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導演、製片、編劇和演員——張藝謀個人資料

2024-03-20張藝謀

張藝謀執導了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開閉幕式,獲得了相當大的國際讚譽。張藝謀生於1951年11月14日,中國電影導演、製片、作家、演員,前電影攝影師。他是中國第五代電影人之一,1987年以《紅高粱》首次導演。

張贏得了許多獎項和讚譽,最佳外語片提名《菊豆》1990年和1991年提高紅Lanternin,白銀獅子和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獎品,在戛納電影節上大陪審團獎,在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993年,他擔任第43屆柏林國際影展評審團成員。張導演開幕式和閉幕式的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這張反復出現的主題之一是韌性的中國人面對困難和逆境,等電影的主題一直在探索,例如,《活著》(1994)和《一個都不能少》(1999)。他的電影尤其以豐富的色彩運用而聞名,這可以從他早期的一些電影中看出,比如《大紅燈籠高高掛》,以及他的武俠電影,比如《英雄》和《十面埋伏》。他最近的電影是一部歷史題材的戰爭片,名為《金陵十三釵》。

他的電影生涯

畢業後,這些文革後的學生(後來被稱為「第五代」中國電影導演)被分配到地方電影製片廠工作。張藝謀被分配到成立於1974年的廣西電影製片廠工作,當時正值文革結束。由於缺乏明確的製作政策,片商接受了新成員的建議。 1983年,新成員主張成立一個青年製作單位。

這項建議很快就得到了採納,一個年輕的製作團隊,包括張軍鑷作為導演和張藝謀作為攝影師,開始了他們的第一部電影,《一個和八個》,根據一首敘事詩的背景設定在抗日戰爭期間。這部電影在官方那裡遇到了相當大的麻煩,在確保上映之前必須在情節和人物塑造方面進行修改。然而,這部電影的外觀卻完好無損,而張藝謀所達到的驚人的攝影品質吸引了最多的讚美。張藝謀解釋說,他們有意識地反對大多數當代中國電影的統一燈光,尋求一種適合犯人故事的粗糙、單一色調的外觀,提供了一個「骯髒的十二打風格」的機會來救贖自己。

繼《一個和八個》之後,張藝謀在北京電影學院擔任了與他同時代的前兩部電影《陳凱歌》的攝影指導。第一部是1984年的《黃地》(Yellow Earth),它成功地在中國以外推出了第五代電影,並因其創新的攝影技術而廣受讚譽,在廣闊的天空下拍攝了微小的人物。陳凱歌的第二部電影《大閱兵》經過了廣泛的審查和修改,但張藝謀的攝影作品再次受到讚賞,這次是在寬銀幕上,捕捉了烈日下「打方框」的痛苦。

張藝謀一直想要導演自己的電影,1985年他從廣西電影製片廠轉到西安電影製片廠,後來由富有想像力和企業家精神的吳天明經營,他做到了。吳最初邀請張藝謀到西安(他的出生地)和他一起拍攝他即將拍攝的作品《老井》。張藝謀同意之後他可以執導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最終,張藝謀不僅拍攝了老井,還親自扮演了主角,獲得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儘管表演只是張藝謀的次要追求,他還在1990年的香港古裝劇《兵馬俑》中飾演主角,與鞏俐演對手戲)。

張藝謀作為導演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在1988年柏林影展上獲得了最高獎項,從此開啟了他的國際事業。這是一部描寫戰爭年代、以日本人為敵的鄉村劇,也是年輕女星鞏俐的首次表演,她是張在學生時代認識的。自那以後,她出現在他所有的電影中,並在1992年憑藉《秋菊的故事》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張藝謀繼《紅高粱》之後拍攝了一部更為傳統的動作片《熟女行動》,描繪了一架客機被劫持的場景,但隨著《菊豆》和《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回歸,這兩部緊張而精彩的電影分別獲得了1990年和199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大紅燈籠高高掛》榮獲1991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也是在1991年,這部電影獲得了洛杉磯電影評論協會的最佳攝影獎。

《秋菊的故事》標誌著張藝謀有意識地改變了方向——從他前兩部電影的華麗風格轉向更現實、更幽默的風格。特別是,在這部電影中,他利用隱藏的攝影機來捕捉真正的中國農民在不知不覺中拍攝的手勢和反應。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金獅獎,而鞏俐的表演也在閉幕式上得到認可。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