形容那個時候,國內機場無人識的王鶴棣。
如果王鶴棣想要賣慘,那還得是《遇龍》,讓王鶴棣嚐了嚐什麼叫做被罵到風口浪尖。
尉遲龍炎一角不算是王鶴棣的惡夢,但如鯢在喉算是貼切。
當時《遇龍》開播正好趕上《蒼蘭訣》拍攝。
複盤《遇龍》裡面自己的演技時,他發現尉遲龍炎和東方青倉卻有相似之處,但好在的是,在一片非議中,王鶴棣已經學會了正視自己的不足。
他要在彎曲的行進軌跡中,矯正自己不斷成長的演藝枝椏。
「我不想只是曇花一現」。
娛樂至上的圈子裡,驚鴻一眼的翩翩少年太多,王鶴棣要成為那個有一天可以用行動配得上自己野心的演員。
在他的認知裡,演員是工作,工作就有責任,就意味著付出汗水和努力才能獲得認可。
把心沉下來,躲到暗一點的地方,聽聽角色內心的聲音,將自己百分百的轉移到角色中去,最大限度的理解人物,與人物共情。
不會一心兩用,混淆工作與生活,但工作的時候,工作至上。
王鶴棣為了演好東方青倉的絕殺眼神,他會去看獅子的紀錄片,模仿王者的慵懶感。
在網路上,王鶴棣寫到《蒼蘭訣》是自己的救贖。
但就像何炅對王鶴棣說的那樣,是他自己拿下了面具,他自己的理想主義才是自己最大的繩索,將他拉到了光源裡,並且不斷的成為光。
憑藉《蒼蘭訣》火出圈,但《蒼蘭訣》絕對不是王鶴棣的唯一標籤。
這個夏天,王鶴棣奇襲了自己的人生,他實現了別人眼裡的揚眉吐氣,他不再是那個機場無人識的某某男明星,也不再是紅毯上退出C位避嫌的男演員。
他可以在自己的邏輯裡穩定地飛躍。
《蒼蘭訣》的熱度還沒褪去,東方青倉又與《浮圖緣》中面冷心熱的肖掌印來了一場夢幻聯動。
糖中帶刀的男主人設定在是讓王鶴棣穩佔文娛熱搜,開播第一天熱度豪佔全網第一。
盛名其下,許多人也懷疑王鶴棣是否只是在機械的複製霸總冷面,但《浮圖緣》中的導演吳強表示「我們看中的是,屬於王鶴棣本人的特質標籤」。
不經意殺回觀眾視野的王鶴棣不是要複製自己曾經的一幀經典,他要自己主動爭取機會,而不是等待命運眷顧,
靠天意吃飯能火一時,可偌大的娛樂場,穩紮穩打的演技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
這世界一望無際不可估量,王鶴棣的故事不再只是玉面少年與他的星辰大海,而是要從那個一度夢摘星,挽弓射玉衡的少年郎變成推開海浪的趕潮人。
他要從這個世界習以為常的敷衍中走出來,用生命的原始本能去回味曾經的自己,在評論中接收到最真實的反饋,用純粹守護已經大步流星走來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