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的軍事生涯:吹最大的牛,挨最毒的打,甚至因此喪命

2024-11-21宋太宗

雖說皇帝是個特殊的職業,不過他們也是普通人,沒事的時候也會向大臣們吹吹牛,給自己樹立好的名聲,甚至將來還能流芳千古。以宋太宗趙光義為例,他的兄長趙匡胤武藝高強、能徵慣戰,可是他也想做一個“馬上皇帝”,於是經常向大臣們吹噓自己如何能打,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那麼這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宋太宗

一、打仗真不行

詳細查閱史料,發現宋太宗一生就參加過兩次軍事行動,第一次是在979年,第二次是在980年。話說979年,宋太宗率軍親徵,滅掉了北漢政權,之後他不顧群臣的反對,決定繼續揮師北上,準備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然而在高樑河之戰中,北宋軍隊徹底潰敗,全軍大亂,宋太宗落荒而逃,「凡行在服禦寶器,盡為所奪,從人宮嬪皆陷沒」。

在逃跑過程中,宋太宗腿部中了兩箭,只能坐著驢車逃命。不得不說,車夫的車技還不錯,居然讓宋太宗逃過一劫,否則高梁河之戰就得改稱高梁河之變了。第二年,遼軍南下報復,宋太宗聞訊後,慢慢悠悠地率領大軍北上迎敵。宋太宗還未抵達戰場,這場戰爭已經結束了,“諸軍及契丹大戰於莫州,敗績”。

宋太宗

二、吹牛第一名

然而,宋太宗得到的消息卻是「大破契丹萬餘眾,斬首三千餘級」。當宋太宗抵達大名府時,此時前線又傳來消息,「契丹皆遁去」。宋太宗非常高興,立刻寫了一首詩,「一箭未施戎馬遁,六軍空恨陣雲高」。到了988年,宋太宗加封自己四個兒子為王,在舉行典禮時,他向自己的兒子們吹噓道:

朕週顯德中,年十六,時江、淮未賓,從昭武皇帝南徵,屯於揚、泰等州。朕少習弓馬,屢與賊交鋒,賊應弦而踣者甚眾,太祖駐兵六合,聞其事,拊髀大喜。久經沙場,連宋太祖趙匡胤都非常敬佩。

宋太宗

三、因箭傷喪命

之前寫過文章,詳細分析了宋太宗的這段話,發現時間根本對不上,其實他不僅沒有上過戰場,連陳橋兵變都沒有參加。在趙匡胤稱帝前,趙光義只是靠著父親的功勞,才混上了一個供奉官都知的閑職。宋太宗自詡善於用兵,經常乾預前線將領的指揮,後來的雍熙北伐中,由於他的胡亂指揮,才導致北宋軍隊的潰敗!

相反,前線將領不按照宋太宗的旨意行事,反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比如在滿城之戰中,宋軍將領發現宋太宗所賜的陣圖問題極多,於是臨陣做出修改,結果居然取勝。在中國古代,醫療條件有限,宋太宗在高梁河之戰中的箭傷並未痊癒,而且經常發作,讓他十分痛苦。 997年,這位“箭法超群”的皇帝,終因箭傷發作而死,終年5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