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神劇《狂飆》火了,同時也帶火了一位寶藏演員張頌文。
如果不是這部劇,可能很多人還不認識張頌文。 當我們進一步了解他時,才發現他已經46歲了。
那他二三十歲的時候都去幹嘛了?難道是剛轉行成為演員的?
其實不是,張頌文入行20年,跑了十多年龍套,在這兩三年才有點名氣。
成名後,他的經歷才被大眾了解,然而他拍了十多年戲,40多歲還買不起房,就連在老家買房的能力都沒有。
難道是他的演技太差?分到的片酬太低?然而恰恰相反,是因為他的演技太好了。
投資人害怕他沒有流量,沒有給他機會。投資人更青睞流量小生,只要有收視率,就算被罵也願意。
這也是我們看到的優秀作品越來越少的原因,張頌文這樣的好演員,擁有好演技差點就被埋沒,這簡直是影視圈的損失。
為夢想一搏
張頌文,1976年出生於廣東省韶關的普通家庭,他從小就愛電影。
國中時他的母親就去世,後來是父親把他拉扯大。
18歲時,張頌文職高畢業。他對自己的未來要求並不高,畢業後在老家做過很多普通工作。
他做過服務員,做過印刷工人,做過安裝空調,也在食品廠打過工。
這些工作很辛苦,一眼就能看到頭。後來他當了導遊,這份工作還可以,但日子過得有點平淡。
23歲的時候,張頌文還在旅遊團當導遊,他有一個關係很好的女同事。
一次聊天他們聊夢想,張頌文說自己愛看電影,也想當演員。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條件,就說只是想而已。
沒想到女同事卻鼓勵她:“你完全可以大膽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去報考電影學院,張藝謀也是28歲才考上北電的。”
在女同事的鼓勵下,張頌文放棄了導遊的工作,隻身前往北京,準備了兩年才考上北電錶演系。
進入北電時,張頌文已經25歲了,起步比別人晚。
因為是廣東人,他國語帶有口音,老師就讓他四個月內通過國語考試,不然就自動退學。
他只能加倍努力,每天六、七點起床練習,為了學好平翹舌音,他把石子含在口腔裡練習。不到一年時間,他的國語就練得字正腔圓。
到了畢業時,張頌文成了專業成績第一的學生。
畢業約等於失業
成績好那又怎樣?在娛樂圈,顏值和人脈優勢來的更直接。而且沒有資本捧,真的很難紅。
有一次張頌文被選角導演叫了過去,他以為自己有了機會。
可導演跟他說,你是班長,你去通知這些同學。然而名單上沒有他的名字。
有一次張頌文跑劇組找戲拍,當時導演正在和投資人討論如何選拔演員。
沒想到導演就拿他當反面例子,導演就指著張頌文跟投資方說,像他這樣就做不了演員。第一,個子侏儒;第二,你看他腦門,像猿人一樣。
在張頌文走的時候,還有人勸他們說,你們還是改行吧。
畢業第一年,張頌文試了360個劇組;第二年試了280個;第三年又試了200個。 3年時間就被七、八百個劇組否定。
張頌文接到的戲很少,一年也只能接一兩部戲,每部戲的收入都很低。他仍然做最底層的工作,年收入大概只有2萬塊。
北漂的生活過得十分窘迫,在北京消費又高,張頌文常常入不敷出。
他的薪水只有一兩千,而房租兩三千,撐不住後,他只能搬到郊區住1000塊的民營。
在他住所的不遠地方就有豪宅區,那裡住著很多同行,有大明星、大導演、製片人等,同樣的行業,待遇竟然是天差地別。別人的豪宅富麗堂皇,他的住宅簡陋無比。
為了省錢,他大清早就去菜市場買最便宜的菜,晚上又很晚去菜市場買賣剩下的菜。
張頌文的母親去世的又早,父親知道他的情況後也心疼兒子,就打電話讓他不如回家找個工作好好過日子。
但張頌文怎麼捨得放棄夢想?
撐不下去的時候,沒錢的時候,就去找朋友週一圍幫忙。
生活的苦張頌文可以扛,但是面對老去的父親,他無能為力,感到很慚愧。每一次通話他都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所以張頌文也是報喜不報憂。
大家都知道張頌文是塊演戲的料,能把戲演好。但是投資人一般不會用他,他們說,張老師演的是真好,就是沒有流量。
一個好演員竟然沒有戲拍,拿著微薄的收入,難怪粉絲一直在鼓勵他。
為了紓解生活壓力,張頌文一邊演小角色,一邊在學校當助教。鐘漢良,林志玲都曾是他的學生。
這些教學經歷,改變不了他的困境,但都是讓他成為好演員的重要養分。
張頌文知道運氣好、能成名的人只有極少數。他也想成名,想演技被認可。
他看著自己教的學生一個個都成名了,當老師的卻默默無聞。如果這麼對比下去,自己心理肯定失衡,甚至會放棄這個行業。
為了能堅持下去,為了能熬出頭,張頌文把自己的職涯規劃到死的那一天。
他說過,我死前應該可以拿到最佳男主角。
儘管現在只能演小配角,如果將表演規劃到死的那一天。到7、80歲的時候還有30多年,那就沒有什麼可以急的。
在底層磨練演技,厚積薄發
認清了現實,張頌文在現實生活與長期的演繹生涯中找到平衡點,找到了自己生活節奏。
首先,就是接受底層生活,放平心態,接受可能一輩子都默默無聞的狀態,要做一個快樂的人。
其次,即便在底層依然對成名抱持著一絲希望,在底層生活中也可以磨練演技。因為影視展示的就是一般人的生活,底層生活就有大量人物情景可以提升演技。
所以就有了這麼非常生活化,接地氣的一幕。
張頌文去買菜,他會和小商小販們聊天,好比在《狂飆》中的殺魚後洗手,擦嘴的動作,一看就知道是老師傅了。
有時路過大爺賣菜的路邊攤,他也會跟大爺聊聊天,坐到大爺的板凳上幫他賣菜,這樣的情景毫無違和感。
他跟炸雞店老闆也很熟,有時候去炸雞店,自己就到後廚做。
老闆知道他是演員後還調侃他:就你這樣還能當演員?
