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少林寺,大家的第一印像是什麼呢? 是青煙裊裊佛音繞樑的禪學聖地?還是那個連小沙彌都有一身武藝的武學寶地?
如今的少林寺與想像中,寺中僧人青燈古佛,渡己渡世的形像已經相去甚遠,更像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構。
和尚彷彿已經只是變成了一種職業,打卡上班就批好袈裟,誦佛敲鐘;一下班就燈紅酒綠,花花世界任我行。
可謂是「緊跟著時代的步伐」了。
4月6日的一則消息讓吃瓜群眾大呼震撼,少林寺的方丈釋永信,花了高達4.25億買下了一塊地。
用的公司是河南鐵嵩數位科技有限公司,其背後實控人為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更是有涵蓋了各行各業共計18家企業的控制權。
網友們都紛紛表示想讓釋永信教教自己該如何投資了。
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釋永信的傳奇人生,和那些跟他有關的事。
{還2}part/ 1
與佛有緣,嚮往少林
1965年,安徽的一個偏遠農村裡,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父母給他取名為劉應城(釋永信曾用俗名),對其相當疼愛。劉應城家庭貧苦,但他很是聽話懂事,小小年紀就懂得幫家裡減輕負擔,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武術,對有著千年曆史的少林寺充滿了嚮往。
劉應城曾拜師於隱居的「少林活拳譜」郝釋齋為師,習得了一身武藝的劉應城十六歲時下定了決心,他告別父母獨自一人前往了河南嵩山少林寺。當時的少林院長行正法師,見劉應城意志堅定,一片至誠,還因為他得了隱居的少林宗師指導,認為他與佛有緣,便收了劉應城為徒。
年輕的劉應城褪了俗名,有了法號“釋永信”,披剃出家皈依了佛門。
隨後三年,釋永信奉師命遊學各大寺廟,江西雲居山、安徽九華山、北京廣濟寺等地,開闊自己的眼界,精修更深的佛法。
1982年,釋永信還在各處遊歷學習時,電影《少林寺》橫空出世,一角錢一張的電影票賣出了1.6億的票房。不只影片被請上了“神壇”,連帶著把少林寺的名氣也傳遍了全世界。
遊歷回寺後,釋永信便侍奉與師傅左右,剛逢寺內成立了“管理委員會”,釋永信也被推舉為成員之一,便開始協助處理寺內的日常。
1987年,釋永信在做了一年少林武術典籍出版工作後,組成成立了“少林寺武術隊”,也就是後來著名的“少林寺武僧團”,他正躊躇滿志想要讓少林功夫走向全世界,卻發生了一件讓釋永信悲痛萬分的事。
{還2}part/ 2
少林最年輕的住持
在釋永信即將帶領武術隊踏出寺門,去全國進行表演時,他的大師-老方丈行正法師圓寂了。
繼承了師傅的衣缽,少林寺的命運就此交到了釋永信的手中,一個剛到22歲的青年,就這麼當上了少林寺的住持,也是少林寺歷史上最年輕的住持。
接過住持重任的釋永信除了要負責繁重的寺務,更革新了許多規矩,還把少林寺裡的法堂、鐘樓、鼓樓等進行了修繕或重建。同年成為了「河南省佛教協會」的董事。
到了1989年,釋永信終於重啟了「弘揚少林功夫」的計劃,帶領武僧團開始了全國的巡迴表演,宣揚少林文化,向大家展示這塊有著千年底蘊的{ b}「金字招牌」。
1990年,釋永信答應了寺內「十八大金剛」之一陳同山的請求,收了他年僅兩歲的兒子為徒,授法號釋小龍。
也是在這一年,一位八歲的少年來到了少林寺,刻苦練習武術,只為了日後能夠透過武藝闖出一片天,那個少年就是日後的「百億影帝」-王寶強。
如果說釋永信前25年的人生已經像電影一樣戲劇化,那他之後的人生只能用「開掛」來形容了。
{還2}part/ 3
比起“和尚”他更像“明星”
釋永信不是明星,但他見過的明星、政要,真是無數。
普通人是“追星”,可釋永信卻讓許多明星成了他的“粉絲”,甚至還收過許多明星徒弟。
