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主持楊瀾個人資料:26歲放棄央視鐵飯碗,二婚嫁百億萬富翁生一兒一女!

2023-12-04楊瀾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相信這句話是不少人埋藏在心底的,童年時期最溫馨的回憶。 那時候,每到傍晚,我們就會端起小板凳和家人圍在電視機面前等著《正大綜藝》的播出。 楊瀾就是《正大綜藝》的主持人之一。

儘管楊瀾憑藉主持《正大綜藝》獲得了不小的成就,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 但她還是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央視,跑去美國留學。 並在那裡認識了二婚丈夫吳徵,為他生下一兒一女。如今的楊瀾已經離開央視29年了,她的生活軌跡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良好的家庭教育成就了完美的楊瀾

家庭氛圍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以後會往哪方面,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楊瀾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他的父親是北京外國語學院教外語的教授,母親也是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

1968年,小楊瀾就在這樣一個高知家庭中誕生了。 但小楊瀾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正在阿爾巴尼亞做外援專家,這一做就是4年。 父親與楊瀾的第一次見面還是在她已經4歲的時候。

父親在國外,母親要去幹校學習,小小年紀的楊瀾就這樣被交給外婆帶了。 外婆是個樂觀的小老太,她總是帶給楊瀾積極樂觀的情緒。在那裡,楊瀾度過了一段最美好的童年生活。

直到楊瀾10歲的時候,父母才把她從上海接到北京一起生活。 回到學校唸書的楊瀾跟不上英文老師講課的進度,很難聽懂那些句子。同樣身為英語老師的父親說:“要學好英語,讀音、語法才是關鍵。”

於是,要強的小楊瀾每天提早半小時起床,讀英文、背英文、學文法。有付出就有收穫,她堅持了很長一段時間,英文成績也直線上升。 就這樣,楊瀾在家人的言教下,逐漸地成為了一個優秀的人。

1986年,對楊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她即將面臨高考。 早上早早起床複習功課,晚上挑燈夜戰爭取多做幾張卷子,這些對於楊瀾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了。

那時的楊瀾想成為植物學家,可在學習的過程中又對歷史起了興趣,以後想做一個歷史學家躊躇不定時,她把想法告訴了父親。

父親覺得未來學習這兩個專業可能不太好就業,但英語不一樣。那時,正面臨全面改革開放,中國正逐漸走向國際化,英語專業在未來可能有大好的發展前途。

聽從父親的建議,楊瀾報考了北京外國語學院,並且成功考入了英語系。進入大學之後楊瀾並沒有像她的同學那般放縱自己,而是經常一個人在圖書館裡勤奮地學習,用知識不斷地武裝自己

一次偶然的機會,楊瀾進入了央視

大學畢業的時候,央視的《正大綜藝》節目正在招募主持人。很多人擠破了頭想去考試,但都沒有機會。 楊瀾正是因為在大學裡從沒有落下過學習,成績十分優異,被班主任推薦進了《正大綜藝》的選拔考試中去了

楊瀾一路過五關、斬六將,過了筆試、初試和復試,她和最終留下來的「精英」們共同參加面試,來爭奪這一個名額。儘管楊瀾各方面成績都不錯,但面試官在出問題的時候也沒有手下留情

他們問楊瀾敢不敢穿比基尼上鏡。問題一出,周圍的人全都倒吸了一口氣。 因為那個年代,人們思想還很保守,都沒想到面試官會問出這種問題。

楊瀾的心裡也驚訝了一下,但表面上並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她在內心很快就思索好了答案,並開口告訴各位面試官:「不是敢不敢穿的問題,而是合不合適的問題。

這個回答,正是各位面試官心裡最滿意的回答。 因為身為主持人,什麼場合穿什麼樣的衣服,做什麼樣的事情是最為重要的。

就這樣,楊瀾成為《正大綜藝》的主持人之一。 和她搭檔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時非常有人氣的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很快,楊瀾的大名就開始被人們所熟知,她也因此獲得了第一屆主持人「金話筒」獎。

出國留學,楊瀾放棄央視鐵飯碗

可以說,《正大綜藝》成就了楊瀾,楊瀾的名氣一天比一天大。就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楊瀾卻做出了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她要出國留學!

