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作家,是演講家是成功學專家,是心靈潛能大師。
他的代表作都是教大家《如何做個賺錢的總裁》,告訴大家你們《自己就是一座寶藏》,教創業家《跟你的產品談戀愛》。
但沒有想到,當別人將他《創業成功的36條鐵律》當作教條進行實操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全部身家身當投進去非但沒有像他講的那樣成功,反而陷入了無盡的深淵。
那麼,陳安之又是誰呢?他又是如何將千萬個信奉他成功學的人拉入低谷,負債累累的呢?
師從世界潛能激勵大師
陳安之有一個非常艱苦的童年。 1967年,他出生於福建。因為生活條件不好,所以在12歲的時候,他就跟著親戚到了美國。
他前往美國,並不是享受生活,亦或是進一所好學校讀書。在異國的他,因為語言的不通,再加上經濟條件不好,陳安之不得不一邊讀書一邊打工。
雖然住在親戚家,但他的生活依舊並不是那麼好過。還沒成年的他就開始經歷社會上的毒打,他換過很多的工作,當過餐廳的服務員,幹過銷售。
這樣忙碌的他每天都感覺非常艱辛,但是卻發現自己沒有存到一點點錢。
這讓他覺得非常的挫敗,而且陷入了一種掙扎的困境當中難以自拔。
1988年,在陳安之21歲的時候,透過朋友的介紹,他遇到了改變一生的世界潛能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最後成為了一個演講家。
但是他雖然師從安東尼,但是他除了從中學到了一點撈錢的技能之後,並沒有學到安東尼做人的精髓與好品質。
安東尼羅賓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他出生於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是世界聞名的潛能激勵大師。
安東尼羅賓
還有人稱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學導師,同時他還是個非常優秀的演說家,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可是全球演說家的前五名。
很多人都不明白安東尼的職業到底是做什麼的,簡單來說就是帶領人們走向成功,激發起他們心中的潛能。
他的演講常被各公司奉為典範。他所著有的作品更是會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在全球的範圍內進行銷售。
很多人聽到這裡,如果覺得安東尼只是個簡單的演說家,那就錯了。身為世界上最有名的成功學導師,他甚至給好多世界級的領袖當顧問。
這裡麵包括我們熟悉的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英國的戴陳安之王妃,蘇聯的戈巴契夫總統和南非的曼德拉總統。
這些響噹噹的人物都曾向他諮詢過關於潛力的問題。當然,他不僅會為這些領導人服務,那些世界五百大企業的總裁更是他重點的服務對象。
在陳安之認識了這樣一個人物的之前,他甚至都想像不到,怎麼會有人不付出體力勞動就能夠獲得這樣的成功呢?
更何況,在1995年,安東尼也成為了美國的十大傑出青年之一,並獲得許多知名的獎項。
他們兩個的人生幾乎就像複製貼上的一樣,安東尼的童年並不是那麼幸福快樂,因為在17歲那年,他就被父母趕出家。
學習不好,學校不要他,讓他高中還沒畢業的安東尼就開始歷經社會的毒打,這點和陳安之很像。
他也像陳安之那樣做一些小的零碎工,比如說當餐廳服務員,賣東西等等。他最窮困潦倒的時候,還在一家銀行裡面洗廁所。
同樣的,他也工作了好幾年,一無所獲,身上最值錢的物品就是那個900美元的二手甲蟲。沒有錢,意味著他沒有住處,也常吃不飽飯。
甲蟲除了是他的財產,更是他的家。但是他這個唯一的家也需要繳停車費,為了省錢安東尼甚至會把車停到那些免費的連鎖店門口。
這樣的生活帶給安東尼的除了無盡的絕望,就是思考。自己的人生還長,為什麼要一直活在這樣痛苦的日子裡?
他希望自己能夠改變,同樣也是因為朋友的介紹。他認識了改變自己一生的導師吉米·羅恩。
當時的吉米羅恩是有名的潛能大師,他在公開推行自己的一個課程,只不過學費特別高,要1200美金。
吉米·羅恩
但當時的安東尼孤注一擲,不惜借錢也要上這個課程。他甚至還跑了44家銀行去籌學費,但當時沒有一家銀行願意給他錢。
最後還是那個之前他洗過廁所的銀行經理把錢借給他了。沒想到,就是這個課程,讓安東尼發現了自己內心原來蘊藏這麼大的能量和潛能。
他開始變得積極向上,生活也開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他從之前那個毫無信用的失敗者變成了一個自信滿滿的少年。
憑著他的努力和自信,安東尼白手起家,成為了一個事業成功的億萬富翁,並且帶領許多沒有自信的創業者走向了成功的道路。
在陳安之了解了他的人生童年的經歷後,更覺得自己和安東尼的境遇非常相似,那麼為什麼不照著他成功的路線進行模仿,最後超越他讓自己獲得成功呢?
