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一位堅守在貧困山區教學的老師,她創辦了我國第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
她是獲得七一勳章的女校長,是寫進共和國簡史的女教師,是感動中國的共產黨員,身患20多種疾病卻依舊堅守在三尺講台。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教師,卻遭到了網友們的怒罵。這究竟是為何?
「燃燈校長」張桂梅
張桂梅,出生於東北遼寧。 17歲的她就和姊姊來到偏遠地區支教,後來與丈夫結婚後又和丈夫來到了雲南白族自治州第一中學擔任教師。
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病逝世,一時間,張桂梅深受打擊,主動請求調往貧困山區的華坪縣中學任教。
張桂梅來到華坪郡中學後,拼命工作,想要以此來減輕對亡夫的思念,但她這「拼命三娘」的干法使她在第二年就查出了腫瘤。
17歲的張桂梅
當醫生表示她需要儘早做手術時,張桂梅很猶豫,當時她帶的班級即將面臨中考,她不想錯過孩子們最重要的時刻。
於是,張桂梅每天都忍著病痛堅持給學生們上課。就這樣堅持了兩三個月後,張桂梅將學生們送進了考場才安心的去醫院做手術。
華坪縣鄉親們知道張桂梅的事情后,自發性的組織了捐款。大大小小的零錢交到張桂梅的手上時,張桂梅淚如雨下。
在她心中,她幾乎沒有為這個小村莊做一點貢獻,但是她卻能得到這麼多人的幫助和關懷。這讓她暗自決定,自己將會用一輩子去回報這個有愛的地方。
2001年,張桂梅擔任華坪郡福利院院長。為了讓這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張桂梅不僅要照顧他們的生活,還要給他們講課。
然而就在授課過程中,張桂梅發現,有些孩子上著上著學就消失了,而且大部分都是女孩。
張桂梅本著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原則,跋山涉水前往孩子家裡做家訪。在詢問中得知,有些女孩都被家人安排好了相親,過幾天就會結婚。
最讓張桂梅氣憤的是,有個女孩正讀高三,是最關鍵的時刻。她的父母卻讓她回家幹農活,把剛上國中的弟弟送去縣裡讀書。
在那對父母口中,女孩不用讀書,將來都是要嫁人的,兒子就不一樣了。
張桂梅得知這種觀念後,雖然生氣但也很無奈。在這種貧困地區,還有很多女孩都面臨這樣的命運。
這讓張桂梅心裡燃起了一個想法:創建一所女子高中,挽救這些女孩。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骨感的。張桂梅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沒錢」。
沒錢她什麼都做不了,但這並沒有打敗張桂梅的信心。沒錢她就去「要錢」。
當張桂梅走在街上向路人展示自己的想法,想讓路人捐點錢時,大部分人都把她當成騙子。張桂梅用這種方法「要」了一年的錢後才湊夠了一萬元。
2008年,市政府得知張桂梅的情況後給了100萬元,縣政府也給了100萬元。就這樣,我國的第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就建成了。
張桂梅知道,再窮不能窮教育。她們這所高中雖然在貧困山區裡,但是師資能力不能降低要求。
於是在政府的幫助下,張桂梅這所女子高中有了17位教師,第一批學生也招了一百人。
蓋校之初,學校的條件十分艱苦,遠遠看去,只有一棟教學大樓矗立在山里,沒有圍牆也沒有餐廳,老師和同學們擠在一間近60人的房子裡睡覺。
有女同學半夜上廁所,女老師不只要陪著,連男老師都需要跟在後面。因為廁所的地方太偏,常常會出現蛇之類的小動物。
為了保障孩子們的安全,老師們需要隨時陪伴在他們身邊。
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
這樣艱苦的日子,讓很多老師承受不住。不到兩個月,17名教師走了9個。
而不隻老師走了,學生也走了6個。老師走了張桂梅不在乎,但是學生走了,張桂梅十分著急,立刻動身前往學生家裡詢問情況。
