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張純如。 一位華裔美國人。
她所寫的《南京大屠殺》一書,被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認為是,人類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
在這本書出版之前,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這一浩劫所知甚少。他們知道奧斯威辛集中營,知道被納粹屠殺的百萬猶太人、波蘭人、蘇聯人、吉卜賽人、德國人,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二戰期間,日軍在南京犯下了怎樣的暴行。
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一書中,有這樣的片段:
在他的前面兩排俘虜中,有一位孕婦開始為自己的生命抗爭,她拼命地抓打那個試圖將她拖出去強暴的士兵,拼命反抗。沒有人過去幫她,最後,那個士兵將她殺死並用刺刀剖開了她的肚子,不僅扯出了她的腸子,甚至將蠕動的胎兒也挑了出來。
這一幕在書中不是孤例。
1937年12月13日,30個日本兵來到位於南京東南部新路口5號中國人家。他們殺死了前來開門的房東,接著殺死了跪下來求他們不要殺死其他人的姓夏的房客。當房東太太質問他們為什麼殺死她的丈夫時,他們也把她打死了。夏太太抱著她1歲的嬰兒藏在客廳裡的一張桌子下面,日本人把她拖出來。
他們剝光她的衣服並強姦了她,然後把刺刀刺入她的胸膛。這些士兵們還把一個香水瓶插進她的陰道,並用刺刀殺死了那個嬰兒。當他們走到另一個房間時,他們發現了夏太太的父母和兩個十幾歲的女兒。那老奶奶為了保護兩個孫女免於強姦,被日本兵用左輪手槍打死了;那老爺爺緊緊抱住妻子的屍體,也立刻遭到槍殺。
接著士兵們剝光這兩個女孩的衣服並輪姦了她們:「16歲的女孩被兩三個人輪姦,14歲的女孩被3個人輪姦。之後日本人不但刺死了那個大女孩,而且把一根竹竿插進她的陰道。士兵還刺傷了另一個8歲的女孩,當時她和她的4歲的妹妹藏在床上的毯子下。那個4歲的女孩在毯子底下待的時間太長,差一點被悶死。由子缺氧,她在以後的一生中一直遭受嚴重的腦損傷的折磨。
……
「幾乎沒人知道,日本的士兵用刺刀挑起嬰兒,活活把他們扔進開水鍋裡,」永富說,「他們結幫姦淫12歲到80歲的婦女,一旦她們不再能滿足他們的性要求,就把她們殺死。人頭,餓死過人,也燒死過人,還活埋過人,在我手下死去的人有200多。來描述我當時的暴行。
這是永富角戶,曾經的日本士兵的原話。
張純如在寫《南京大屠殺》時,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很難想像,她做了多少努力,才有力量支撐自己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紀,每天與南京大屠殺那段殘忍血腥的歷史為伴。
她要把那些砍頭、活焚、活埋、在糞池中溺斃、挖心、分屍等等酷刑,一字一句的寫出來。
成書後,她又遭遇日本右翼勢力的報復和騷擾。
她不斷接到威脅信件和電話,這使得她不斷變換電話號碼,不敢隨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訊息。她曾經對朋友說,這些年來她一直活在恐懼之中。
後來她患上憂鬱症。 2004年,她在自己的車中開槍自殺。時年36歲。
要說南京大屠殺和她有什麼關係。
南京大屠殺本於她,沒有半分關係。
在接觸到南京大屠殺之前,她和大多數人一樣,過著簡單而幸福的生活。她從美國的伊利諾大學畢業,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寫作碩士學位,她完全可以走任何一條別的路。
但是,張純如選擇研究這樣一段歷史,並將《南京大屠殺》這本書呈現給世人,甚至為此而獻出年輕的生命。
她讓更多人知道了這段歷史,她讓更多人看到了日軍在中國土地上犯下的種種罪行。這些白紙黑字,是她曾經為南京大屠殺而奔走的證明。
南京大屠殺於她,是一種生命的連結。
是與她自己生命的連接,是與那些在南京大屠殺中故去的人們的連接,也是與在和平年代下生活的我們的連結。
為了那段不能忘記的歷史,她隻身一人來到南京,向世界揭露歷史真相。
她堅信,一個人的力量也能改變世界,在南京城曾經飄搖的時光裡,永遠會有一朵鳶尾花頑強搖曳。
鳶尾花是她最喜歡的花,象徵希望、自由與和平。
今天,是她的誕辰。
我們記得她,她,叫張純如。
影片載入中…
來源:新華網綜合
監製:劉洪 黃林昊
編輯:梁甜甜
校對:谷朋
實習:李雲起 劉奕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