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簡介與人生經歷(45歲王小波慘叫離世,同行無人送別,生前無人問津,死後被追封神)

2023-01-19王小波

命運是殘酷無情的,有的人生前默默無名,死後卻聲名鵲起。

王小波

王小波便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文風犀利,以理性幽默聞名,早些年間,他的作品《黃金時代》被當作“色情圖書”,在無數次的修改和編輯的幫助下,才得以過審。

首次出版,印刷不過6000冊,購買的人卻是寥寥無幾,他親自帶著自己的書在街頭叫賣,遇到感興趣的人,甚至會直接白送,只求能夠遇到一個懂自己的人。

身為自由撰稿人,王小波辛苦寫出的作品成績慘淡,只好靠著給報刊寫雜文賺取零用,生活過得無比艱辛。

王小波

45歲那年,他英年早逝,葬禮上連一個同行也沒有出現,然而,是金子總會發光…

綠毛水怪

王小波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是大學老師,母親是知名學者,然而,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獨特思想的人是危險的,他的父母被劃分為「階級異己分子”,王小波的名字就來自這次事件,意為“在小風波裡出生的孩子”。

王小波

從小,王小波的父母就對他說,要學文科,不要學理科,年少早熟王小波也深以為然,但他寫作天賦是與生俱來的,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他寫下一篇作文,卻被選為優秀範文,在學校的廣播裡播放,這讓他感到非常驕傲,心中堅定學理科的想法也有了些鬆動。

16歲那年,他下鄉參與勞動,閒暇時間,他開始嘗試創作,每當沒有靈感的時候,他便會翻開隨身攜帶的那本《變形記》,他非常喜歡卡夫卡這部小說,也曾以它為名創造過短篇小說。

王小波

可惜的是,下鄉生活無聊,許多同隊的年輕人向他借過這本書,反反复復,來來回回,最後不知道到了誰的手裡,再也沒還回來過。

勞動結束後,他去民辦學校當了教師,沒多久,他又選擇了辭職,去北京當工人,他將自己的生活經歷轉換為小說情節,寫出了一篇受到無數朋友認可的小說《綠毛水怪》。

這篇小說在文化圈小範圍的傳播著,恰好傳到了李銀河手裡,她是報紙編輯,工作穩定,是個非常出色且優秀的人。

王小波

自然,對於文學作品她也別有一番見解,看到這篇文章後,她被深深打動了,不但意識到它的獨特性和內涵,還對寫出這篇文章的人也有了一些興趣,在朋友的安排量來,兩人見面了。

愛你宛如生命

想像和現實的差距是非常殘酷的,在看到王小波的第一眼,李銀河心中熊熊燃燒的火焰便被熄滅。

王小波

她沒想到的是,王小波竟然是這樣的一個人,雖然個子很高,但人瘦得像竹竿一樣,長得歪瓜裂棗不說,看起來還有些兇相。

但王小波卻截然相反,他覺得李銀河很特別​​,對其一見鍾情,兩人沒聊幾句,他便問道:「你談男朋友了嗎?」{/ b}

李銀河被他的突如其來嚇了一跳,卻還是老老實實的說了沒有,王小波緊跟著說道:「你覺得我怎麼樣?」

王小波

突如其來的告白,讓李銀河有些不知所措,但她還是認真拒絕了對方的好意,並決定再也不見這位奇怪的作家,沒想到的是,王小波並沒有氣餒,他對李銀河展開了熱烈地追求。

不但常以交流文學為藉口找李銀河聊天,還給對方寄去了一封又一封肉麻的信,這些信的開頭非常統一,都是“你好哇,李銀河”,信中,{b }他的感情熱烈且真誠,甚至別出心裁的寫在了五線譜上。

作家浪漫起來,實在是無人能敵,李銀河被打動了,在回信中,她寫下了自己的轉變,兩人開始互相傾訴思念,探討人生,隨著交流的深入,越來越覺得彼此非常契合,在一次見面中,確定了情侶關係。

王小波

1978年,國家恢復了高考,王小波重新開始讀書,依舊學了理科,與李銀河相識的第三年後,兩人一同走進婚姻的殿堂。

因為學校規定學生不能結婚,他們沒有拍結婚照、也沒有辦婚禮,只是請了親朋好友擺了兩桌席,便算完婚。

2004年,王小波和李銀河的信件被整理出來,編撰成圖書,這是始於1977年的愛情,書名叫做《愛你就像愛生命》。

黃金時代

結婚前,王小波便和李銀河約定,兩人不要孩子,對他們來說,生活已經足夠有趣,不需要孩子填補空隙和加強彼此的感情。

王小波

大學畢業後,王小波和李銀河到美國留學,趁著學校的假期,兩人租了一輛車,到世界各地旅行,雖然沒有什麼錢,但也過得快樂瀟灑。

在國外奮鬥的這段時間,李銀河始終是王小波最虔誠的讀者,她勸王小波當全職作家,打工賺錢的活自己一個人全包。

而王小波也沒有辜負李銀河的信任,寫下《黃金時代》的初稿,回國後,他又寫出接連不斷地寫出數篇作品,遺憾的是,這些費盡心血寫出的文章都沒有激起什麼水花。

王小波

1996年,李銀河因事出國,在家中,夫妻二人互相告別,誰也沒想到的是,這一分別,便是一生。

半年後,在一個寂靜無聲的夜晚,鄰居突然聽到隔壁房間傳來幾聲慘叫,但他們並沒有在意,而是翻了個身繼續睡覺,第二天下午,鄰居敲門無人應答,於是選擇人報警叫來警察。

門打開後,王小波蜷縮在地板上,早已沒有了呼吸,一旁的牆上佈滿指痕和齒印,還有頭部撞擊留下的血跡。

王小波

在屍檢結果中,死因為嚴重的“心臟病”,根據牆上的痕跡,人們推測他經歷了非常痛苦的折磨和掙扎,他試圖自救,卻無濟於事,最令人驚訝的是,在他的葬禮上,除了親朋便是好友,竟沒有一個同行。

2001年,也是王小波過世後的第四年,人們發現了這個寶藏作家,他的作品賣出20萬冊,時代三部曲》受到無數人的追捧,人們從黑色的印刷字上,尋找他存在過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