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艷浪姐」王鷗個人檔案:童年有陰影,對母親有怨恨,如今苦盡甘來

2024-03-21王鷗

最初,外界認為她又是現實版的樊勝美。

這是因為王鷗自打3歲開始,過的就是寄人籬下的生活。

出生於南寧的王鷗,3歲那年父母離婚了。

從此,什麼都還不懂的王鷗,就被父母丟在鄰居家寄養了。

漸漸長大後,王鷗只知道父母不在身邊。

但很長一段時間她不懂,為何身邊的夥伴每天都有零用錢,

而她除了吃飯,平日連一分錢的零用錢都沒有。

直到長大後王鷗才漸漸明白,

那些年父母除了支付孩子的扶養費,其他什麼的都沒有放在心上。

用王鷗多年後的話形容就是,父母那時都愛玩。

不給自己零用錢這還不算什麼,對王鷗來說,

最難過的莫過於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每次母親好不容易抽空來看她一次,離別的時候王鷗都是「鬼哭狼嚎」。

母親要走,她就拉著腳踏車不讓離開。

一把推開她後,母親就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上幼稚園後,有一次王鷗好不容易碰上母親來接送自己。

到學校後,王鷗又開始哭著不讓母親離開。

母親離開後,她在後面哭喊著,反覆三、四次。

到最後母親隨手抄起一個東西,一邊打還一邊問王鷗哭不哭了。

王鷗怕疼,只好說不哭了。

即便每次挨打,好歹還能隔三岔五見母親一次。

但隨著母親的再婚,她對王鷗的關心就更加下降了。

媽媽不痛爸爸不愛,王鷗一路從幼稚園到小學。

漸漸地,相對於那些從不缺少母愛的孩子,

她雖然時時敏感且缺乏安全感,但至少獨立得多。

凡事有主見,成了小時候王鷗身上最鮮明的特色。

於是到後來,王鷗沒有選擇常規的中學,而是選了藝術學校。

一個原因是喜歡表演,還有一個原因是可以住校,平常還能出去表演賺錢。

她覺得,反正不能和父母住在一起,住校的時候身邊還有同學朋友。

就這樣,王鷗便上了藝術學校,從15歲開始,更是開始養活自己。

畢竟,在上藝校之前,父母就明確告訴王鷗:

我們沒辦法幫你,你愛去做什麼就去做什麼。

除了不管之外,15歲的王鷗能夠透過外出表演賺錢後,

母親乾脆都不工作了,每個月就等女兒拿錢給她。

現在的年輕人聽起來可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但實際上,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

