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簡介及代表作品(巴赫—“西方現代音樂之父”,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2023-01-15巴哈

第四部分 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

第五章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1600-1750)

第四節 主要音樂代表人物

向陽光

三、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二)藝術成就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時期的德國著名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並被尊稱為“西方‘現代音樂’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哈

巴赫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同時又接受早期啟蒙思想的影響,即使他的宗教作品也常常閃爍著人文主義的思想光芒,深刻地反映了在使德國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的30年戰爭( 1618一1648)後,處於封建割據局面和貧窮落後狀況的德國人民感到痛苦壓抑、期望和平統一的心態。他繼承了16世紀以來德國聲樂和器樂的傳統,吸收了義大利和法國音樂的先進技法,把複調音樂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崇尚理性,尊重科學,音樂思維富於邏輯。他積極支持十二平均律,不僅把自己的鍵盤樂器改調新律,還先後創作了兩部《平均律鋼琴曲集》(1722,1744),用創作實踐來證明平均律的優點和切實可行。他對鍵盤樂器的指法改革具有遠見卓識,他的指法體系已為後人普遍採納,一直沿用到現在。

巴赫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博大精深,浩如煙海。他的作品包括有將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組成《平均律鋼琴曲集》的一套48首賦格曲和前奏曲;至少還有140首其他前奏曲;100多首其他大鍵琴樂曲; 23首小協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鳴曲;5首彌撒曲;3首聖樂曲及許多其它樂曲。總計起來,巴哈譜創作出了800多首嚴肅樂曲。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六,僅次於第五偉大的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

巴赫的作品除歌劇外,各種聲樂和器樂體裁無不獵涉。他聲樂作品以宗教音樂為主,所寫的教堂康塔塔近300首現存195首,大多以賦格式的合唱開始,隨後是一系列的宜敘調和詠嘆調,最後以眾讚歌結束。有時其他樂章也用眾讚歌如第4康塔塔《基督處於垂死的榿梏中》

巴哈

共8個樂章,第一樂章是以眾讚歌旋律為基礎的交響曲,其他7樂章是眾讚歌的7節歌,每一節歌都是同一眾讚歌的一個變體;第80康塔塔《上主是我堅固保障》也是8樂章,第一、五、八各樂章都是同一眾讚歌的變體,其他樂章為詠嘆調、宣敘調和二重唱,整個康塔塔類似一首迴旋曲。

另有世俗康塔塔23首,大多是輕鬆活潑的“音樂劇”,包含宣敘調、詠嘆調、合唱和重唱,寫得最出色的是《太陽神和牧神的爭吵》(BWV 201)、《溪水,你慢慢流」(BWV 206)、《咖啡康塔塔》(BWV 211)和《農夫康塔塔》(BWV 212)。他的《聖誕清唱劇》(BWV 248)作於1734年,實際上是從聖誕節(12月25日)到主顯節(1月6日)分6次演出的6首教堂康塔塔,其中有11曲借用了世俗康塔塔的音樂。巴赫寫過5部受難曲,但完整保存下來的只有2部,即《馬太福音受難曲》和《約翰福音受難曲》。

巴哈

巴赫的受難曲在形式上也是若干首教堂康塔塔的結合,每一首康塔塔都以眾讚歌結束。全曲採用敘事(第三人稱)和代言(第一人稱)相結合的方式,自始至終貫穿著傳福音者(男高音)的宣敘調,宣講福音書中有關耶穌受難的章節,講到具體人物的說話時,由獨唱者代表耶穌、彼得、彼拉多等人演唱,或由合唱團代表群眾演唱。例49是《馬太福音受難曲》中當傳福音者講到耶穌在最後的晚餐席上說,十二門徒中有一人要出賣他時,門徒們一個個問他,說:「主,是我嗎? 」的一段合唱。例49:

巴哈

巴赫的受難曲和許茨的同類作品,是一脈相承的。比較例49和例43,可以看得出兩者都用了同樣的表現手法。巴赫的《B小調彌撒》構思宏偉,篇幅長大,不僅有莊嚴的合唱和重唱,還有充滿人情味的獨唱詠嘆調。它和貝多芬的《莊嚴彌撒》一樣,都已遠遠超越教會儀式音樂的規範,成為不朽的藝術作品。

在器樂方面,巴赫是巴洛克高峰時期的管風琴大師,作有各種體裁的大量管風琴曲,包括眾讚歌幻想曲、前奏曲、變奏曲、賦格、託卡塔、帕薩卡利亞等。他也將維瓦爾迪的小提琴協奏曲,改編成管風琴協奏曲(BWV593,594,596)和哈普西科德協奏曲(BWV 972,973,975,976,978,980),加強對位,補充內聲部,並施加旋律裝飾。他也為哈普西科德和克拉維科德寫了大量作品。兩卷《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的48首前奏曲和賦格,用遍了大小二十四調,以證明鍵盤樂器採用平均律的優越性。他在這些作品中運用複調技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如用橫向可動對位把各聲部中的同一主題作不同距離的緊接和間不容發的密接(例50),或用縱向可動對位把幾個主題作各種可能的結合(例51)​​,無不匠心獨運,令人嘆為觀止。

例50,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二集第五首賦格中的緊接段:

巴哈

例51,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集第四首賦格中三個主題第十一次同時結合:

巴哈

6首《英國組曲》和6首《法國組曲》都以四首古典舞曲(阿勒芒德、庫朗特、薩拉班德、吉格)為基礎,其中3/4或3/8拍子的義大利庫朗特和3/2或6/4拍子的法國庫朗特兼收並蓄,最後兩樂章之間常隨意加進各種17世紀的舞曲(小步舞、加沃特、帕斯皮葉、布雷、盧爾等)。 6首《英國組曲》都從長大的前奏曲開始,類似大協奏曲的第一樂章。 6首《帕蒂塔》也包含6種不同形式的前奏曲。 《戈爾德堡變奏曲》包含一個薩拉班德主題和精心安排的三十個變奏——每兩個精巧的技術性變奏之後,是一個不同音程的卡農變奏,最後一​​個變奏則是一首集腋曲(quodlibet),把兩個流行曲調:「我離開你很長久」和「青菜蘿蔔」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例52)。

