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771年,周王朝的都城鎬被來自西方的犬戎攻陷。
姬宮涅,這位一生崇尚愛情的周天子,在呼吸停止前的一刻也沒有想到,為了博得眼前美人的一笑,他付出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生命,還毀掉一座城市,葬送了一個王朝。
驪山腳下的連天烽火,如同一位孤獨的舞者,獨自在空中搖曳。遙望著那座已經覆滅的王都。同時也宣告著一個禮樂天下的結束。
不過,已經雄踞華夏的二百七十五年之久的周王朝在這場可怕的劫難中,並沒有滅亡。而是東遷到洛邑,開始了新的統治,史稱東周。
但是赫赫宗周的威名卻隨著鎬京城一起灰飛煙滅。
各國的諸侯開始崛起,週天子僅僅成了尊貴的稱號。再也無法擁有往昔的權力。古老的中國大地,自此迎來了五百年的動盪歲月。
兩千五百年前的終南山,一片蒼茫,和鬱鬱蔥蔥的群山,千萬年來安靜而祥和與身旁滔滔流過的渭河一起,默默守望著關中大地。
有一天,一位名叫尹喜的中年人來到了這裡,打破了終南山守護了許久的寧靜。
尹喜是東周王庭中的一位大夫,時任函谷關關令。此時的東周王朝,經過兩百多年的苦苦掙扎,已經變得孱弱腐朽。混亂的朝政讓尹喜心灰意冷,他不願在這個亂世中隨波逐流。
公元前517年,尹喜離開了函谷關,來到西方秦國的終南山中避世歸隱。
在一片地勢絕佳的山麓上,尹喜搭建了一座草樓。
這是一個初夏的凌晨,在隱隱的雷聲中,尹喜看到了從未見過的絢麗景象,東來的紫氣,讓尹喜大惑不解。因為他熟知天象,所以他知道,紫氣象徵著聖人。
天上的異象預示著會有不凡之人,從東方而來,而這位聖人會是誰呢?尹喜的心中沒有答案。
為了迎接來自東方的聖人,能夠當面聆聽他的教誨,帶著滿心疑惑的心情結束了他的隱居生活。從終南山的草樓回到了他自己的任所函谷關。
尹喜日夜守望在關樓之上,期盼著聖人的到來。
一天,斜陽西赤,一位皓首白須的老者從東方來到關前,尹喜心中知道他等的聖人來了。出關相迎的尹喜恐怕並不知道,他與老者的這一次會面,竟會引出中國歷史上一段最負盛名的佳話。
紫氣東來的傳奇,由此而生。
這位老者就是後世中國人家喻戶曉的道家思想創始人──老子。
一個天才的誕生,總是離不開命運的眷顧,老子也不例外。商容是所有關於老子的史料中,唯一有過確切記載的老師。
「經過故鄉要下車,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經過故鄉要下車,這是表示不忘故鄉,不忘根本的意思。」
“從高大的樹木旁邊經過,要小步快走,你知道是什麼道理嗎?”
「這是要我們尊老敬老。」
在一個動蕩的時代裡,就是一個智者,也不能改變其命運的坎坷。
西元前516年,周景王駕崩,王子姬猛與姬朝因為爭奪王位的繼承權,在王室內互相搏殺。王子姬朝最終被逐出王宮。
不甘心失敗的姬朝為了報復即將繼位的周天子,他洗劫了周王朝中最為寶貴的一筆精神財富,一大批保存了數百年的周朝典籍被搶掠一空。
空空如也的守室,老子知道守藏室毀了,他與周朝的緣分已盡了。
一個孤獨蒼老的身影,沿著邙山南麓往西行去,離開了中原故土,從此不再回返。
當尹喜得知順紫氣而來的聖人就是名聞天下的老子時,心中不勝欣喜。因為尹喜知道,如果能夠得到這位賢者的指點,他將會解開心中所有的困惑。
讓我們大膽的設想一下當時的情景:
“先生認為道是一切萬物的本源嗎?”
「道生於混沌元氣,元氣產生陰陽,陰陽混合成萬物,他們既無形存在而又按一定的法則運作,綿延不斷,無窮無盡。」
“先生乃當今大聖人也,聖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為已有,必以天下人智為己任也,今先生將遁世,求教者必難尋矣,何不將先生之智著為書。喜雖淺陋,願棄官求學追隨先生。 ”
公元前516年的一天,正式辭官的尹喜,悄悄離開了函谷關,他與老子向著自己曾經結草為樓的終南山西行而去。
終南山尹喜所造的樓觀裡,伴隨著終南山中飄忽不定的山嵐霧氣,老子書寫下,那足以讓後人敬仰與驕傲的第一行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