就算到了現在,在不少重男輕女的家庭裡,

女兒早早出來打工賺錢,每個月的費用有一部分要拿給家裡。

就這樣,能賺錢的王鷗,有一段時間開始在心底怨恨上了母親。

不過這種怨恨持續的時間並不長。

一是因為要考慮演出賺錢,她根本沒時間。

二來時間一長,王鷗和所有反哺家庭的女孩一樣學會了「自我安慰和自我陶醉」。

簡單來說,她們不再去怨恨原生的家庭,有些人甚至學會了原諒。

多年後王鷗就是這樣說的。

她覺得自己碰上這樣的父母,是因為那時候父母的年紀也還小,

根本沒有當成年人和當父母的經驗。

當然,關於幼年的經歷,以及自己小小年紀就幫母親賺錢的經歷,

都是王鷗後來成名後,透過多次的媒體訪談而講述出來的。

所以在最初得知王鷗的幼年經歷時,很多人都對她報以同情。

雖然不少對她作品無感的人,但也都紛紛成了王鷗的粉絲。

只是讓人意料不到的是,就在外界對其施以同情的時候,

王鷗卻轉身把大量的同情者賣了。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王鷗帶著母親一同現身。

她不但否認了自己先前所說過的話,而且還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媒體的身上。

根據王鷗後來的說法,她說自己從來就沒有說過母親不管自己。

這樣一來,外界反倒有些猝不及防了。

正是因為王鷗這種前後不一的轉變,

使得大眾從此不再把她看成是“樊勝美”,而是把她順手歸類到了綠茶妞的行列裡。

看起來,王鷗前後不一的做法有些匪夷所思,

可事實上,這不過是先前「自我安慰」的心態在作祟。

許多類似王鷗經驗的女生,即便一再遭到原生家庭的歧視與打壓,

但自始至終,她們對於家庭的輸血還會一直持續下去。

即便偶爾會發一些牢騷,但行動從不會停止。

甚至於到最後,她慢慢還會同化成與父母有相似觀念的人。

就王鷗先前出爾反爾的做法來看,她大概率也是這樣的人。

只不過她在成年後的名氣大了,相關的言行被廣而告之。

雖然王鷗否認了早先的說法,但網路是有記憶的。

她早年敘述過的「悲慘」經歷,現如今依舊能夠找到。

回到王鷗上藝校的時候,

因為親情的確實,不但讓王鷗事事學會了獨立,

而且個性上也越來越像男人。

其他的同齡人都在忙著戀愛,她正忙著演出賺錢。

其他同年紀的女性,稍微撒撒嬌,班裡的男生就忙著獻殷勤。

她雖然長得好看,但從來不給獻殷勤的男生好臉色,

以至於有什麼事情,王鷗根本找不到人來幫忙。

有一次,她在學校一口氣吃了五斤李子。

接下來,王鷗成功招引來了「上吐下瀉」。

沒有父母可以哭訴,沒有同學可以幫忙,她一個人坐公車上醫院。

這樣的生活,從王鷗15歲就開始了。

在藝術學院,王鷗學的是民族舞蹈。

後來因為氣質不錯,又趕上一家商場裡在舉辦模特兒比賽。

姊姊為王鷗報了名,她順勢報名參加,最後拿到了第一名。

這次的比賽,讓模特兒公司慕名找到了王鷗。

接下來的4年時間,王鷗開始當模特兒。

每一場走秀50塊,雖然不能跟後來演戲比較,

但在當時收入還是很不錯的。

在那段期間,她甚至還有機會去了一趟日本,大大開拓了眼界。

真正為王鷗人生帶來轉折的,是她在2003年參加中央台的電視模特兒大賽。

在當年的南寧分賽區,王鷗贏得了冠軍。

這次的拿獎,讓王鷗獲得了去北京發展的機會。

多年以後,走紅的王鷗和劉愷威發生了“麻糊事件”,

王鷗還在當模特兒的時候,就開啟了自己的初戀,對方也是模特兒。

只不過多年來養成的個性,讓王鷗三年的戀愛談得很累。

兩個人總是吵架,以至於最後對方和其他女孩結婚了。

多年後當王鷗踏入演藝圈,初戀的男友早已結婚,並且早早有了三個孩子。

而王鷗自己,則在23歲那年,正式做起了「北漂」。

剛開始拍戲,每個月的收入就兩千多塊。

除了要租房子住,很多時候拍戲穿的衣服也都是自己買的。

王鷗知道自己不是專業院校畢業的,既沒有人脈也沒有資源,一切都得單打獨鬥。

花了整整10年的時間,她才從不為觀眾所知到漸漸走紅。

2015年,王鷗才等來了《瑯琊榜》和《偽裝者》。

然而就在2016年11月,卻出現​​了與劉愷威的「夜光劇本」事件。

當年10月份,王鷗和劉愷威在新疆拍攝《莽荒紀》。

此後在11月初卓偉突然在網路上爆料,

在克拉瑪依拍攝期間,劉愷威曾經三次出現在王鷗的房間。

卓偉表示自己手上有拍攝的視頻,既然敢說,就有實作的東西。

一時間,外界紛紛猜測王鷗成了介入婚姻的小三,

而劉愷威則成了一個婚內劈腿的人。

爆料之後,劉愷威率先否認,表示兩個人只是在溝通劇本,並沒有密會一說。

隨後,王鷗也在網路上進行了否認。

這段期間,劉愷威的妻子楊冪也回應,自己相信丈夫。

然而,娛樂圈經歷過太多的反轉,

即便當事人否認了,吃瓜群眾仍舊揪著這件事不放。

而且根據劉愷威的說法,網友將這起風波戲稱為「夜光劇本」。

因為按照卓偉爆料的說法,劉愷威出現在王鷗的房間,都是在晚上8點以後。

所以網友覺得,既然是研究劇本,怎麼每次都不開燈?

