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狂飆?明末四大奇案,張若昀新劇,精彩程度不亞於明末奇案

2023-03-03張若昀

「以匹夫而塵萬乘之覽,以一朝而翻百年之案。」

《狂飆》已經完結一週多了,這段日子你是怎麼過的?是不是連乾飯都不能好好乾了?

別急,好劇是看不完的。

這不又來了一部《顯微鏡下的大明》,本週四首播,當晚便衝上飆升榜第一,在熱門總榜上排名第二,逼近《狂飆》。

這部由馬伯庸參與編劇、改編自明朝真實事件的劇集,其複雜、精彩程度絲毫不亞於明末四大奇案。

張若昀

《顯微鏡下的大明》是部系列劇,由6個案例組成,正在熱播的為第一個案件-絲絹案。

該案講述的是具有數學天賦的軍戶小青年帥家默(張若昀飾),在一次拿各縣賦稅練習數學時,偶然發現有一筆科目叫作“人丁絲絹”的稅收數目有疑點。

經過仔細地計算和比對,帥家默發現原本該8個縣均攤的賦稅都轉嫁給了仁華縣,仁華縣多交了3530兩,而且一交就交了一百年!

張若昀

仁華縣隸屬於金安府,金安府下轄8個縣,每年上交的夏稅和秋糧都是八個縣均攤,但獨獨仁華縣每年都有一個人丁絲絹稅,這筆稅收沒有出處也沒有來由。

既然是一筆錯算的賦稅,照理說只要上報官府、糾正錯誤,以後按8個縣均攤就可以了。

本來很簡單的一件事卻拔出蘿蔔帶出泥,這起絲絹案背後牽動著極其複雜的利益糾葛,進而引發了各方利益集團的激烈博弈。

張若昀

首先,仁華縣的縣官就是典型的官僚作風,不願出頭向上級政府反映糾正,寧可讓本縣百姓背負著其他7個縣的稅務。

因為已經背了100年了,仁華縣百姓早已習慣了,這個時候告訴他們繳納的稅都是替其它縣交的,百姓自然會心生怨言。即使後面這筆稅務由幾個縣均分,本縣的百姓仍會心裡不平衡,自己多繳的這些年是否應該有補償?

縣官員本該是當地的父母官,卻害怕引發民怨,害怕觸及更高層的利益,選擇百般阻撓,妄想愚弄百姓、蒙混過關。

張若昀

其次,其他7個縣也不是吃素的,紛紛拒絕不承認「人丁絲絹稅」就是在100年前需要八個縣均分的「夏稅生絲」。

因為無緣無故給7個縣的百姓再加一筆稅款,根本無法用「計算錯誤」解釋清楚,百姓勢必會有逆反的態度,甚至造成暴亂。等那時候朝廷一定拿地方官問罪。

張若昀

那麼8個縣的縣官都消極處理,再往上看,金安府能否主持公道?

金安府衙也不想主持公道。因為這筆稅收雖屬於金安府,但不管是哪個縣去繳納這筆錢,最後只要這筆稅款湊齊,金安府能按時上交朝廷,就完成任務了。

至於這筆稅是由仁華縣出,還是8個縣共同承擔,跟金安府並沒有利害關係,又何必去捅這個馬蜂窩呢?

張若昀

另外,在官民之間,還有第三股勢力──鄉紳。

這個群體中有從朝廷退下來的大員、進士,也有朝廷大員的親眷等,在當地有著極強的號召力,與朝堂之上的各方政治勢力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毫不誇張地說,鄉紳集團對絲絹案如何審判,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超過了當地官員。

張若昀

在各股勢力角力下,想要溯本正源的帥家默卻成了煽風點火之人,他會遭遇哪些打壓?最後能撥亂反正,還是惹禍上身?

當然,在劇中帥家默也並非一個人在戰鬥。

作為劇中第二男主角的程仁清(王陽 飾),已經以「鐵嘴狀師」的身份登場。他邏輯縝密,有能力有名氣,有家底,最重要的是還有一顆正直的心。

也正是得到程仁清這樣的能人相助,才讓一文不名的帥家默有了翻案的可能性。兩人聯手為民請命,在張若昀和王陽的詮釋下,情節變得愈發引人入勝。

張若昀

「絲絹案」的風暴將愈演愈烈,最終上至巡按禦史、知府縣令及其他在朝命官,下至生員鄉紳百姓,都捲入其中,甚至有著「明朝第一宰相」之稱的張居正也決定著此案的走向。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看到樸實的百姓訴求、狡猾的民間智慧、骯髒的胥吏手段和微妙的官僚平衡術,更能看到民眾對「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封建壓迫的奮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