有時沒戲拍的時候,張頌文就去機場的登機口觀察。這個地方流動的人群有相逢,相知,相愛,分別。這些現實的情景都可以提升演技。
為了演好撿錢包這個戲,張頌文就準備一堆錢包丟到街上,然後躲起來看路人真實撿錢包的動作和表情。
這些案例都是真情實景,所以他拍的戲看起來就不像是演的。
就算回到家裡,張頌文還保持每天極高的閱片量,保證演技在實踐和理論上都有提升。
幸好有婁燁賞識
幸好演藝圈還有賞識他的導演──婁燁,2007年後,婁燁每次拍戲都會考慮有沒有角色給他。
可投資方不喜歡他,總是質疑:張頌文到底有沒有市場?
2009年,張頌文接拍了婁燁知道的電影《春風沉醉的夜晚》。
有一段吵架的戲,因為他拍得很認真,有些路人不知道是演戲,還報了警。
後來張頌文又陸續演了不少影視劇,每一步都認真看待。
2019年,張頌文參演了婁燁執導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片中的老唐一角就是婁燁欽定的。
影片播出後,張頌文的演技被業界人士驚嘆不已。
2020年張頌文出演《秘密的角落》,這時他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
在《秘密的角落爆火》後,有許多網友感慨:你知道我有多久沒看過這麼好的國產劇了嗎?
演技完全不是虛的
在《我就是演員3》上,一位新人展現了一段表演,他的表情誇張,動作迷惑,表演非常粗糙。
章子怡批評道:你長得很好看,但完全沒有經驗。
緊接著張頌文來做了一個示範,他在門前徘徊不前,在出門後又脫下外套,認真折好。
打電話給父親前,他整理一下狀態。後來電話鈴響時,電話接通時張頌文都有豐富的表情,並展現出失敗的無助,委屈和痛楚。
每一個細節,他都把內在情緒表達出來,李誠儒看完後都表示讚嘆。
擁有高超的演技,離不開他較真的勁。但太較真也會阻礙他與劇組的關係。
在演唐奕傑時,他列出了唐奕傑的上百個問題,這讓投資人大怒:要讓這個人滾蛋吧?
拍《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時,為了演好角色,他天天跟秦浩激烈爭辯,有時爭到忘記時間。
之前張頌文爭取到一個小角色,為了演好角色,他就去問副導演,這個角色叫什麼名字,年紀多大等具體狀況。沒想到副導演就不耐煩的說,你演不演,不演就走人。
張頌文還是有疑問就多問了一句,沒想到導演真的讓他走人了。
因為他的較真,很多導演都不願意跟他合作。
面對投資人的質疑,婁燁也會站出來替他說一句,頌文挺好的,他適合這個角色。
今年上映的《狂飆》確實是一部神劇,劇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每一個眼神都能引發熱議。它的口碑和票房也都獲得了大豐收。
張頌文的角色也成了點睛之筆,他飾演的高啟明是個漁夫,在他賣魚時,觀眾就能感覺到,他就是個殺魚的老手,不像演的。
他從魚缸裡舀水起來洗手,然後把手甩乾,再用袖子擦一下嘴巴。這個動作不是老師傅實在做不出來。
高啟明在距離經歷了三個階段,從攤主到黑社會,再到企業家。每個階段的表演都恰到好處。
第一次進派出所,他緊張局促,把腳放下時,又表現出了無辜和委屈。
第二次進派出所已經是企業家,他從容和鎮定,把腳放下時,又表現出了對審問不屑一顧。
每個細節的表演都恰到好處。這部劇中張頌文有太多的經典畫面,每個表情和動作都很真實,貼近生活,簡直就是本色演出。
如此精湛的演技,是他用將近20年跑龍套和在底層觀察換來的。
成名背後有多難
2019年,因為老唐這個角色,張頌文接受了媒體一輪又一輪的採訪,要是以前他連麥克風都碰不到。
成名後他的生活狀況才被大眾深入了解,張頌文曾說過自己因為40歲買不起房,感到很自卑。
這件事情在網路上引起了熱烈討論。
有粉絲感慨說,張頌文這麼好的演員,居然2019年的片酬只夠個溫飽,居然沒錢買房。
網友都替他感到心酸,當他真正成名後,許多觀眾都在他的留言區道喜:寶藏演員終於紅了,終於買得起房了。
有的演員摳圖都能拿天價片酬,而好演員只能演配角,拍戲十多年都買不起房子。
這真的是,十年戲骨磨一劍,卻比不上流量小生一張臉。
投資人只考慮投資與回報,所以寧願用顏值高演技差的流量小生,也不願用長相一般但演技好的演員。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有的影片拿了巨額投資,拍出來的還是一些演技浮誇,內容空洞的影視垃圾。
其實大部分觀眾都期待好劇情、有內涵的影片,只可惜這樣的影片越來越少。
像張頌文這樣有好演技的演員,到40多歲才被重用,才真正成名,這真的是影視圈的損失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