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彌兒.左拉(1840~1902)是法國十九世紀的文學巨匠,更是自然文學大師。 《土地》是左拉系列小說《盧貢-馬卡爾家族》的傑出代表作。
整部小說卷帙浩繁,人物眾多,對法國十九世紀農村中各層人物的思想和生活進行了抽絲剝繭的描寫。
人物是小說得以細化和豐滿的靈魂所在,在《土地》這部小說裡,主要人物間的關係雖然紛繁複雜,但總體上來看有兩條故事線,筆者試分別進行闡述:。
小說的主線是以富安老爹分產後子女間尖銳的矛盾展開的,特別是以富安-蒲多-莉慈-佛蘭梭史這條線最為典型,也最為重要。
小說的副線則是以村長胡德根與副村長馬葛龍的權力之爭為矛盾起點,議員德.宣特維爾與樂舒豐丹納的競選則是兩名村長爭權的押寶。胡德根作為老式田莊的主人,對土地有很深的感情,他代表的是封建地主實力;而馬葛龍是店鋪老闆,已初步具備資產階級的雛形;出身決定了他們分別支持的議員也是一個代表城市,一個代表農村,在小說裡,最終以城區議員樂舒豐丹納的勝利結束。
小說主線的矛盾則激烈和具體得多-土地所有權,金錢和情慾構成了這條紛繁的發展脈絡,而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也在這矛盾的漩渦中逐漸得以豐滿。
身為旁觀者的約翰,是包斯平原上所有故事的見證者。他正直,善良,在處理事件時有軍人之風。由於愛情,他甚至捲入了這塊土地的糾葛之中,娶了他深愛的佛蘭梭史,一度成為她的保護人;隨後在愛人被謀殺後,他依然恢復了他的外鄉人身份,並在保衛祖國的熱情驅使下,重新回到戰場。
蒲多是這部小說裡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他貪婪,精明,陰險且卑鄙下流。小說中他決定娶莉慈,與市鎮母牛主人討價還價,謀害老爹富安和佛蘭梭史的各個片段,生動且立體地描畫出他的性格。身為兒子,其實他卻是繼承父親-富安老爹個性最多的一個,他對土地的愛護和深深保護,以及精明的頭腦全都是富安老爹的摹本。
而父親的過早去世造就了女主角佛蘭梭史的悲慘命運,將財產分給兒女們的富安老爹無力監護這年輕的女郎。跟著姊姊莉慈來到蒲多家中又飽受欺壓:儘管繁重的勞動,姊夫心懷惡意的勾引,還有姊姊的嫉妒日夜伴隨著她,但她始終保持堅強。
愛上約翰後和約翰的結合,使她一度脫離苦海,可嘆惡毒的姐夫和姐姐殺死了她。儘管如此,她內心深處對親情的眷戀促使她包庇了自己的親人;而對姐夫蒲多,她的態度也是矛盾的,因愛生恨,這一點在她臨死前與蒲多的交媾中得到了證明。
性格最富戲劇性變化的,莫過於佛蘭梭史的姊姊莉慈。婚前的莉慈善良又溫柔,與妹妹佛蘭梭史相依為命;然而婚後,她最初變得刁鑽,患得患失,繼而變得陰險狠毒,甚至在最後淪為殺害佛蘭梭史的兇手和謀殺富安老爹的幫兇,她在小說中戲劇性的轉變令人深思。
那麼,是什麼促使莉慈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轉變呢?筆者覺得答案是:生活。作為一個易受他人擺佈的女人,她性格中善妒的弱點以及丈夫的強烈影響導致了其根本性的改變,小說中莉慈的變化令人扼腕,更是具有巨大的悲劇性。
左拉在小說中對這些中心人物的自然呈現,使這部小說逐漸建構了它的框架,並在推動悲劇性的情節中使整部小說得以圓滿。除了這些中心人物,左拉對其他人物的描寫無不活靈活現,個性鮮明,例如酷愛土地的老莊園主胡德根,受寵後變得頤指氣使的小高業姑娘,不務正業,思想蕪雜的流氓無產者耶穌.基督等。
如果只是人物描寫精彩,情節安排緊湊,筆者人物《土地》還不足以成為巨著,作家在小說中精彩的心理和景物描寫,則是為這部小說的雄偉壯麗,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筆者試在以下擷取兩段:
之一:心理描寫
蒲多終於得到了他的一份,這土地,那麼熱烈渴望得到!而他在佔有欲,怨恨和固執的發狂裡竟拒絕兩年半以上,現在終於為他所有了……
「我畢竟玩弄過他們,要他們上大當!」
之二:景物描寫
天氣很壞時,蒲多也注視它,注視這展佈在他腳下的包斯,正如一個漁夫從他的懸崖上註視波濤洶湧的大海那樣,目擊那裡的暴風雨奪去他的麵包。他看見那裡落下兇暴的大雨,黑的密雲給狂野罩於灰白的迴光,一支一支紅色閃電,閃爍於草場之上,接著爆發出巨響的雷聲。他看見一陣雨勢,從二三十公里之外以來,先是一團細薄的褐雲,像繩子似的捲動,再是大怪物奔馳和呼號的一大堆,最後在截然剖開的麥莖之間,是三公里寬的偃痕,其中的一切都被蹂躪,被折斷,被剷平。
類似以上的片段在小說裡比比皆是,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原鄉村風景的美麗壯觀,激起了作家謳歌和讚頌的熱情。
綜合以上文字,筆者認為是兩點成就了這部作品的偉大:
1. 人的描寫:鮮活,傳神且把握準確;
2. 環境的描寫:壯觀,細膩又寓情於景。
和一部偉大的作品相遇是幸福的。相較於人類浩如煙海的文學史,我們的一生實在是太短暫了,於是我們閱讀,我們思考,希望在舒緩時光的電光火石之間,和幸福能有更頻繁的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