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
蔡明是個著名笑星,先後27次登上中視春晚舞台,與郭達、潘長江等合演的小品《黃土坡》《鄰里之間》《過年》《夢幻家園》《車站奇遇》《學車》《老伴》,為全球華人送去笑聲。
不僅如此,蔡明還是一位出色的影視演員,出道以來她相繼主演了《海霞》《刑場上的婚禮》《淚灑姑蘇》《搗蛋部隊》《巴哥正傳》《閒人馬大姐》《老媽的三國時代》等78部影視劇,多次榮獲各類大獎。
蔡明的丈夫名叫丁秋星,是中國廣播藝術團的導演。他性格溫和,為人樸實,在婚姻中將蔡明寵了「女王」。
蔡明與丈夫如何相知相愛?一貼膏藥背後有著怎樣催淚、暖心的故事?在婚姻中,丈夫和兒子將蔡明寵成了女王,為何61歲的她卻有了煩心事?
{還2}01
蔡明1961年出生於北京,父親名叫蔡氍平,是首都某高校的著名教授。
小時候的蔡明
網路上傳言蔡明的母親是著名演員田華,其實這是假消息,她的母親姓伊,退休前是醫院的主任醫生。蔡明下面有個弟弟,受母親影響也學醫,是醫學院的博士。
搜尋蔡明所有的家人、親戚,沒有一個人從事文藝工作。然而蔡明從小活潑好動,喜歡唱歌跳舞。
同齡的女孩喜歡聚在一起跳皮筋、踢毽子,蔡明對這些不感興趣,她喜歡在路燈下給院子裡的叔叔阿姨唱《洪湖水浪打浪》,模仿“喜兒”表演《北風那個吹》 。
大家的掌聲和喝采聲,讓蔡明感到很愉悅,小小年紀她就夢想當演員。
蔡氍平和妻子很開明,注重培養女兒的專長。蔡明上小學後,父母就將她送到中央電視台銀河少年合唱團,成了業餘小演員。
蔡明《海霞》劇照
小時候的蔡明眼睛大大的,五官精緻,頭髮略帶彎曲,活像個人見人愛的洋娃娃。更重要的是,她從不怯場,每次上台都大方自然,將表演當成展現自我的良機。
1973年夏天,北京電影製片廠籌拍影片《海霞》,著名導演謝鐵驍到蔡明就讀的小學挑選「童年海霞」。
在300多個孩子中,他相中了漂亮可愛,活潑機靈的蔡明。
不久,蔡明跟著劇組來到廣東汕頭的南澳島。當時正值夏天,太陽很烈,海風很硬,海邊站一天就能讓人脫一層皮。
為了塑造好“童年海霞”,蔡明表現得很堅強,從不叫一聲“苦”。
蔡明《海霞》劇照
有一天拍攝間歇,大家都躲在礁石後面小憩。突然天邊湧起黑雲,海面上刮起狂風,大家慌作一團,本能地尋找避風地。
這時蔡明和攝影師卻爬到礁石上面,拼命護住攝影機。結果兩人的手臂和背部都被磨出了血。
蔡明小小年紀就如此勇敢,事後她贏得了導演和同事的一致好評。
1975年,經相關部門批准,電影《海霞》在全國上映。大家突然記住了出身苦難、勇敢可愛的「童年海霞」。
就是這部電影,正式開啟了蔡明的表演之路。
影片《火娃》海報
1976年,蔡明國中畢業了,在父母的支持下,她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成了廠裡最年輕的演員。
廠領導認定蔡明是可塑之才,不久安排她進入北京電影學院進修兩年。在此期間,蔡明參演了《南疆春早》《火娃》等影片,成為北影廠的一顆新星。
{還2}02
真正讓蔡明大紅大紫的是電影《戴手銬的旅客》。 1979年北京電影製片廠籌拍反特影片《戴手銬的旅客》。
著名導演於洋經反覆考察,讓蔡明在片中演出「魏小明」。在《戴手銬的旅客》中, 魏小明是一位在雲南插隊的女知青。
蔡明、於洋《戴手銬的旅客》海報
在火車上,她巧遇我偵察英雄劉傑。魏小明機智善良、臨危不懼,巧妙幫劉傑脫險,為抓捕敵特立下一大功。
1980年,《戴手銬的旅客》在全國公映後好評如潮,透過這部影片,許多人成了蔡明的粉絲。同時《戴手銬的旅客》的主題歌《駝鈴》,成為傳唱不衰的金曲。
