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走單騎3》關曉彤、單霽翔感受“地圖裡的澳門”

2023-03-03關曉彤

新京報訊(記者張赫)今天21點10分,《萬裡走單騎-遺產裡的中國》第三季即將在浙江衛視播出第九期,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演員牛駿峰以及飛行嘉賓陳赫、關曉彤將繼續澳門之行,探尋澳門歷史城區得以在世界文化遺產申報中拔得頭籌的關鍵所在。

從廣東香山縣的一個小漁村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頭堡,作為1500年後中國第一個融入全球化的城市,澳門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人文優勢。早在1535年,明朝政府就在澳門設立了市舶司,之後隨著開啟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人入駐,澳門迅速發展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中轉站,為我國自明代以來的國際貿易和東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正面的貢獻,也成為我國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關曉彤

節目中,單霽翔與關曉彤來到澳門科技大學,在「澳門港城古地圖展」中看到了大量以澳門為線索蒐集的地圖。其中,首次對公眾展示的《澳門至香山城山水長卷》展現了當年還是廣東香山縣管轄之下的「小漁村」時期的澳門景象,那時的澳門與現在有何不同?此外,不同國家繪製的澳門地圖有哪些不一樣的特色?中國版圖佔據百分之九十的《天下九邊萬國人跡路程全圖》又展示了明清時代人們怎樣的世界觀?

單霽翔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幾個世紀以來,造船業一直是澳門的核心產業之一。同時,20世紀繁榮的漁業也帶動了澳門造船業的發展。然而隨著產業定位轉移,澳門造船業逐漸淡出了歷史舞台。節目中,陳赫和牛駿峰來到澳門人最初用雙手擁抱大海的地方——路環碼頭,親身體驗「造船」過程。製造看起來像是玩具的船模與製造真正的大船有哪些異曲同工之處?曾經的工藝精神又是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傳承延續的?在信榮船廠,兩人也見到了曾經的造船技藝和記憶在新時代的延續——“造船人”仍在,只不過製造的船由漂洋過海的大船變成了精緻可愛的小型船模。透過這種獨特的傳承方式,澳門造船人將人與海的情感、船與人的故事濃縮在一艘艘船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