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渝簡介個人資料(「無腿勇士」夏伯渝:勇攀人生珠峰)

2023-01-19夏伯渝

新華社西寧3月10日電(記者李琳海)對於73歲的夏伯渝來說,參加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演出是人生中攀登的又一座高峰,在世人注目下,他身穿衝鋒衣,手持登山杖,在開幕式舞台上,和孩子們一起-攀登和飛翔。

3月2日,火炬手夏伯渝(左)展示點燃的北京冬殘奧城市火種火炬。新華社記者李欣攝

為了在開幕式上呈現完美的演出,他們排練經常到凌晨,「非常慶幸能參與家門口的殘奧會開幕式演出,我們向世界展示著中國殘疾人的風采和精神面貌。」夏伯渝說。

夏伯渝出生在重慶,7歲時跟著父母來到位於青藏高原的青海,在那裡生活了近18年。從小就喜歡運動的他曾是青海省體校的足球隊員。 1970年代,國家登山隊選拔隊員,對登山並不了解的夏伯渝報了名。

“其實當時我從來沒參與過登山運動,只是因為報名參與選拔能獲得一次免費體檢機會。”

命運的安排讓他接觸了登山運動,夏伯渝也沒有想到,1975年,他攀登的第一座山就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第一次見到珠峰,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它雄偉、壯觀。接觸這項運動後,你會感受到艱險與不易,冰崩、暴風雪都是對我們巨大的考驗。”

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頭…

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攀登珠峰,夏伯渝是成員之一。

他和隊友攀到海拔8600公尺時遭遇暴風雪,不得不下撤。夏伯渝途中雙腳嚴重凍傷。幾天后,他躺在醫院等待截肢手術時,從收音機聽到隊友登頂的消息,悲喜交加。

「截肢的經歷對我來說是非常沉重的打擊, 我想我的後半生只能在輪椅上度過,我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感到掉進了萬丈深淵。”

直到他遇到德國義肢專家,得知自己不僅能走路還能登山後,希望之光彷彿重新被點亮。

2021年10月22日,夏伯渝(前)在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開幕式上。新華社記者李一博攝

2008年,他戴著義肢重返珠峰北坡大本營,為北京奧運火炬珠峰傳遞活動加油。那次經歷讓他覺得夢想並非遙不可及。

他沒有停止登山的腳步。

2014年,他抵達位於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大本營。但南坡發生嚴重雪崩,多名夏爾巴高海拔工作者不幸身亡,登山道路也被沖毀。 2015年,他再次來到南坡大本營,尼泊爾發生大地震,他的珠峰夢想再次擱淺。 2016年,夏伯渝第四次嘗試,在距離頂峰不到一百公尺時,暴風雪阻止了他。

為了獲得更多穿戴義肢攀登雪山的經驗,夏伯渝攀登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6178米的玉珠峰、主峰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山及巴郎山等,還徒步穿越了騰格里沙漠。

「山永遠都在那裡,我想只要我活著,就還有機會再來。」夏伯渝說。

終於,在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第五次衝擊珠峰,完成了登頂壯舉。

「失去雙腿的經歷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起初我恨珠峰,是它奪去了我的雙腳,經歷過人生的起起伏伏,我喜歡上了珠峰,是它堅定了我攀登人生高峰的夢想和克服困難的勇氣,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2017年1月17日,夏伯渝在北京房山區霞雲嶺攀冰。新華社發

如今,這位年過古稀的老人在把夢想和堅持的力量傳遞給更多年輕人。在政府幫助下,他走進大學與大學生分享經歷,閒暇時與小學生互動,講述自己的故事…

「是體育的力量讓我不懼困難,永遠向前。」夏伯渝說,「我不太認可'人定勝天',不是我征服了珠峰,而是珠峰接納了我。人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大自然永遠不會被征服,但人的命運卻是可以(征服)的。

編輯:劉陽、黃緒國、鄭道錦、王婉祺(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