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雪飄過,飄於傷心記憶中,讓我再想你,卻掀起我心痛。”
“徐徐回望,曾經屬於彼此的晚上,紅紅仍是你,贈我的心中艷陽。”
“隨浪隨風飄蕩,隨著一生裡的浪,你我在重疊那一剎,公頃各在一方。”
……
當熟悉的旋律響起,你是不是也曾想起她?那個曾經開朗純真的“帽子公主”,如今過得可好?
近日,陳慧嫻參加的代際潮音綜藝節目《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第四季》已經結束了。曾經鮮少出現在大眾面前的她,在這個節目裡演唱了多首自己的經典歌曲,也嘗試了許多新鮮事。
網友直呼曾經的歌壇女神回來了,自己也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
1989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陳慧嫻身著一襲白色婚紗,唱著《千千闕歌》,揮舞告別歌壇,那句「各位要保重,慧嫻要走了」引無數歌迷淚灑現場。
然而,當她重回歌壇時,昔日輝煌早已消失。她在復出與告別之間反复,在人情冷暖與時異勢殊中掙扎,稚嫩的心靈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種種不順讓她患上了焦慮症。
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沒有抱怨,也沒有悔恨。在漫長的黑暗日子裡,她接納自己,救贖自己,自己擁抱自己。
如今57歲的她,褪去了當年的天真與任性,多了一種走過歲月的淡然與平靜,不變的是她內心的那份童真與灑脫。
可能有人覺得她的經驗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但就憑她在經歷種種痛苦後依然愛自己,不怨天尤人的處世態度,在幡然醒悟後敢於接受挑戰,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作為,就很了不起。
01 天生歌者,出類而拔萃
有人說老歌之所以讓人念念不忘,是因為寫歌的人用了心,唱歌的人動了情。
的確,陳慧嫻總是能很好的詮釋歌中傳遞的感情,再加上她精準的咬字,標準的粵語發音,清澈的嗓音,讓人一聽就忘不了。
她的好嗓子是天生的。
1965年,陳慧嫻出生在香港的公務員家庭。父母平常很喜歡聽英文歌,她的爸爸也很喜歡唱歌、玩樂團。這對幼小的陳慧嫻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有一天,夫妻倆發現正在上小學的陳慧嫻發音響亮,咬字清晰,於是開始讓她每天朗誦一篇課文。這樣不僅可以溫習功課,還可以培養朗讀技巧。
久而久之,陳慧嫻的表達能力越來越強,不僅可以單獨朗誦詩歌,還可以給一篇文章中不同的角色賦予不同的聲音。於是她經常參加朗誦比賽,語言以英文和廣東話為主,每次比賽,小慧嫻都能脫穎而出。
正是小時候養成的技能,使得陳慧嫻很會透過歌曲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每一個高音、低音、轉音,她都處理的恰如其分。
多年以後她說:“我錄的每一首歌,都把自己內心中壓了很久的感情發揮出來,在唱歌的時候把自己散發出來的那種感覺太美妙。”
國中的陳慧嫻也沒閒著。她常參加歌唱比賽,老師和學生都認識她,在學校也算是風雲人物了。
機會就這樣悄無聲息的來了。
有一天,陳慧嫻接到了一個陌生人打來的電話,要她去試音。這個人就是音樂製作人安格斯。當時他正打算組成一個青春洋溢的女歌手組合,而陳慧嫻的歌聲以及她自然樸素的學生形象正是他想要的。
雖然試音得到了所有製作人的認可和讚美,但陳慧嫻的父母並不允許她進入演藝圈。
她的父親退休前是香港入境事務處助理處長,母親也在政府工作。他們對待子女一直嚴格教育,希望陳慧嫻能好好學習,取得高學歷,以後也可以找到好的工作。並且,在他們的印像中,演藝圈是一個複雜的地方,歌女也不是一個長久的職業。
可是陳慧嫻真的想唱歌。她為了說服父親,承諾自己不會荒廢學業。為了打消陳父的顧慮,安格斯也親自保證絕對不會帶陳慧嫻出去喝酒應酬,工作結束後會直接把她送回家。
