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7日,一年一度的「2021年度影響力企業領袖」選出塵埃落定,得獎人選揭開神秘面紗。
曹德旺獲評終身成就獎,雷軍、梁穩根、李彥宏、沈南鵬等業界大佬悉數入選「年度25位影響力企業領袖」榜單。
在這一榜單,有一位湖北籍企業家,他連續三年入選這一榜單,他既是企業家,也是一位詩人,他奇蹟般地創造漢口北市場,使楚商文化重現生機,他透過打拼,坐擁5家上市企業,他就是卓爾集團創辦人-閻志。
評審團在對他的頒獎詞中說道:「閻志帶領公司不停探索,不斷耕耘,直到最近找到聚焦的主業。閻志用其行動詮釋,一個平凡人也可以用堅韌不拔成就內心的堅守與嚮往的大事。
01 ——年少詩人夢
1972年7月,閻志出生在位於大別山深處的革命老區-湖北羅田,上面有五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
父親在林務局工作,母親在家專心操持家務,維持家庭開銷的重任都壓在了父親一個人肩上。一人養著一家老小九口人,壓力可想而知。
閻志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喜歡上了讀書,尤其鍾情於閱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有一次,他騎四十多公里到縣城書店,買了一本《倚天屠龍記》。
事業有成後,閻誌曾多次拜訪金庸先生,切身感受偶像魅力與大師風采。
當有人問他為何如此鍾情金庸著作時,他答道:「金庸先生的作品陪伴了我的整個青春時光,給了我正義與力量,讓我明白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2018年10月,金庸先生仙逝。閻志連發三條朋友圈表達哀悼:「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正是因為喜好閱讀的好習慣,讓小小的閻志早早就擁有了文學創作的天分。
在上高一年級時,他在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創立了露苗文學社,自己擔任社長,並且寫下了人生第一首詩-《秋天的戀歌》,這首詩的背景是,閻志為情感所困,經歷了失戀的苦楚,借助詩詞宣洩內心的憤懣。
也正是因為這首詩,讓周圍的同學們看到了閻志身上的那份難得的才華。
後來,他也常寫詩,向雜誌社投稿,公開發表了多篇文采飛揚的詩詞。一時間,閻志成了學校裡有名的「小才子」。
人生總是充滿各種偶然與不確定性。高二那年,在閻志最需要努力學習、備戰高考的階段,父母親先後患有重病,支撐家庭的唯一經濟來源不得不停歇。
生活拮据之下,閻志被迫退學,早早地步入社會,進入父親的單位上班,挑起賺錢養家的重擔。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第一份工作的職責是整日到深山勘測作業,這讓小小年紀的他很不適應,而且這與他做詩人的夢想相差甚遠。
縱然生活一地雞毛,也要心懷詩意和遠方。辛苦忙碌的工作,並沒有讓閻志放棄心中對於寫詩的執念。
他每天邊工作,邊創作,邊投稿,在他18歲時,終於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詩集-《風雲》,並且因此贏得了一筆豐厚的稿費。
後來,他的詩詞作品越來越頻繁地見諸報端,憑藉著獨有的才氣,他開始在文學界小有名氣。
這時,時任湖北省文聯副主席劉醒龍偶然間看到了閻志的文學作品,感覺這是一個可以培養的詩人胚子,便主動伸出橄欖枝,推薦他到黃岡文聯工作 ,擔任當地一份文學雜誌的編輯。
但世事弄人,這份雜誌在閻志入職後兩年後,被迫停刊。
失去工作的閻志帶著身上僅有的幾百塊錢,隻身一人,闖蕩省城,四處擇業,做過報社記者,開過工作室,還在一家雜誌社做過工作,但是結局都不是閻誌所期待的樣子,要不就是不喜歡工作,要不然就是工作不滿意他。
有一次,一家雜誌社的領導甚至諷刺他不是做文學的料,這讓打小有著詩人情結的閻志的心靈受到了沉痛的打擊。
02 -看準商機創立卓爾,第一桶金從創辦「VCD週刊」開始
時間指向了1996年,當時,劉德華風靡大中華區,是千萬歌迷影迷的偶像。四處碰壁的閻志雜誌社失業後,宅在租住的小屋裡,接到了一家書商約稿的邀請。