此後蔡明的表演事業迎來爆發期,接下來幾年裡,她先後主演了《鐘聲》《生財有道》《淚灑姑蘇》《命運喜歡惡作劇》等影片,深受觀眾好評。
伴隨著成功的事業,蔡明收穫了恆久的愛。
1983年秋天,蔡明參加一場文藝圈的聯誼會。 80年代的年輕人熱情奔放,有理想有追求,對未來充滿希望。蔡明與大家一起唱歌跳舞,盡情說笑,非常開心。
蔡明年輕時
當晚回家後,蔡明發現身上有異香。她仔細檢查,發現自己米黃色風衣的下擺貼了一塊膏藥。
蔡明小心翼翼揭下來,竟發現膏藥上有一串電話號碼。兩天后,她懷著好奇撥了那通電話,接電話的是一個好聽的男中音。
原來這名男子就是後來成為蔡明知心愛人的丁秋星。他比蔡明大4歲,1957年出生於北京,當時是中國廣播藝術團的導演。
丁秋星在電話裡向蔡明做了自我介紹,緊張忐忑地說:在聯誼會上,自己對蔡明很有感覺,想與她交往下去。如果直接向她提出要求,害怕蔡明被嚇跑,便用剛買的止痛膏藥,巧妙傳遞愛的信息。
直覺告訴蔡明:這是一個聰明幽默、有情趣的男孩,便同意與他進一步交往。
不久,蔡明與丁秋星在北海公園的瓊華島見面了。丁秋星身材挺拔,留著長髮,鼻樑上架著一副眼鏡盡顯優雅。
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對待愛情很純粹,丁秋星在濃密的松蔭下與蔡明聊藝術、談人生,氣氛非常融洽。
當時蔡明已經擁有了一定知名度,幾乎每天都能接到粉絲的來信,甚至許多優秀異性主動向她告白。在與丁秋星交往的過程中,蔡明處於主動地位。
她不想輕易將自己嫁出去,決定對丁秋星好好考察一番。
此後丁秋星幾次請蔡明吃飯,她表現得不溫不火,始終不肯透露自己的底牌。為贏得意中人的芳心,丁秋星著實動了一番腦筋。
青年蔡明
當時蔡明大部分時間在外地拍戲,與丁秋星相處的時間極為有限。身為導演,丁秋星在京城導演圈有一定人脈。
他透過北影廠導演,能準確了解蔡明的劇組在哪裡,及轉場時間,蔡明拍戲到哪裡,丁秋星的情書就寄到哪裡。
剛開始蔡明還有些奇怪,到後來才洞悉其中的奧妙,暗自稱讚丁秋星是個有心人。
{還2}03
為追到蔡明,丁秋星雙管齊下。那時蔡明的弟弟還上大學,他主動承包了蔡家的體力活。秋天到了,他幫蔡氍平夫婦購買冬儲大白菜,將過冬用的蜂窩煤買回家,碼放得整整齊齊。
當時北京沒有通天然氣,家家戶戶煮飯都用瓦斯罐,丁秋星主動幫蔡家換煤氣,扛著笨重的瓦斯罐進進出出。
青年蔡明藝術照
到後來,蔡氍平都看不過去了。女兒拍戲回家後,他蔡明說:你別挑了,小丁人好,有才華,最適合結婚過日子,你要是錯過了他,我和你媽都不答應。蔡明撲噠一聲笑了:老爸閱歷廣,看人準,我就聽你的。
1985年,蔡明與丁秋星在北京喜結連理。當時北影工廠沒有給蔡明分房子,她住的是集體宿舍。
婚後蔡明住進丁秋星家,與公公婆婆同住。丁秋星是家中獨子,公公婆婆將蔡明當女兒疼,家裡做好了飯,一定要等到蔡明回來全家才動筷子。
只要蔡明不出去拍戲,丁家父母就變著花樣做各種美食。擔心媳婦拍戲消耗大,蔡明進劇組前,老兩口可勁往她包裡塞麥乳精、奶粉及蜂王漿口服液。蔡明心裡暖意融融。
這時蔡明才24歲,很多人都惋惜她結婚早了,女星應該35歲以後再考慮婚姻。然而蔡明不想錯過丁秋星,她很享受溫馨圓滿的婚後生活。
蔡明夫婦與兒子丁丁
1985年底,蔡明懷孕了,此時丁秋星已經28歲,迫切想當爸爸。他放慢事業的腳步,將蔡明當國寶寵。
自從妻子懷孕3個月後,他就沒讓蔡明沾過涼水。晚上蔡明嗓子乾,丁秋星將桔子剝了皮,蘋果、鴨子削皮切成丁,做成混合果盤,讓妻子吃。