就這樣,陳慧嫻開始了自己的歌唱事業。
1984年,一首《逝去的諾言》讓她獲得了十大中文金曲最佳新人獎,她也憑實力順利出道。
這一年,她19歲。
此後她的歌唱事業就像開了掛一樣,唱一首爆紅一首,專輯銷量更是不斷刷新記錄,多次獲得白金唱片獎。
1988年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
1988年商業電台叱吒樂壇流行榜叱吒樂壇女歌手銀獎。
1989年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IFPI全年銷售最高大碟獎。
……
當大多數24歲的年輕人還在學校讀書的時候,陳慧嫻已經走上神壇,成為了當時香港樂壇中一位紅透半邊天的女歌手。
然而,漫漫人生路,終不會如此順遂。
02 曾經種種 無怨亦無悔
1989年,《千千闕歌》橫空出世,三十八萬張的高銷售量讓陳慧嫻登上了事業巔峰。然而,她卻突然宣布赴美留學。
有人說陳慧嫻這一反常舉動是因為“千夕之爭”,其實不然。
當時陳慧嫻的走紅讓她整天忙於工作,根本無法兼顧學業,常常要為了工作而逃課,生活節奏很快。
強勢的父親一直都希望她可以繼續讀書,萬一以後不唱歌,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為了完成對父親的承諾,陳慧嫻早就打算留學。寶麗金尊重其決定,為她量身打造了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作為其告別歌壇的紀念。 《千千闕歌》就收錄其中。
而「千夕之爭」只不過是她告別歌壇前的一個小插曲。
陳慧純與梅艷芳
當年,陳慧嫻的《千千闕歌》銷售量高於梅艷芳的《夕陽之歌》,但卻沒有獲得勁歌金曲頒獎禮的最高榮譽「金曲金獎」。這激怒了陳慧嫻的粉絲和團隊成員,其經紀人威爺更是直接跳上台阻止別人表演。陳慧嫻也黑著臉和團隊成員一起離開了現場。
多年後,再談起當時的場景,陳慧嫻坦言說:“那個時候的我太幼稚了。”
從19歲出道到24歲爆紅,一路綠燈,再加上她被家人和團隊保護的很好,很少經歷人生坎坷的打磨,所以那時她的心態還是猶如孩子的心態:單純又任性。
「唱歌的時候就認真的唱歌,讀書的時候就專心的讀書。」在滿分GPA4.0的當時,陳慧嫻以GPA3.7的優異成績順利畢業。
多年後回憶在美國紐約州雪城大學的四年留學生活時,陳慧嫻形容那個生活簡單而輕鬆,自己也逐漸的學會了獨立。她開始對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也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些思考。
“我讀完書後發現自己還是喜歡唱歌,還是喜歡音樂,所以我就回來了。”
陳慧浬參加我們的歌
令她沒想到的是,留學回來,物是人非。
昔日好友去往了其他公司,身邊的工作人員也不是當年的熟悉面孔,一切都是新的,自己也是新的。她不再是公司和大眾的焦點,不再受到當年的寵愛和保護…
面對如此巨大的落差,任何人都會迷惘。
年輕氣盛的她試著在這個歌壇重新來過,認為只要自己努力,自己該得到的東西就一定會得到。但是現實卻給她沉重一擊。
她的新專輯銷售很不理想,公司對她的態度也急轉直下。在這個樂壇上反覆消失與復出的她,不斷壓抑自己的情緒。
有一天,自己從美國帶回來的一隻白貓突然從27樓跳下,讓她長時間緊繃的身心直接崩潰。
2002年陳慧嫻患上了焦慮症。她形容自己當時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眼淚會不受控制的往下流。除了整天在家哭,也沒有什麼朋友和社交能分散她的注意力。
還好她天生隨性樂觀的態度讓她知道不能一直這樣活,在心理治療的幫助下,她重獲新生。
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有的人怨天怨地,一蹶不振。 但陳慧嫻卻藉著這段黑暗的日子,在自己的心靈土壤中默默播種,她對自己、對人生、對感情、對人情都有了新的認識和解讀。
2010年,45歲的陳慧嫻再次復出,勇敢大步的向前走。
有人說她最大的錯誤就是不該在最紅的時候出國留學。
這誰又能說的準呢?即使當年沒有出國留學,在人才輩出的香港樂壇,以及不斷變化的時代背景下,誰能永保巔峰?