閻志為了更好地生活下去,接受了這項任務。最後寫成了一本《天若有情–天王之王劉德華》,得到了2.5萬元的稿費,而這筆錢也成為了閻志創業發蹟的最原始的啟動資金。
拿著這筆來之不易的稿費,閻志決定自己創業。
無巧不成書。閻誌曾經任職的那家報社,在艱難的經營困境下,開展廣告外包業務。
閻志看準這是一個極具前景的商機,決定將自己賺來的稿費投入進去,承接了一個版面的專版外包任務。
為此,1996年底,閻志創立了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為了實現卓爾不凡的夢想,他給公司取名為「卓爾」。
當時,VCD市場很火爆,消費者需求量大,看準這一藍海,閻志將承包的報紙專版定位為VCD周刊。隨後,他四處奔波,尋找商業夥伴。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不懈地努力,先後得到了新科、長虹、萬利多等眾多家電品牌的認可和青睞,達成了一筆筆行銷合作意向,自此掀開了卓爾發展的快車道。
不出三年,從家電專版廣告銷售中嚐到甜頭的閻志帶領卓爾,一鼓作氣,與當地十餘家報紙和雜誌媒體建立了家電專版合作業務,迅速成為了當時湖北地區最大的民營廣告公司。
03 ——曲折轉型中押注漢口北市場
進入新千年後,曾經讓卓爾賺得盆滿缽溢的VCD市場開始逐步轉冷,媒體廣告業務尤其是紙媒廣告越發不好幹。
春江水暖鴨先知。具有靈敏商業嗅覺的閻志未雨綢繆,提早打算,決定帶領卓爾,實施戰略和業務轉型。
但是轉型的背後是跨越產業隔閡的艱辛、痛楚、辛酸與無奈。
在之後的數年時間裡,他開過酒廠、辦過藥企、經營過食品、興辦過教育機構、也曾涉入紡織業……,多元化的經營,並沒有給卓爾插上迅猛騰飛的翅膀。
經歷了歷次轉型,陷入沉思的閻志開始思考卓爾新的業務成長點和發展空間。
進入2005年,房地產產業開始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
在當時的閻志看來,卓爾在行業大熱時,要冷靜、理性思考,要有前瞻性,在紅海中開闢出自己的藍海,於是將關注點放在了當時很少人投入的{ b}商業地產板塊。
這時,「總部基地」的概念開始在國內一些一線城市漸漸興起並實踐。富有前瞻性的閻志只要看到哪裡有商機,就不會輕易放棄對這商機的研究和追逐。
在考察了一些總部基地的代表計畫後,閻志決定把這個模式引進到湖北,正式進入商業地產產業。
就在這一年,閻志志氣滿滿地與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就這一模式合作展開磋商。
不到半年,卓爾第一個企業社區計畫落地結果,這個企業社區計畫囊括總部公寓、物流基地、金融服務、工商註冊、法律諮詢等各類與企業經營發展相關的業態。
一時間吸引大批企業入駐,此總部基地模式在武漢聲名鵲起,受到各界廣泛關注。
在第一個企業社區計畫初戰大捷後,閻志又將目光投向了漢正街,這裡曾經是繁華的商貿流通中心,但是後來面臨著轉型的壓力。
閻志先是密集地研究了義烏、白馬等成熟商貿市場模式,經過縝密思考,決定冒著血本無歸的巨大風險,斥資兩億元,重建漢正街,建設「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
那時,兩個億,對卓爾和閻志來說,幾乎是全部的家當。閻志希望將這裡建設成為「中國最好、中部最大的商品專業批發市場群聚」。
2007年,工程破土動工,2009年正式開幕。商店在很短時間內銷售完畢,創造了業界的佳話。
後來,這裡連續承辦多屆“中國漢口北商品交易會”,重新振興了武漢商貿中心的繁榮。
不惜投巨資,成功押注漢口北,是卓爾從小變大、由弱轉強的重大轉折節點。
2011年,閻志帶領卓爾在港上市,香港媒體將他形容為「中國鋪王」。他一躍成為湖北新首富,這首富寶座,一坐就是數年,無人撼動。
也正是從這時開始,閻志引領卓爾開啟了闊步多元化的迅猛擴張時期,經營領域涵蓋地產、金融、物流、港口、傳媒、飛機製造等領域,目前已經坐擁5家上市企業,身價達152億元。
04 ——創業經商,不丟文學夢想
事業的蒸蒸日上,並沒有讓閻志忘記和丟掉對文學和詩詞的執著愛好。
2008年前後,他高調回歸詩壇,開始繼續他的詩的創作。