很多人都猜測過楊瀾為什麼會做出這個打算,有人說是因為楊瀾在看到有個女主持沒做好節目,領導直接叫她走人了,擔心自己有天也會經歷這樣類似的遭遇。

還有人說,楊瀾那個時候還年輕,不滿足於當下所獲得的成就,想要豐富一下自己登上更高的巔峰。出國只是她在衝動之下所做的決定。

但很多年後的楊瀾卻認真地說,她走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慮之後,才做的決定。那時的楊瀾認為自己不會說學逗唱,更沒有包袱在身上,這樣的自己又怎麼能夠把一個綜藝節目做好呢?

她認為自己對事物有著一套獨到的看法,眼神犀利、目光深遠,比起做綜藝,自己更適合做訪談類的節目可沒做過訪談節目的自己,就應該去多學習一些專業技巧,這才出了國。

就這樣,楊瀾找到了自己更適合的方向,並且透過自身努力,不斷地在這個方向上面學習、發展、深造。最終,留學回來的楊瀾主持了國內首個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並在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在國外,楊瀾邂逅相守一生的人

楊瀾獨自前往國外讀書,一個人在異國他鄉無疑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 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楊瀾遇見了吳徵。 雖然只是初次見面,但楊瀾和吳徵彷彿有講不完的話題,他們聊得很投機。

這讓楊瀾對眼前這個男人產生了極大好感,雖然吳徵其貌不揚的,但是他的思想、談吐卻非常有魅力。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楊瀾發現自己與吳徵的三觀竟然出奇的一致,甚至包括某些生活習慣

這些不經意間的小巧合,讓吳徵和楊瀾都達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終於,他們兩人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1995年,吳徵和楊瀾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但吳徵並不是楊瀾的第一任丈夫,楊瀾其實很早就結過婚了

在楊瀾還沒出國之前,1990年,那時的她剛進入《正大綜藝》成為主持人,便和張一兵結婚了張一兵算是楊瀾的師哥,他大學也是就讀的北京外國語學院,並且也是英語系。

張一兵也不只是楊瀾的師哥,他還是楊瀾父親的學生。 可以說,楊瀾和張一兵在一起,還是楊瀾父親親手撮合的

畢業後的張一兵去了銀行工作,楊瀾的父親覺得張一兵為人老實,做人做事也十分厚實道,再加上銀行的工作也很體面,收入也算穩定。便去問了自家女兒的意見。

看到女兒楊瀾沒有反對,便安排他們兩個見了面。張一兵一眼就對這個又有氣質長得又好看的女孩子一見鍾情了,楊瀾也覺得對方還好。 於是兩個人很快就談起了戀愛,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兩人結婚之後過了一段時間的幸福生活,但隨著楊瀾做了出國的打算,這段婚姻也開始變得支離破碎。張一兵覺得現在的日子就很好過,為什麼一定要出國呢?

而楊瀾對於自己和未來有著更高遠的追求,她覺得人就不應該止步於當下。 兩個人在那段時間裡經常因為這件事爆發爭吵,最終,隨著楊瀾登上了前往異國他鄉的飛機,這段婚姻也走向了終結。

1996年,楊瀾與吳徵的大兒子出生,她停掉手頭上所有的工作,請了一年的假,專心在家裡帶孩子。 楊瀾曾經說過,沒有什麼比給孩子餵奶還要重要的。

2000年,楊瀾與吳徵的小女兒出生了。儘管那年楊瀾身為北京申奧大使,非常忙碌,她還是堅持給女兒母乳了3個月,最後因為工作的問題不得不斷奶。對於兩個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楊瀾可以說是親力親為。

當然,在事業方面,她更是達到了一番新的成就。 果斷放棄了不適合自己的綜藝,回國後加入了鳳凰衛視,成為《楊瀾訪談錄》的主持人,專訪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頂尖人物

可以說,透過訪談,觀眾能夠直觀的感受到那些人物的思想修養、生活經驗等等,對我們當下的社會發展和主流價值建設都有著較深遠的影響。 這也是楊瀾創辦這個節目的初衷以及節目的現實意義。

結語

如今,已經55歲的楊瀾可以說是成為了新時代「成功女性」的代表了。 她的身上有多重不一樣的身分:知性優雅的主持人,成功的企業家,兩個孩子的媽媽等等。 可以說,她的成功離不開當初那個堅定勇敢又勤奮努力的自己!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