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詞火爆網絡——小鎮做題家。
起因是,《中國新聞周刊》的主編發表了一篇文章,評論「易烊千璽羅一舟胡先煦等人考編」一事。
原文提到:“小鎮做題家每天上培訓班,做真題,依舊考不上那個能為他們帶上安全感的編制內職務。”
簡言之就是,一般人考不上編制,因而將不滿轉移到入編的明星(如易烊千璽)身上,這是無能狂怒、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
很明顯,在這場爭議中,周刊主編是想幫易烊千璽等明星說話,帶領輿論往「利好明星」的方向發展。
但是,網友不傻,意見領袖不會再輕易左右大眾的思維,「小鎮做題家」5個字,深深刺痛了大眾的心。
相對應的,是這兩天另一則新聞,寒門博士黃國平的論文致謝火了。他出生在四川的一個小山村里,母親在他12歲時離家,父親在他17歲時車禍去世。
家徒四壁,每天在煤油燈下學習是他最開心的事。為了賺錢,他夜裡抓黃鱔、週末釣魚,還要養小豬仔、出租水牛。
因為拖欠學費,被老師交出去約談;夏天光腳走在滾燙的水泥地上,冬天穿著破爛的衣裳穿過校園寒冷的走廊。
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靠著「做題」的方式,改寫了人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以前,像黃國平這樣的人被讚是“寒門貴子”,現在卻用一句諷刺意味極強的“小鎮做題家”來概括。
更紮心的是,有些寒門學子連成為「小鎮做題家」都是奢侈,因為他壓根買不起真題。
根據網路定義,學業成績好,考上985或211的貧苦孩子,才有資格叫“小鎮做題家”,其餘人則被調侃為“農村錯題本”。
其實,小鎮做題家並不是該周刊主編創造出來的詞,這個詞很早就有了,一般都是自我調侃時才會用到。
但這位主編以高高在上的語氣,「指責」小鎮做題家有酸葡萄心理,實在讓人憤懣。
嚴格來說,大眾被「小鎮做題家」刺痛,應該找新聞主編討要說法。由於該主編並非公眾人物,同時他在幫易烊千璽說法,以至於大眾對易烊千璽的不滿心理再次加碼。
原本,易烊千璽考編一事,不少人都是抱著「看熱鬧」的心理。畢竟中國大多數人不是演員,考不上國家話劇院。
但周刊主編以「小鎮做題家」為由,帶著易烊千璽,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本來就焦頭爛額的易烊千璽團隊,心裡都要默默罵一句:我真的拴Q,服了你個老六。
而且,周刊主題也提出了「科學家與演員是平等」的言論。
輿論發酵後的第三天,該週刊也發布了「如何化解指責型人格」的文章,也被網友質疑是故意內涵。
目前,在「小鎮做題家」的相關新聞熱點下方,都充滿著對易烊千璽的3點質疑。
其一,為何易烊千璽面試考試時不在現場?而且不只是他,另外兩位被錄取的明星,胡先煦考試當天在安徽拍戲,而羅一舟則在杭州拍廣告。
其二,何時公佈三位考生一面、二面、三面的考試影片。
其三,如何界定考生「無工作」的身份,畢竟這些明星早早就拍戲、上綜藝賺錢了。依規定,入編內的員工是不允許有其餘職業的。
這三位明星,入編都有疑點,但只有易烊千璽處於輿論漩渦中心。究其原因,是羅一舟和胡先煦的知名度都遠不如易烊千璽,而且他倆身上的爭議,也不如易烊千璽來得多。
因為在易烊千璽中考時,就被質疑成績有兩門是D,卻依舊進入了湖南省四大名校之一的師大附中分校就讀。學校也特別為易烊千璽舉辦了「家長見面會」。
另外,網友實名質疑易烊千璽中考成績不合規時,她舉報投訴的內部截圖,卻被易烊千璽粉絲團拿到了。
依規定,實名投訴的處理結果,只有官方及投訴者本人能看到,外人是看不到的。
事情已經發酵5天了,目前易烊千璽的工作室沒能給出任何官方回應。
不可否認的是,易烊千璽演戲是有天賦的,看過他作品的觀眾,都會認同:他是新生代演員裡的佼佼者。
但是,當易烊千璽被貼上“特權明星”的標籤後,普通人很難再在他身上找到共情點。
目前,已有不少網友號召抵制易烊千璽的影視作品和代言。他的待播電影有婁燁的《三個字》、李少紅、張艾嘉導演的《世間有她》、《白鶴亮翅》,以及正在拍攝的張藝謀新片《滿江紅》。
在《滿江紅》中,易烊千璽是一番大男主,沈騰、張譯都得往後排。
在一個星期之前,易烊千璽還是人見人愛的好少年,是票房保證,畢竟由他領銜主演的《送你一朵小紅花》《奇蹟·笨小孩》票房都破了十億。
但如今 ,以易烊千璽為代表的入編明星,深深刺痛了“小鎮做題家”的心,而“小鎮做題家”無疑是貢獻票房的主力。
如果之後易烊千璽的電影上映,能不能再創輝煌,就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