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最矚目的新劇莫過於《顯微鏡下的大明》,這部劇雖然只有短短12集,但能量驚人。
光是播出兩天,《顯微鏡下的大明》熱度就突破了8500,直指10000熱度大關。
要知道上一部破萬的戲劇是《狂飆》和《卿卿日常》,《顯微鏡下的大明》顯然後勁十足。
《顯微鏡下的大明》劇情講述了算學天才帥家默(張若昀 飾)因一次偶然,發現仁華縣稅賦賬冊一個長達百年的賦稅錯誤,開啟了糾錯證實之路。
這部劇初看是走懸疑風格,抽絲剝繭查出到底是帳冊錯出來哪裡,是誰導致的。
但細細往下看就發現其實不然,帳冊出錯是每一層級的錯誤,而每一層級又牽扯了諸多人的諸多利益。
男主角想要查清楚錯誤出在了哪裡,實際上是跟幾方人馬進行博弈的過程,歸根結地還是「人」的故事。
男主角代表平民百姓,要與既得利益階層進行博弈,為百姓求一個公平。
劇中以張若昀為首的平民階層,以吳剛老師飾演的反派為主的上層階級,還有王陽飾演的訟師,表面上看被利益驅使,實際上仍有良知。
這幾個主要人物撐起了目前劇情的起承轉合,他們幾個人的相互飆戲也墊起了節奏稍顯溫吞的劇情。
《顯微鏡下的大明》是一部風格古樸、質感上乘的劇,劇中佈景道具細節滿滿。
甚至房屋取景很多是在古鎮中實地取景,看起來頗具真實感。
在這樣的劇中演繹,演員本身的質感一定要跟劇集格調配得上,不然就會一眼被觀眾看出「齣戲」。
顯然,這是一場演技水準的考驗,在這場考驗中,有人脫穎而出再次被觀眾注意到,而有人卻遭受了觀眾的質疑。
張若昀“演技翻車”,天才到底該怎麼演
張若昀經過《慶餘年》和《雪中悍刀行》之後,儼然進入了一線小生的行列,演技受到了許多觀眾的認可。
當然,《慶餘年》和《雪中悍刀》中的主角人設都是世家公子,令人驚艷並且需要「扮豬吃老虎」。
這兩個角色人物同質化過高,張若昀顯然演這樣的人物已經得心應手,駕輕就熟。
《顯微鏡下的大明》相當於他給自己的考驗,男主角是個平民小人物,出場衣物都是打補丁的,一雙像樣的鞋子都沒有。
這個小人物沒有背景、沒有人撐腰,甚至除了會算數,沒有別的本領。
而算術於他,是一項得天獨厚的技能,他沉迷此道,忘乎所以,是個「算呆子」。
這是一個天才一般不諳世事的人物,張若昀對這個人物的演繹遭到了頗多爭議。
他為了突出角色的特質,讓他區別於別的“天才”,設計了太多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有些用力過猛。
他算數時總是皺眉,眼睛向下看或向遠處看,嘴裡開始嘟囔,怕別人不知道他在心算。
這種明顯的「痕跡」就是一般人想像中的「算呆子」的樣子,而不是「算數天才」原本的樣子。
用知名電影《雨人》來類比,劇中雨人擅長算數,就是會自顧自的用手比劃,同時眼神放空表示自己在思考。
但是《雨人》中的角色是明確了人物有自閉症,而《顯微鏡中的大明》的男主角從原著來看,是個正常人。
再說男主角日常的狀態,他行走坐臥包括看著別人說話都是微微低頭,用眼神向上看,是一種「嗔一眼」的狀態。
這種狀態通常的情緒人物在“膽怯”,突出了男主角這個人物不善言辭的性格。
但也沒必要時時刻刻都是這種狀態,肢體動作都給人一種四肢不聽使喚的感覺。
好像這個人物時時刻刻都在思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只在乎自己的情緒。
但這種狀態需要很細膩的演技才能呈現出來,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張若昀演繹的情緒爆發,五官用力。
或許很多人認可張若昀的演技,但我個人認為他飾演的人物首先是個正常人,然後才是「算呆子」。
當然,也可能是劇情需要,這幾天的劇情進展男主角開始逐漸接近上層人物之後,透露了一種「裝傻」的感覺。
如果這一切都是男主角的計劃,他之前的「呆樣」都是戲中戲的話,那麼就能解釋得通了。
誠然,劇中將張若昀不自然的演技對比出來的,是演得非常自然的男二號,王陽。
「劇拋臉」演技,叔圈真的要「火」了
《顯微鏡下的大明》中王陽飾演的訟師出場在第一集後半段,短短十分鐘鏡頭,就抓住了觀眾。
他飾演的訟師穿戴整齊,風度翩翩,笑容帶著一絲不屑和狡黠,儼然一副「唯利是圖」的樣子。
他從來只為豪紳辯護,一開口大段台詞行雲流水,訟師這個人物「舌燦蓮花」的形象立住了。
為了顛倒黑白,他語氣中帶了狂妄和故意誇張的成分,「姦詐狡猾」的形像也立住了。
辯護完搖著扇子微微一笑,展現出了他的自信和狂妄,畢竟是遠近聞名的第一訟師。
最後下場坐著轎子走,還不忘跟委託他的杜方老闆拉開距離,顯示出了他作為文人的清高。
而就是這份清高,給他日後倒戈幫助男主角,站在百姓的一邊埋下了伏筆。
重要的是,訟師這個人物亦正亦邪,他不是傳統的正派人物,更不是傳統的「小人」。
在這部劇輕喜劇的氣氛下,訟師這個角色還要負責一部分的喜劇戲份。
王陽將這其中的分寸拿捏地恰到好處,絲毫不齣戲、不誇張,還能讓觀眾看到一點訟師的人物魅力。
只能說不愧是演技派了。
王陽和張若昀之前在《慶餘年》中就合作過,雖然滕子荊這個人物很早就下線了,但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一切都歸功於王陽本人賦予角色的魅力,這部劇亦然。
隨著《狂飆》的熱播,越來越多的「叔圈」實力派走入了觀眾的視野,王陽也是其中的一員。
只能說,演戲從來沒有「搶戲」一說,同樣呈現在觀眾面前,還得是憑實力說話。
你認可王陽的演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