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張頌文」有什麼人格魅力?

2023-02-17張頌文

人性化的溫馨

在許多的節目裡,張頌文老師似乎總能看到其他人閃光的一面,肯定他們的優點,也會指出不足並給予引導,能給出自己的見解和幫助。

當然也有編劇在網路上發表過這樣的演說:

每次看到張頌文,對一個表演失敗的演員,很隨和又很鄭重地說,「你很好」我就想哭。

他讓我想起了卡佛,卡佛教人寫作的時候,其他老師會大刀闊斧地告訴學生,“你不是寫作那塊料。”

可卡佛不會,他說,“間苗和挑選,那是上帝的工作。我們只澆水,播種。”

張頌文也是這樣溫柔的人。

張頌文帶著溫柔,深深的征服了觀眾!

俞敏洪曾提出:人格魅力的關鍵要素裡,就是要有廣博的知識結構。

一個不學無術的人,無論他外表多麼漂亮、英俊,一旦開口說話你就知道他是個草包;

而一個其貌不揚的人,在開口之後體現了宏大的知識結構和獨到見解,你就會對這個人產生欽佩,他也會對你產生吸引力,人格魅力開始產生。他講的既有細節又淺顯易懂,為一般觀眾鑑賞表演帶來了一個不錯的科普。

張頌文25歲才考上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留校當助教。

在這之前,他做了很多不同類型的工作。

印刷廠做掛曆、大排檔洗碗、窗型冷氣安裝、汽水廠洗瓶工……後來做了五年導遊,這些經歷他當時沒覺得有多寶貴,只是用來糊口罷了。

後來做了演員,張頌文才覺得這些經驗非常寶貴,那些年見過的人和走過的地方,有很多東西裝在記憶裡。

他的閱歷讓他的表演更有了親和力,也讓他更有了生活的智慧。

人格魅力的第三點,是擁有積極的心態。

正向心態,小到對自己的生活、家庭、事業充滿信心,大到對全世界有征服、改變之心。

當一個人懷抱著積極心態、勇往直前,他自然能產生一種吸引力和氣場,會不自覺地把願意追尋的人吸引過去。

去年6月,張頌文演戲20年至今沒能買房的事情引起網友熱議,隨後他寫了這樣一段文字。

他坦言自己無力支付市區的房租而搬到農村,坦言自己是“被選擇”,演員這一行業,不幸運的話就是一份杯水車薪的工作。

但他不覺得自己的生活很苦,因為是自己的選擇,是自己的愛。

“世界上還有什麼能抵過熱愛兩字,是不是?”

張頌文代表了中國絕大多數「非著名」演員的困境。

他在困境裡,他並沒有自甘墮落,而是選擇了厚積薄發。

張頌文會在村民們收麥子、摘葉草、翻地的時候過去幫忙;喜歡逛菜市場、和攤販們聊天;也在自己的院子裡種滿了花花草草,悠閒自得。

在一次採訪裡,他說:

「我也不知道怎麼可以擁有票房,這不是我能左右的,只能說這是我的死穴。我願意接受一切發生在我身上的事,這必然有它的原因,如果不接受的話,你會過得很痛苦。

我想,「認清人生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大概說的就是他現如今的狀態。

正如精讀君的終身成長字典詞條《354:魅力》裡所說,魅力的三個要素是專注、力量與溫情。人格魅力,也不外乎這三點。

一窺張頌文的生活狀態,會發現“很接地氣”,不太“明星”。

就像他自己說的,他就是一個普通人。

如果觀眾覺得我演小人物比較擅長的話,那就對了。因為我就是個很平凡的中國老百姓。我跟芸芸眾生一樣,要去菜市場買菜煮飯,沒買車之前,也要擠公車和地鐵,我拍戲不就是上班賺錢嘛。正是這樣的一個「小人物」才能綻放出「大人物」的人格魅力!

張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