巴哈

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帕蒂塔》(BWV 1001一1006)以一首奏鳴曲和一首帕蒂塔為一組,交替採用教堂奏鳴曲(包含“慢一快一慢一快”四樂章)與室內奏鳴曲(組曲)的形式。 《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07一1012)和《獨奏長笛奏鳴曲》也以這兩種早期義大利奏鳴曲的形式。他最重要的樂團作品,是4首樂團組曲(BWV 1046一1051)和6首《勃蘭登堡協奏曲》。每一首樂隊組曲都從長大的法國序曲開始。 《勃蘭登堡協奏曲》則採用「快—慢一快」三樂章的大協奏曲形式;但真正合於大協奏曲的協奏原則(小組獨奏樂器和弦樂隊相拮抗)的,只有第二、四、五等三曲。最後的作品《音樂的奉獻》和《賦格的藝術》是集三百年來復調科技之大成的總結性作品。

【作者介紹】

巴哈

向陽光,湖南臨湘市人,大學文化,中學音樂高級教師,國際作者作曲者聯合會(CISAC)、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中國音協二胡學會會員,中國詩歌網認證詩人,湖南省音樂評論家協會理事,中國音樂學院藝術級考級優秀指導老師、今日頭條優質文化領域創作者並頒布了'頭條青雲獲獎者'榮譽證章,曾被聘為《湘江歌聲》《音樂教育與創作》湖南紅網(文藝)專欄作家、湖南省教科院音樂評審、岳陽師院(湖南理工學院前身)音樂系客座教授、《樂苑園丁的歌》雜誌副主編、《百年之歌》(詩集)特邀編委。

巴哈

主要成就:「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得主。先後在國家及省會報網媒發表文藝作品、音樂評論、音教論文逾千首(篇),500餘萬字。 《沁園春·國慶感懷》《西江月·祖國六旬期》《清平樂·黨誕九秩感賦》《鷓鴣天·頌十八大》《搗練子·盛世召開十八大》《七律·賀建黨百年》《浪淘沙·建黨百年感悟》《江城子·晚舟歸航》《如夢令·巾幗贊》《採桑子·重陽》《蘋溪沙·賀'神十二》》《水調歌頭·大美我家鄉》《訴衷情·新年詞話》等150餘首詩篇,先後榮獲中宣部、中國作協主管的'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最佳獎、特等獎、金獎,文化部主管的'中國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金獎;

巴哈

《中華輝煌》等2首歌詞獲湖南省文聯一等獎。該詩詞作品先後在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詩歌網'《詩刊》上發表,並榮入《永遠的光輝》《頌歌獻偉人·唱響中國夢》《頌歌獻給黨》《百年之歌》等7本大型詩集。

《獻給老師的禮物》等8件作品參加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舉辦的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系列大展,並獲銅鼎獎;《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春江花月夜>賞析》等2篇美學論文榮膺「世界學術貢獻獎」金獎;《摭論素質教育中的器樂教學》等10餘篇論文被中宣部、教育部評為一、二等獎; 《試論音樂教育科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等8篇論文蟬聯湖南省教科院一等獎;《金燦燦的歲月》等5首歌曲獲全國徵歌大賽金、銀獎,其中《跟黨邁進新生活》 (詞、曲)參加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2021“祖國,我為你驕傲”全國大型原創詞曲大賽,榮獲“十大原創金曲獎”,名列第二。

巴哈

大賽組委會於2022.7.25在央視星光演播廳舉行了“2022感動中國綜藝盛典”,全程錄像,現場直播,作品在央視的舞台上展示給了全國觀眾;《<跟黨邁進新生活>內涵解讀》等2篇音樂評論上了《湖南日報》(湘江週刊·藝風)、中宣部「學習強國」;《我的中華》《我們擁抱春天》等100餘首歌曲入選《全國教師作曲家歌曲集》(上下)《中國當代優秀校園歌曲》《甜甜的歌-教壇作曲家特別專號》等10餘部歌集。著有《音樂文化與優質教育》《中外音樂史學研究》《中國音教十家優秀歌曲專集》(向陽光優秀歌曲專輯)《向陽光聲樂作品選》大型聲樂套曲《臨湘組歌》(十樂章)《五尖山之歌》(五樂章)等10餘部,其中《音樂文化與品質教育》(主題專題):

巴哈

經湖南省教育廳審定,納入全省中小學圖書發行,後入選全國高校音樂教材,被上海音樂學院編入《全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系列教材》(專業主幹課程)。

此外,他輔導學生參加全國音樂知識競賽50多人次獲一、二等獎,3次被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教委授予一等園丁獎;他指導學生參加全國音樂考級、省市「三獨」比賽100餘人取得良好成績,10多次獲中國音樂學院考級委員會、湖南省教育廳、岳陽市教育局「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他40餘年來為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武漢音院、西音、川音等10餘所院校輸送了大批音樂專業生。多次榮獲臨湘市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嘉獎證書和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人社廳頒發的貢獻獎證書。 《中國教育報》《湖南日報》《教師報》《音樂教育與創作》等曾對其作了「人物特寫」、書評和「樂壇人物」介紹,藝術成就載入《湖南文藝六十年·音樂卷(省文聯)、《中國音樂家名錄》(鄧小平題簽)、《中國專家大辭典》(人事部)等20餘部歷史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