跟著老師四年的遊歷,讓陳安之鍛鍊出了良好的口才與自信,而且他也發現自己是非常適合這個領域的。
於是陳安之毅然決然地決定回國,將自己學到的一生本領帶回中國,成為中國的成功學第一人。
只不過他回國之後雖然大火過一段時間,但最後還是跌落神壇。
陳安之的割韭菜之旅
雖然陳安之學歷不高,但他的頭腦非常聰明,他知道不能夠死搬老師的理論,而是要和國內的現實結合在一起。
他沒有像老師在國外那樣肆意地開演講會,反而做了一系列充足的準備,將自己包裝一番之後,才推出自己的課程。
他會先在網路上請很多網路的寫手寫一些段子和文章,寫他的身世,將他打造成一個貧困村走出來一個成功學人物。
這樣的故事讓很多人都想關注他,於是他就藉著這股東風,先後出了很多書籍,比如說《超級成功學》、《如何做個賺錢的總裁》等。
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讓那些之前不知道他名字的人,相信陳安之真的是個成功的企業家。
當時國內的人思想比較質樸,一看到這樣的宣傳和出版的書籍,就越發地相信他。
之後,陳安之就開始行銷自己的人設,過度渲染自己淒慘苦痛的童年,然後和現在成功的自己進行對比,讓大家相信他,接受他,願意聽他說話,願意買他的書。
所以,雖然從25歲開始,陳安之才開始自己創業,但他短短兩年就成立了自己的訓練機構,招攬學員幫自己做課程推廣。
除此之外,他也走遍世界各類頂尖的成功人士,和他們探討之後,總結他們成功的經驗,將它們運用到自己的課程裡去。
漸漸地,他稱自己這樣的理論為超級成功學,甚至因此出書和相關的廣播課程。
僅僅兩年之後,他都已經擁有了億萬的家產,成功的速度非常快。
尤其是他那一本《創業成功的36條鐵律》,幾乎是90年代的中國書店書架上最顯眼的一部作品,無論是公務員、企業家,甚至是中小學生,都會看這樣的一本成功學著作。
除了 出書之外,陳安之還舉辦了大量的演講會,以講課的方式向大家傳授自己的經驗,推銷自己的人設。
前期這樣的宣傳是免費的,但是在後期隨著大家對他的信心越來越高,他也開始變相的收錢,開始自己這一系列鋪墊的收尾工作,瘋狂是圈錢。
陳安之的課程要價非常貴,如果要聽他的一堂課或是一次演講,最少要幾百,最高則會上千。
隨著越來越人信服他,他也開始走自己計畫的第二條路,那就是收學生,收取拜師費。
他的成功讓很多人相信,只要跟著他,就能夠模仿他的步伐獲得成功。陳安之利用人們這樣的一個觀念,抓住了現在年輕人想要改變,急速獲得成功的痛點。
他讓大家成功地相信他,只要跟著自己走,定能達到成功的彼岸。既然成功是一定會到達的,那現在要繳一些報名費有什麼不可以呢?
於是這些學員就會蜂擁而至地拿著錢去求他拜師,拜師之後還要再繼續購買他的課程。
當時的陳安之就已經非常會飢餓行銷了,他不會收一大批又一大批的學員,反而是經常會在幾百個人當中選那麼幾個人,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老師青睞的學生,更願意砸鍋賣鐵地將錢交到陳安手中。
隨著他的知名度逐漸提升,他的課程也越來越貴,收學員的學費也越來越高。
為了讓自己被更多人知道,在一檔節目中,陳安之直接和馬雲在面對面交流的時候,告訴馬雲要學會謙虛。
這樣的一件事,讓陳安之和成功學的名字緊緊綁在了一起,被捧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更有人稱他是國際華人的成功學第一人,就像他的師父安東尼那樣。
只不過。這樣急速的成功帶給他的不是穩紮穩打,反而是越來越漂,甚至走上了詐騙的道路。
在2015年就有人來指控陳安之涉嫌詐騙。當時他以代理一個餅乾的連鎖店為藉口,吸引許多學員去投資。等到收購完錢之後,再讓這個連鎖店惡性的倒閉。
一時之間,輿論迅速倒戈,但是還有很多人相信他,覺得人也不可能一直預言成功,成功學大師肯定也有馬前失蹄的時候。
但沒有想到,僅僅四年後就有他當時的學員站出來表示自己被陳安之騙得傾家蕩產。
為了讓這些學員付錢,陳安之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誇下海口,只要得到他的指點,隨便投資一個項目,就可以獲得上千萬的利潤。
為了得到名師的指點,這些學員砸重金到他的訓練機構上課,常常要交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拜師費。等到他們去上課的時候,發現這些講座來來回回講的都是同一件事。
以為自己會學到發財致富的秘訣,沒想到自己借錢買了他公司的股票和數位貨幣,最後到頭來什麼都沒有,還欠下了一屁股外債。
總結一下他的演講視頻,都可以發現同樣的套路。
他先告訴大家一個普通人成功的例子,然後就是無窮無盡的語言激勵,不斷地訴說現自己的優勢和重點,希望大家去買他的產品。
成功不可複製,努力就可以
但現在反觀他的師傅,依然是那個成功學大師。為什麼師從那樣一個有名的老師,卻還能將自己的人生過得一塌糊塗?
陳安之的模式就是典型的傳銷,他發展下線,販賣課程目的就是騙學員的錢。再加上他的一些自己所謂的悲慘的童年經歷,都是為了自己的人生而編造的。
他最擅長的方式,就是用語言激勵這些剛接觸社會、經驗不足,又急速想要在困境當中解脫的年輕人和家庭。
透過騙取高額的費用來讓自己賺錢,但他的師傅安東尼不這麼做的。他的師傅是真正的利用不同的方法來潛心的研究成功學的奧秘。
從本質上來說,他們兩個人走的路是不一樣的。
做任何的事情都不能過度,否則吃補藥有的時候也會讓人中毒,成功學就像是補藥一樣,它可以在人精神陷入困境的時候幫你一把,但是如果食量過度,就會危害性命。
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可以複製的,但是努力確實可以是相似的。
成功的人都不是複製上一個成功的案例,而是複製了上一個同等的努力與付出。
陳安之沒有想明白這一點,這才是導致他跌落神壇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