1999年,釋永信正式升任少林寺方丈,大家可能不太了解方丈的概念。舉個例子,方丈就像是集團公司的董事長,但住持只是下屬公司的一把手。
所以後來少林寺的產業越來越龐大,網友們也把釋永信稱作少林寺「CEO」。
釋永信1999年帶領少林武僧團到英國表演,受到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接見,對中國武術文化邁入歐美社會做出了貢獻。之後又去拜訪了前奧委會會長薩馬蘭奇,促進中華武術進入奧運比賽項目的進程。
除了釋永信帶武僧團去拜訪的這些名人,還有一位本身就對少林武術十分感興趣的「大人物」。那就是俄羅斯的總統──普丁。
2006年,普丁訪華期間,特意提出了要前往少林寺參觀,釋永信接到消息後十分激動,因為他的目標就是讓「少林文化」走向全世界,於是他挑選了功底最好的幾十名武僧,要求他們一定要將少林寺的精氣神展現出來。
為了迎接普丁總統,釋永信特地在寺門口鋪了一條數十公尺的紅毯,門前左右立了18位黃衣武僧,以示少林寺的待客禮儀。
釋永信身披袈裟,隨普丁一路踏入寺門。剛進門,寺內的古鍾連鳴不止,他告訴普京,這是少林寺迎賓最高的禮遇。
釋永信也帶領普丁參觀了著名的少林石碑,石碑上篆刻的是隋唐時期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可令釋永信沒想到的是普丁竟然也知道這段故事。普丁告訴他,這個故事隨著少林功夫與文化早已傳到了俄羅斯。
兩人來到練功房,普丁看到地面有許多凹陷,表示有些疑惑。
釋永信向他解釋道,這是武僧多年來聯繫紮馬步時踩出的坑洞。
.
釋永信不僅和普丁介紹了少林的武學,還與他談論了關於禪,茶,和中華的古典文化。雙方相去甚遠,普丁也邀請釋永信帶領武僧團前往俄羅斯進行表演交流,釋永信欣然答應,並贈送了一本少林武學秘籍給普丁。
而除了政要,釋永信對娛樂圈的影響其實更深遠。
除了先前說過的徒弟釋小龍,釋永信還有一位徒弟叫釋小松,是少林武僧團中年級最小的一位,06年出生的釋小松年級不大,功夫可相當厲害,還被評為過「最美小和尚」。
除了這兩位徒弟,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他還有一名學生,叫做傅彪。對,就是那個“好人傅彪”,他也是一位優秀的演員,可惜英年早逝了。
除了他曾教出的明星徒弟,來少林寺燒香祈福的明星更是多的數不過來。
《新少林寺》的開機儀式,就是釋永信主持的,成龍、謝霆鋒、劉德華等明星都來到少林許願祈福。
有人說很羨慕釋永信,他起碼見過了半個娛樂圈的明星,但你可能不知道除了「明星」見得多,釋永信還收過一些「明星級俗家弟子」。
前盛大文學的CEO侯小強有天忽然在社群媒體爆料,他已經皈依佛門,成為少林俗家弟子,師從釋永信。
「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也拜了釋永信為師,成了俗家弟子,可惜皈依佛門也不能抹除他的「惡行」。
吳建豪也曾偷偷前來少林寺練習過武術,也被釋永信收為了俗家弟子。還有中國台灣的漫畫家蔡志勇,他是《老夫子》《烏龍院》的作者,也是釋永信親自剃度,收作了弟子。
創辦公司,結交名流,收明星弟子……所以有人說,釋永信不像一個六根清淨、四大皆空的“和尚”,更像是一個逐利的“商人”,而且這個“商人”還早就有了「網路思維」。
{還2}part/ 4
「出塵」到「入世」,釋永信的網路思維
回顧釋永信的所作所為,有人發現,從他接任少林住持的那一刻開始,少林寺彷彿就從「出塵」變成了「入世」。
1996年時,釋永信第一次接觸到了互聯網,剛回到寺裡,就立即插緊電話線,申請了少林寺的域名,創建了網站。而這個時候,馬雲還在跑業務,而「網路教父」張朝陽才剛剛有了一筆創投。
隔了幾年,少林寺官網出人意料的在網站上公佈了《易筋經》、點穴、72絕技等少林武功秘籍和修煉方式,這讓少林寺的點擊量每日都破了10萬,要知道《易筋經》放在影視作品中都是萬人爭搶的“神功”,誰能想到有朝一日少林寺會免費公佈呢?