當然,這其中也牽涉到了北京時間與新疆有時差的因素。

卓偉的影片是在10月份拍攝的,在那個季節的新疆,

北京時間晚上8點,其實是半下午左右。

如果僅從這一點來看,劉愷威去王鷗房間不開燈,也還算說得過去。

可網友也不是傻子,關鍵因素是開不開燈嗎?

關鍵因素是劉愷威和王鷗,究竟有沒有搞出什麼。

不過事情發酵和爭議了許久,除了當事人幾方做了否認,

此後再也沒有什麼實錘的證據出來。

倒是後來,卓偉曾公開表示,之所以曝光劉愷威和王鷗,

是他覺得劉愷威和楊冪的婚姻出了問題。

自己選擇曝光的話,可能會讓劉凱文公開承認離婚。

事實是,夜光劇本發生將近兩年,一切都平靜如初。

一直到2018年,劉愷威才和楊冪宣布離婚。

至於他們的離婚是否是由於事件的影響,外界不得而知。

甚或說2016年的時候,劉愷威和楊冪的婚姻就已經出了問題,

只不過卓偉爆料後,劉愷威和楊冪依舊死鴨子嘴硬,就是不公開。

是否真的是如此,同樣沒有可以佐證的說法。

倒是王鷗,憑藉夜光劇本事件,一度成為了爭議事件的主角。

王鷗隨後公開表示,自己根本沒想到靠著緋聞爭議會爆紅。

她也表示自己不願意靠著這種事件走紅。

如果真想這麼幹的話,剛入行的時候就能這麼操作一把。

這話聽起來有道理,但很多網友都不買單。

甚至有人猜測,在這起爭議事件中,由於沒有更實錘的證據,

所以實質上王鷗並沒有受到損失,

她反倒因為該起風波知名度更高了。

就在這起風波漸漸平息之後,因為王鷗後來的一次操作,

她又遭到了網友的一眾嘲諷。

那是王鷗參演的電視劇《芝麻胡同》播出期間,

王鷗在微博上發了一段宣傳電視劇的影片。

下面一眾網友以及粉絲留言,王鷗不時有回覆。

偏巧,她回覆一位名叫「楊冪詐捐」的網友,請對方改改名字。

更偏巧的是,這則回覆的留言,被網友頂到了最上面。

一時間,很多人都覺得王鷗回復大有玄機。

不少人猜測王鷗很有心機,故意回覆這麼一條留言,

實際上就是在蹭過去的熱度炒作。

因為2016年發生夜光劇本風波後,

2018年楊冪也曾因為詐欺引起爭議,當時楊冪還道歉了。

從那之後,有關楊冪的任何主題,都會引起爭議。

所以網友覺得,王鷗偏偏回覆這則留言,

無非就是在蹭熱度更高的楊冪,進行自我炒作。

而且,聯想到之前她對於童年前後不一的表述,

不少人都覺得王鷗看起來人畜無害,實際上心機藏得很深。

也有網友扒出來,王鷗回覆的那個網友,

不管是不是楊冪的黑粉,但至少是王鷗的粉絲。

所以這次的回复,又讓不少相信王鷗是心機女孩的人,更強化了自己的認知。

不過,指責歸指責,嘲諷歸嘲諷,

這也只是一句無關原則無關痛癢的回覆留言,

爭議過後,一切又漸漸恢復平靜。

網友稱王鷗是“綠茶”,更多是由於她曾​​經前後不一的說法。

在不少人眼裡,她這種相對虛偽的做法就是在炒作和行銷。

從這個角度看也未嘗不可。

但如果站在王鷗的角度來看,從小原生家庭的影響,

長大後孤身一人的打拼經歷,

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強化一個人如何達到利益最大化的操作能力。

很多從不重視女孩的家庭走出來的人,

如果有上進心的話,其行動能力都往往很強。

因為無依無靠,所以說話做事的目的性也就變得非常明顯。

從她們身上,基本上看不到隨遇而安的心態。

而這種個性的人一旦在進入社會後,往往會招致不少的反感。

也許有時候本意並沒有壞心眼,

但呈現出來的效果,卻是差強人意的。

這其實就是有得有失吧。

何況,深層的原因,還是原生家庭造成的陰影。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