1986年7月,蔡明在北京誕下一個健康可愛的男嬰。她與丈夫都沉浸在幸福激動中,夫婦倆一番商量,為兒子取乳名丁丁。
然而,蔡明與丁秋星很快就面臨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那就是夫妻倆誰來照顧兒子。
丁秋星是單位的骨幹,中國廣播藝術團每年都有繁重的演出任務,身為導演,丁秋星除了在團裡指導演員排戲,還要跟團赴全國各地演出,經常一走就是大半個月。
《印有金錨的飄帶》海報
此時蔡明已演出了《傷逝》《孔雀公主》《印有金錨的飄帶》等片,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一年到頭片約不斷。
此時丁家父母年事已高,照顧孫子力不從心。丁秋星與蔡明都不想割捨事業,圍著寶寶轉。
為此丁秋星與蔡明吵過、冷戰過,誰也不肯妥協。最後婆婆看不下去了,她為兒子做工作:蔡明事業發展得比你好,相對而言前景也更廣闊。你既然愛她,就要成全她,給她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家庭環境。
最後丁秋星做出妥協,他真誠地對蔡明說:你放心出去拍戲吧,咱們實行男主內女主角外,我盡可能少出差,多照顧兒子。
蔡明被感動了,紅著眼眶說:謝謝你的成全,我一定好好拍戲,用一部好作品回饋你和兒子。
{還2}04
蔡明、馬曉晴、葛優《離婚大戰》劇照
丁秋星說做到,此後主動找領導說明狀況,盡可能不隨團去外地演出。他擠出大量時間照顧兒子,操持家務,照顧雙方老人,為蔡明營造了一個穩固的後方。
正因為有了丈夫的支持,蔡明全力以赴在事業上打拼,此後她相繼接拍了《週末戀愛角》《離婚大戰》《搗蛋部隊》等有影響的影片,事業再上台階。
同在京城演藝圈發展,蔡明與著名笑星陳佩斯是多年好友,他們經常在一起聚會,逢年過節一定互打問候電話。
1989年秋天,陳佩斯搭檔朱時茂,為北京電視台春晚準備小品《普拉尼特的長髮》,排演時需要一位女演員加盟。
蔡明與兒子
思來想去,陳佩斯想到了蔡明,便將她請到了晚會劇組。
蔡明平時就風趣幽默,喜歡與好友開玩笑。在排演《普拉尼特的長髮》的過程中,她主動改台詞,加上“包袱”,增加了很多笑點,讓作品變得更加貼近生活,更劇喜劇色彩。
1990年北京電視台春晚上,蔡明搭檔陳佩斯、朱時茂表演的《普拉尼特的長髮》,逗得觀眾前仰後合,笑聲中又有感動與深思。
事後陳佩斯鼓勵蔡明:你骨子裡有喜劇天賦,天生適合演小品,完全有實力衝擊央視春晚。以後你要是不演小品就虧大了。
蔡明不自信地問:我能做到嗎?陳佩斯說:把「嗎」去掉,我看好你。
蔡明、鞏漢林在1991年央視春夜表演小品《陌生人》
正是有了陳佩斯的鼓勵,蔡明於1991年第一次走上了央視春晚,她搭檔鞏漢林表演小品《陌生人》。
在這個小品中,蔡明飾演一位農村女孩在城裡夜歸的故事。全國觀眾第一次發現,大名鼎鼎的影星蔡明,竟然能收放自如、恰到好處地表演令人捧腹的小品。
今年春節,蔡明收到了全球華人的讚許與掌聲。妻子的演藝事業得到了拓寬,丁秋星由衷為蔡明感到激動與欣慰。
此後,蔡明成了央視春晚的釘子戶,從1992年開始,她與著名演員郭達結成固定搭檔,先後表演了《黃土坡》《父親》《越洋電話》《過年》《球迷》等經典小品。
蔡明、郭達在1996年央視春夜表演小品《機器人趣話》
蔡明的小品彷彿成了全球華人年夜飯上必點的一道經典菜餚,許多觀眾感嘆,只有看到蔡明站在舞台上表演,才覺得是過年。
蔡明與郭達不僅搭檔表演小品,也合作演出了《閒人馬大姐》《眼花撩亂》等影視作品。
