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已經一年多,其政府中兩位擔任重要角色的亞裔女性一直是外在關注的焦點。一位是副總統哈里斯,她是一位雙重少數族裔女性,既屬於加勒比海黑人,也屬於亞裔。另一位是美籍華裔貿易代表戴琪。
戴琪的父母在中國大陸出生,台灣地區長大,之後移民美國。在戴琪就任貿易代表之初,就曾展現出對華的強硬態度。她當時放話說,將努力打擊一系列中國「不公平」的貿易和經濟做法,並積極拉攏盟友共同應對中國。同時,她也表示,會把對華關稅調整到一個適當壓制中國的位置。
在就任後的這一年半時間裡,戴琪也確實處處針對中國,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最大程度地對華施壓。但美國貿易代表這個位置並不是那麼好坐,需要具備能夠駕馭中美複雜關係的能力。但現在的美國,亞裔越來越受歧視,美國人也十分不信任亞裔,戴琪也因此面臨更大的挑戰。
前幾天,戴琪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她已經習慣了外界的額外關注,但自己已經在貿易政策領域工作了近20年,這些異樣的眼光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同時戴琪也強調,她的亞裔背景也是有一些好處的,可以幫助她「過濾掉雜音」。
她表示,夾在中美之間的亞裔美國人最能感受到這種緊張關係,但同時這也是他們的“優勢”,因為在製定政策和處理事務時,就會更有能力專注於問題本身。然而,戴琪的對華態度在拜登政府中也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但很明顯,幾乎沒有人懷疑身為華裔的戴琪會「偏袒」中國,而是認為她的對華政策太「偏激」了,甚至危害了美國。
例如,美國現在正面臨著近40年來最嚴重的通膨問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警告稱,高通膨情況或將持續很長時間,美國人將生活在痛苦之中。白宮也預測稱,今年美國物價的上漲幅度將達到疫情前的兩倍。在這種情況下,拜登政府開始考慮取消川普時期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以緩解美國目前的困境。
當下,拜登政府已經分成兩派,以耶倫為首的內閣官員之一支持削減對華關稅,但以戴琪為首的一群人則堅決反對。戴琪認為,解除對華加徵的關稅會導緻美國對中國的影響力降低。美國不應該放棄對華關稅這項關鍵談判籌碼。
即便全美民眾已經面臨嚴峻的生活危機,戴琪還是死死咬著中國不肯松嘴,那麼她作為流著中國血液的華裔,究竟跟中國有什麼深仇大恨,導致她比美國人對中國下手更狠呢?
事實上,戴琪的這種心理屬於一種「皈依者狂熱」。 「皈依者狂熱」往往是指新入教的教徒,都會有一種「討好」或「贖罪」的心理,為了獲得新團體的認同,他們往往比資歷老的教徒更虔誠、更狂熱。就像曾經投降日本人的“漢姦”,為了得到日本人更多的信任,會十分賣力地出謀劃策,殘忍地對待同胞。還有現在的某些華裔,十分在意自己的“公民身份”,為了得到西方的認可,甚至比白人更仇視華人。
然而,就算戴琪的對華態度再瘋狂,也改變不了自己是亞裔的事實。在白人心裡,永遠有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歧視感。如果戴琪真對美國社會的認同感那麼渴望,不如想辦法讓自己看起來白一點,這樣或許比單純對中國張牙舞爪有用得多。
但即便如此,有些美國人恐怕還是忘不掉她的華裔身份,中國人更不會承認她與中國的關係。 「皈依者狂熱」是西方的舶來詞,用在戴琪的身上倒是符合西方的口味了,但未必適用於我們的評價體系。我們中國人有句歇後語,叫“豬八戒照鏡子”,用來形容一個人裡外不是人。這對現在戴琪的處境來說或許更貼切。漂白了的豬八戒也還是豬八戒,美國人又不傻,真以為換上個皈依者的馬甲就看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