但凡忙碌工作之餘,他就會沉醉在自己最愛的詩人角色裡,先是創辦了詩歌月刊,後來還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自己的詩集。
十餘年來,先後創作了多首在文學界特別是詩歌界耳熟能詳的經典力作,從《輓歌與紀念》,到《我的兄弟姊妹》,再到《明天的詩篇》《武漢之戀》等,或委婉抒情,或深沉內斂,或深情脈脈,或豪放氣派…
優秀的詩詞創作,讓他先後榮獲湖北文學獎、屈原文藝獎、徐志摩詩歌獎、詩歌大獎賽、文學獎等眾多獎項。
常年的文化情懷,也讓他更喜歡致力於繁榮公益文化事業。
在2011年,投資百億,在武漢漢口建設了中國文化博覽中心-「武漢客廳」,集文藝演出、藝術品展示、文化娛樂等為一體,儼然成為當今武漢最著名的文化地標之一。
在同一年,他也投資接手了湖北足球隊,創立武漢卓爾足球俱樂部,進入主中超聯賽。
05 -武漢抗疫保衛戰,捐建了一個方艙醫院
深厚的家鄉情結體現了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在很多人看來,閻志是個人情味十足的企業家,他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襲擊他的家鄉武漢,一時間醫療物資嚴重短缺。
聽聞後,他第一時間召集公司高階主管團隊開會,作出向武漢捐款千萬的決定,同時要求所有高階主管「無論價格高低,醫療物資有多少,就向武漢輸運多少」。
隨後,依托卓爾的全球供應鏈,將一批批醫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呼吸機和製氧機等緊急醫療物資,捐向武漢抗疫第一線,解了當時許多區域的燃眉之急。
根據不完全統計,閻志和卓爾累計向疫區捐贈了價值高達1.8億的物資和款項,成為向武漢疫區捐贈醫用物資最早最多的企業。
同時發起設立了醫護人員關懷基金,為奮戰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送去關懷。更令人動容的是,閻志也全力支援興建緊急醫院和方艙醫院。
其中,卓爾公益基金會與武漢市第八醫院共建卓爾長江緊急醫院,與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成立卓爾大別山緊急醫院,隨後卓爾漢江緊急醫院、卓爾盤龍城緊急醫院、卓爾羅田緊急醫院、卓爾荊江緊急醫院、卓爾隨州立醫院相繼組成。
同時他將自己在漢口金銀潭興建的「武漢客廳」直接捐了出來,被改造成了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閻志向揣著對家鄉的無限熱愛,全身心與武漢人民站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
他竭盡所能,動員全球資源、組織全部力量,為打贏武漢抗擊疫情保衛戰貢獻了巨大力量,贏得了社會各界特別是武漢人民的高度評價,展現了新時代企業家勇擔社會責任的風采。
——結語
有一次,閻志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被問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他淡然一笑,回答說:「我覺得應該和自身的性格有關係。當我決定做一件事的時候,會勇敢地去嘗試,並且堅定不移地做下去。」
的確,儘管每個成功人士都有屬於自己的成功秘訣,但是有一點是帶有共同性的,那就是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
既有社會運動家的為民情懷、奉獻精神,也有企業家的前瞻性眼光、務實性做派和時代性的創新,這也當是新時代中國企業家的發展方向和行為榜樣。
參考文獻:
- 於靜:《閻志:從多元到聚焦的尋路》,載《中國企業家》2021年第12期。
- 陳潤:《閻志:書寫詩與商機》,載《企業家》2021年第4期。
- 劉保林:《閻志:企業家精神一是愛國,二是向善,三是向上》,載《中國產經》2020年第19期。
- 楊莉楠:《閻志:聚焦民生,弘揚企業家服務社會的精神》,載《中國慈善家》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