就像陳慧嫻在採訪中說的:
“不去又如何?去又如何?我覺得兩者都有得有失,做了這件事情,我覺得不是後悔,我認為有所收穫,人生豐富了。”
03 對待愛情,隨緣來緣去
像千萬少女一樣,曾經桃李年華的陳慧嫻對愛情也是心嚮往之。她曾有過三段戀情,每一段都全心投入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最終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結束了。
當時的她把男友當作生命的全部。愛的越深,傷的越重。每一段感情的破裂,她都需要半年或一年的時間來療癒。
在被問到自己的哪首歌最能代表自己的時候,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傻女》。
1988年,由林振強填詞,歐丁玉監製的《傻女》,同時榮獲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和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成了陳慧嫻的又一爆款。
彼時,陳慧嫻與歐丁玉同在寶麗金,兩人是同事也是戀人。歐丁玉比陳慧嫻大8歲,為人善良成熟、低調內斂,在工作和生活上都給了陳慧嫻很多照顧,這讓陳慧嫻很有安全感。
陳慧純與歐丁玉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不單是疼愛我,簡直是寵愛我。」這讓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剛從父母的嚴厲教育中走出來的陳慧嫻,覺得很開心。
為了每天都能見到歐丁玉,陳慧嫻每天都會回到寶麗金,即使他在工作,她也會在錄音室陪他。
要知道,陳慧嫻的父母本來就不希望她進入魚龍混雜的娛樂圈,更別提在演藝圈找男朋友了。所以她一直在向外界隱瞞這段戀情。
但紙始終包不住火。在一次活動中,二人的戀情被記者發現並報道了出來,這可氣壞了正在上班的母親,她急匆匆回家,對著陳慧嫻大發雷霆,“你讓我知道你談戀愛的話,我就掐死你。
面對父母的反對和訓斥,乖乖女陳慧嫻卻堅持了自己的選擇。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這段歷經6年的美好愛情最終卻以和平分手的結局落幕了。
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影響,也可能是當初還很年輕,陳慧嫻一直都沒有成立家庭的想法,反而聽從父親的命令出國留學4年,而本就大她8歲的歐丁玉已經早早到了成家的年紀。
在人生岔路口,雖然很不捨,但他們依然尊重彼此的選擇。二人雖未成夫妻,卻成了彼此最好的朋友。
後來,陳慧嫻又歷經了兩段長時間的戀愛,但都未能走入婚姻的殿堂。
體會過愛情帶來的幸福與痛苦,陳慧嫻也漸漸成長了。
第三段戀情結束後,長時間的單身生活讓她越來越獨立,心境也越來越平靜,慢慢的她喜歡上了這樣的狀態。
她不再把別人當成生活的重心,而是更重視自己。她明白了變幻才是永恆,在變幻的生活中保持不變的開心,才是生活的真諦。
如今的她把愛情交給了緣分,緣分來了是幸運,緣分沒來就好好過自己的生活。
04 接納自己 勇敢向前去
從粵語天后到無人問津,8年焦慮症,至今未婚……這些經歷讓外人覺得陳慧嫻的人生包含了各種不順。
但陳慧嫻覺得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變幻無常的,自己的人生稱不上坎坷。
在她的每一次訪談中,無論是被問到自己的感情經歷,或是事業中的不順,抑或是其他事情,她都笑著向別人講述那個曾經的自己,就像在講一個陌生人的故事。
她接納自己的輝煌,也接納自己的低谷;她接納開心的自己,也接納焦慮的自己。
正因如此,她才會在經歷過種種不順後,依然保持生活的熱情,依然願意不斷的給自己機會去挑戰新事物。
現在,她再也不會因為別人的幾句話而躲在角落暗自流淚了,再也不會依賴別人來獲取安全感了。放假的時候就出去旅遊,想購物的時候就出去購物,工作的時候就認認真真,生活充實而快樂。
2022年7月28日是陳慧嫻的生日,也是在這一天,她加入了英皇娛樂。
人生下半場,她希望自己可以學到更多東西,收穫更多的人生經驗。
巴爾札克說:「一星隕落,黯淡不了星空燦爛;一花凋落,荒蕪不了整個春天。」
只要內心強大,接納自己的一切,重新出發,人生就會迎來別樣的美好。
記得逆境中千萬別放棄自己,因為太陽總會出來的。
【文章內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絡刪除】
#人物##頭號有新人##頭條創作挑戰賽#
參考資料
【1】陳慧嫻-故事的感覺(1984)她用純淨的聲線為聽眾獻上心靈慰藉 | 不止音樂
【2】2016鳳凰衛視《魯豫有約》專訪陳慧嫻(少女到老、歲月無悔)
【3】中國音樂電視專訪陳慧嫻 2011年
【4】(TVB)望子成才-陳慧嫻談成長及留學經歷
【5】2014年《星級會客室》陳慧嫻專訪
【6】2014年《輝哥的饋賞》陳慧嫻出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