釋永信也早就公開表示,他每天都要上網,主要就是瀏覽時事與資訊。
少林也開通了各種平台的官方帳號,甚至你能看到釋永信直播,在各種訪談節目中看到他的身影。
這時候才有人發現,原來釋永信的網路思維已經遠超乎大多數的企業老闆了。
參加重大會議時,更能發現釋永信的「裝備」一直在更新換代,有些人認為和尚就應該沒有手機,不思外物。而釋永信卻是科技產品的弄潮兒,在曾經人們還用著厚重的筆記型電腦時,釋永信早早的換了平板電腦;同齡人還剛接觸智慧型手機時,釋永信已經換上了最新款。
在2014年,釋永信前往美國參觀了蘋果與谷歌公司的總部,彼時的國內科技媒體都大呼震驚:「難道少林寺要進軍手機產業?」。他與蘋果總裁庫克對話、體驗Google眼鏡、造訪史丹佛大學…
人們這才驚訝的發現,原來和尚竟然也能對網路和科技有著這麼深的理解。
釋永信曾用佛法解說網路:「我們活在一個大千世界,人與萬物之間就如因陀羅網(佛學詞彙)一般,有著無盡的可能與聯繫,就像網路能將線上與線下的生活串聯起來,透過螢幕更直觀的呈現,的確十分方便。
.
除了庫克,釋永信和馬雲還有過一次對話。到現在,兩人「相見恨晚」的報道標題還能在網路上搜到。
談話中,馬雲問釋永信,少林寺在淘寶的店是怎麼樣的?根據當時的媒體表示,少林寺在2008年註冊了淘寶店鋪,上架的商品琳瑯滿目,價格從最便宜的十幾元的護手,到萬元的《中國少林寺》畫冊不等。
網友們才發現,原來少林寺的淘寶店居然如此的“正常”,與想像中的僧侶開店有些不太一樣。
這才是釋永信的高明之處,他早早的就佈局了圖書、影視、實業等各種方向,讓少林寺成為了一個品牌,並融入了大家的生活。
有網友說,和尚如今都充滿了“銅臭味”,都是因為少林寺的原因。但被人稱為「企業家」的釋永信還做過許多被忽視了的好事。
{還2}part/ 1
離經叛道?得道高僧?
其實早在1988年,釋永信便為了幫助週邊地區的病患,成立了“少林寺紅十字會”,之後又創立了“少林寺慈善福利基金會”,收養了無數流離失所的孤兒。
有人說少林寺不再像施粥放飯的寺廟了,但其實少林一直默默做著這些捐款救濟的活動;還有人說少林寺越來越“膨脹”,門票都要花上很多錢,都是釋永信授意的,但其實釋永信公開提出過幾次取消少林寺門票的提案。
釋永信從改變了少林寺的發展策略開始,便一直被架在了風口浪尖之上,各種流言蜚語層出不窮。
但無法否認的一點是,在他的帶領下,少林寺的影響力的確得到了史無前例的放大。
有人驚嘆與他的精明與眼光,有人鄙夷他的“逐利”,有人欣賞他的善舉,也有人佩服他的堅持……
有人覺得釋永信是得道高僧,也有人說他離經叛道……那大家又是怎麼看待他的呢?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