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維亞 個人檔案:一個注定被音樂選擇的歌者!

2024-04-01袁維婭

今天我們要來聊的這位歌手是袁婭維,最早認識她應該是在《中國好聲音》中,極具辨識度的嗓音和強烈的個人風格,讓我喜歡上了這位以JAZZ、SOUL為主的靈魂歌手-袁婭維(Tia)

出生於湖南懷化的北漂唱作歌手的袁婭維,組成了THE KNUTS樂隊,這是中國首支建立在Jazz基礎上融合了R&B、Soul、Hip-Hop和Funk音樂風格的樂隊。

出名之前的袁婭維作為北漂,非常的不容易,其中的辛酸坎坷和糾結恐怕只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才能理解。

當每個人堅持自己的夢想時,總會有一盞照亮前路,指引方向的航燈。而從小縣城走出來的小鎮姑娘,在她17歲開始北漂的那年,就在一個酒吧里愛上了爵士樂,從此無法自拔。

而那時她就有了自己的音樂繆斯Mariah Carey,Jill Scott和Beyoncé,這些歌手強烈的R&B和靈魂樂的底蘊為袁婭維指明了自己音樂風格的走向。

在那段艱苦的歲月裡,自己和樂團在院巷裡開小型演唱會,一張票50塊,卻只賣出12張,但是在他們看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依舊很享受開心的唱好每一首歌。

現在聽到袁婭維說起這些,總是那麼的輕描淡寫。或許,對她來說這些只不過是自己對音樂的信念。

袁婭維的實力,真的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個從爵士俱樂部走出來的姑娘,在舞台上的表現一次比一次驚艷。

她對靈魂樂的熱愛,極大地影響了她的創作以及表演,也大大增強了她的音樂律動感,使她在舞台上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的好歌曲。

從《中國好聲音》《中國之星》到《歌手》,袁婭維出道以來參加的為數不多的三檔節目都是競技類的音樂比賽。

袁婭維不覺得音樂是可以被打分的,可是她也誠懇地承認,只有參加比賽,才能被更多的人聽到自己的音樂。這聽起來的確有些悲涼,但唯有如此,才能殺出重圍。

有人說,Tia真正強大的地方在於對歌曲的掌控能力。

唱抒情的時候她能夠透過咬字、氣聲運用和真假轉換等細節處理,讓歌曲充滿畫面感;

而唱R&B的時候因為十分強大的律動感,能夠完全掌握歌曲的拍子、節奏,從容應對複雜、多變的編曲,表現出十足的張力,這在華語樂壇都是非常罕見的。

回顧袁亞維在《歌手》的表現,我們不難發現袁亞維的音樂靈動,鮮活、有創造力,情緒飽滿。

既可以細水長流,也可以洶湧澎湃,宜靜宜動。一曲《阿楚姑娘》讓多少人回憶起少時的模樣。一張一弛,輕鬆自如,彷彿把我拉回寧靜的小村莊,看那炊煙裊裊,寄託著那道不清說不明的憂傷。

那首改編版的《愛是懷疑》,她用近乎完美的表現,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無與倫比的「爵士歌姬」。歌曲前段是放克節奏的《Get On Up》 ,立刻讓人覺得這個改編不簡單。她近乎完美地完成了複雜繁多的切分音,和風格所需的彈跳感。到了《愛是懷疑》後,風格就更偏向了酸爵士和放克爵士。整首歌奔放的情緒完全打開,聽眾完全沉醉於爵士的自由與迷離的氣氛中。

高曉松曾說,有的人是選擇了音樂產業,而有的人是被音樂選中了。

你可能不會欣賞她西式的長相和歐美的造型,但你一定會在聽過她如水般動人的《阿楚姑娘》和勁爆的《golden》之後,為她自發地鼓掌。

她的聲音太通透了,舞台表現力極佳,國際化的唱腔和大氣磅礴的音色讓她足以封神。

袁婭維曾說,如果把音樂圈看成有一百個人,那麼有五十個人在唱情歌,二十個人在唱搖滾,二十人在唱民謠,五個人在唱靈魂,五個人在唱爵士,那我寧可作那五個人之一。

因為如果我不去做這個事,那就又少了一個人去做這件事,我願意去盡自己微薄的力量豐富它,讓舞台有不一樣的聲音,我覺得這也是年輕音樂人應該做的。

爵士樂進入中國已近百年,但仍被許多人認為是「小眾」。

可是很少人知道爵士樂有著眾多的風格,而在華語樂壇十分流行的R&B就是其中之一,因為眾多的風格,以至於放克,布魯斯,靈魂樂,雷鬼等類型的音樂,沒有受到大眾的重視和喜愛。

袁婭維在爵士樂方面的專業性,在中國已經屬於頂尖水準,而在中國還有很多這樣的人才,這樣的優秀音樂人一直在努力著,並不被大眾所熟知。

就像袁婭維在《歌手》做的最後的採訪中講到的「可能你只有參加比賽,才會有人看你」。

一時間讓我們覺得心酸,希望樂壇不要埋沒為音樂而生的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