{還2}05
為了表演藝術,蔡明與郭達朝夕相處,他們相處的時間甚至比各自愛人還要長。於是社會上有了「鍋子不離菜,菜不離郭」的說法,有些小報還開始編造蔡明與郭達的緋聞。
甚至還有媒體說:丁秋星一看到郭達就沒好臉色,跟他說話也是惡聲惡氣。
其實這都是杜撰,丁秋星為人豁達,心胸寬廣,他相信自己的妻子,也了解郭達的為人。蔡明與郭達在一起拍戲、演小品他非常放心。
郭達夫婦生活照
郭達
郭達1955年出生,比丁秋星大兩歲,丁秋星喊他「郭大哥」。
郭達原是陝西劇團的演員,1994年才調入總政劇團。他的妻子名叫吳芳,在西安從事藝術設計工作。
如此一來,郭達與妻子開始了兩地分居。丁秋星和蔡明知道後,四處託人,主動將吳芳調入北京,她的工作環境和待遇都不錯。
自己和妻子再也不用當牛郎織女了,郭達從內心感謝丁秋星和蔡明。
私下有兩家走動頻繁,一有時間,他們還一起聚餐,一起開車短途遊。
蔡明與潘長江在2015年央視春晚表演小品《車站奇遇》
從2010年開始,蔡明擔心觀眾出現美學疲勞,便改變了藝術風格,轉而開始搭檔潘長江,一起在春晚上表演小品。
蔡明與郭達合作表演很愉快,兩人分開也很友善。根本不是某些媒體杜撰的那樣,說雙方愛人互撕,惡語相向,私下見面分外眼紅。
直到現在丁秋星仍將郭達當成好大哥,將吳芳當大嫂,兩家人一直友好相處。
蔡明慶幸自己找了個心胸磊落,懂得包容的好丈夫,要是換做其他男人,整天對妻子疑神疑鬼,恨不得拴在身邊,自己的工作真就沒法開展了。
丁秋星不僅是個好丈夫,也是一位優秀父親。在他的督促教導下,兒子丁丁從小學到國中,一直品學兼優。在全市的演講、英語競賽中,丁丁多次獲獎。
資深美女蔡明
2001年丁丁15歲了,為培養兒子的自理能力,丁秋星和蔡明送他去英國留學。
丁丁在海外生活、學習8年,直到2009年才回到國內。
丁丁成年後,也像父親一樣關心呵護蔡明。家裡一大一小兩個男人,將蔡明當女王寵愛。丁秋星負責妻子的飲食起居,吃飯時,主動替妻子剝蝦、布菜。每次遞給蔡明礦泉水,丁秋星都是主動替她擰開瓶蓋。
丁丁也很細心,每次出行,他都讓母親坐在較為安全的後座,反覆提醒媽媽係好安全帶,並主動替蔡明開關車門。
偶爾蔡明有個頭痛腦熱,丁秋星和丁丁比蔡明還著急,他們噔噔噔下樓買藥,集思廣益給蔡明做開胃小菜。
頂客
沐浴在丈夫和兒子的愛,蔡明感到非常幸運,非常滿足。
然最近幾年,蔡明卻有了煩心事。原來與她年紀相近的好姊妹有的做了奶奶,有的當上了姥姥,而蔡明的兒子始終單身,她更別說當奶奶了。
丁丁回國後受父母影響,從事編劇工作,先後獨立或與人合作編劇了《囧途》《功夫熊貓》《雪人奇緣》《大鬧豚》等影視劇。
由於工作性質決定,丁丁接觸面比較窄,加上自身比較挑剔,年逾30仍沒有遇見心上人。
蔡明一次次逼兒子談戀愛,但收效甚微,因為愛情畢竟講究緣分。有時逼急了,母子倆關係變得緊張,丁秋星就作母子倆的潤滑劑。
左起:朱研、蔡明、那威、丁丁《老媽的三國時代》劇照
蔡明近照
每次得知誰家的孩子結婚,誰做了奶奶或姥姥,蔡明就羨慕不已。她常說:現在我對事業沒有過高的要求,對家庭對丈夫很滿足,唯一的缺憾就是兒子的個人問題。
丁秋星總是寬慰蔡明:著急上火沒有用,咱們丁丁帥氣英俊,敬業踏實,一定能遇到意中人,說不定兒子的那個她就在不遠處等著咱們呢。
蔡明與丁秋星因一貼膏藥結緣,結婚30多年夫妻恩愛如初,在紛亂浮躁的演藝圈,他們的確算一股清流。
衷心祝福丁丁早日擁抱愛情,祝福蔡明一家生活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