然而,就在張桂梅苦心勸說學生父母讓孩子回去讀書時,孩子的父母卻大罵張桂梅辦的學校太差勁,他們說如果自己能藉到貸款,才不會讓孩子去張桂梅的學校讀書。
張桂梅聽到這句話後,心被狠狠的刺痛了。她堅持了這麼多年,本來就已經付出了全部心血,現在聽到這麼心寒的話,她實在堅持不下去了。
張桂梅找到政府,愧疚的想要請詞。政府讓張桂梅回學校整理資料準備交接。
在整理資料時,張桂梅發現剩下的8個老師裡面有6個老師都是黨員。
張桂梅曾說:“在抗日戰爭時期,陣地上有一個黨員,他都不會讓陣地丟失。我們這兒有6個黨員,卻把我們的陣地給丟了,我們算什麼黨員。”
於是張桂梅提議和剩下的老師面對黨旗宣誓。幾位老師將黨旗畫在黑板上,當他們舉起右手莊嚴宣誓,在讀到「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時,幾位老師都哽咽讀不下去了。
他們不僅是教書育人的老師,更是肩負著重大使命的黨員。就算環境再辛苦,他們也要堅持下去,這就是他們的責任。
由於學校裡的學生都是山裡的孩子,基礎知識幾乎是零。所以老師們要從一年級的基礎開始教起。張桂梅為學生們制定了非常嚴格的學習計畫。
早上5:30就要起床,要到晚上12:20才能睡覺。吃飯時間只有10分鐘。其他的時間裡,不是學習就是在學習。
張桂梅在校學校裡,也常常會拿著一個大喇叭時刻跟在學生後面催促。
這樣的學習強度在外人看來十分苛刻,但是,張桂梅清楚只有這樣的教育方式對這些孩子才有用。
2011年7月24號高考出成績的某一天,幾乎全校的師生都「瘋了」。第一屆女高的學生全都考上了大學。
張桂梅看到後也非常激動,就連她都沒想到這群孩子們會這麼爭氣。
時光飛逝,張桂梅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正如她所說的,她要把山裡的女孩全都送出去,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每逢高考離別之際,在所有師生都含淚告別時。張桂梅卻悄悄地躲進辦公室,她曾囑咐學生不要來和她告別。
2018年,張桂梅正在教室裡上課時突然暈倒。當她在醫院醒來時,她對縣長說可不可以把自己喪葬費提前預支給她,她要把這些錢用在孩子身上。
其實這麼多年來,社會上也有很多人都給她捐贈醫藥費,但是張桂梅一拿到錢就用在學生身上了。
自己的病一拖再拖,到現在張桂梅自己身上的病已經不只20幾種了。
「全職太太」看法引爭議
2021年,張桂梅被授予七一勳章,並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她的事蹟寫進了我國簡史中。在那段時期,張桂梅的名字幾乎霸佔了全部熱搜,而她的事蹟也看哭了大部分網友。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無私偉大的教師,卻在2018年遭受了無數網友們的口誅筆伐。
起因是,張桂梅的一個學生在大學畢業後當起了全職太太。當女生帶著家人和孩子給張桂梅的學校捐錢時,張桂梅卻不接受她的捐款,直言讓她滾。
這件事兒在網路上一報道,一時間,網友們紛紛開始炮轟張桂梅,說她歧視全職太太。
然而,張桂梅想的是,所有人拼命的把這些女孩送出大山是想讓她們能夠憑藉自己的能力改變命運。
也是想讓她們在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單純做一個全職太太為人生孩子做飯洗衣服依靠別人活。這樣的話,就活回去了,所有人曾經做的努力也都白費了。
這個全職太太也表示張桂梅校長是話糙理不糙,自己不會一直當全職太太。後來,這位全職太太成功考上特職教師,繼承張老師的衣缽教書育人。
在張桂梅的這一生中,她一直堅守在教育的第一線。從年少到如今,或許有人都忘了她曾經也是個健康漂亮的女人。
而她甘願奉獻自己的一生將大山裡的女孩送出去,讓她們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張桂梅真正稱得上是平凡而偉大的人間園丁。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圖片及故事素材皆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