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宋太宗究竟是如何坐上皇位的?

2024-11-09趙匡胤

趙匡胤

大雪之夜,竹影搖曳,俯身鏗鏘一個千古奇案就這麼發生了,皇位只有一個,於是不得不爭,爭起來必定你死我活,宋皇室也一樣窮兇極惡,絲毫不亞於前代,但趙家人更是善陰謀的把戲,於是發起東京的謀篡。

未聞服役千里的戰役,只留下一個個千古奇案,讓人怒不得恨不得,但平淡之中充滿殺機,所以千年之後仍能感受到這種令人窒息的氣氛,燭影斧聲便是這一案之一。

中國正統的皇位傳承順序,應該是父辭子繼,而宋朝第二個皇帝卻是宋太祖的弟弟趙光義,兄終弟繼是不正常的,於是就出現了種種傳說,趙光義也是武將出身,但後週時,地位比老兄低多了,那時,兄弟倆感情很好,閒時常常一起喝酒聊天,哥哥武藝較強,而弟弟喜歡讀書,取長補短,一起策劃攪動天下英雄氣概溢於言表,一次,弟弟生病,哥哥為他燒艾條灸穴位,弟弟撐不住大叫,痛死我了,哥哥心疼的說,忍著點老弟來,哥哥與你共痛苦,於是在弟弟身上燒一下,就在自己身上也燒一下,直到治療完畢,手足之情使趙光義感動的熱淚盈眶,從人情角度看,那可真是黃金時代,趙匡胤在陳橋驛披上黃袍,老弟也出了力又有卓越的治國才幹,因此一直身負重任當過開封尹封為晉王,位在皇帝之下宰相之上。這種信任是不同尋常的,宋太祖領兵親徵李筠李崇敬時,命他為大內都點檢,把京城留守的重任交給了他,趙匡胤當初就是以都點檢身份應謀篡而坐上皇位的,所以常常出現謠言,點解做天子看來又要出新天子了。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春,南方割據勢力只剩下名存實亡的吳越,太祖躊躇滿志,盤算天獨洛陽便入關巡視一番不久回到開封。陰曆十月,開封已經很冷了,太祖仍興致勃勃到教場上看部隊練兵,眾將都說皇帝這麼精神,也許不久又要領兵親征太原,過了幾天開封下起大雪,一清早,官員們上朝時卻傳來噩耗,說昨夜太祖已死於疾病,皇帝趙光義已穩坐龍床了,有的內侍說,那天晚上,太祖生疾病倒是說活不過今晚,所以馬上派人叫來皇弟光義,把身邊的侍從都趕開遠遠看到蠟燭底下,兩個身影,一會兒分,一會兒離,好像皇帝跪了下來,後來聽見太祖把斧子狠狠地摔到地上,說好好乾,後來聽見皇帝叫我們進去時,太祖已逝世了,有的內侍說不對不對,太祖病重皇帝以為他睡著了,調戲了太祖的女人,太祖看見把斧子扔了過去,皇帝就逃出宮去不久,太祖就氣死了,有的內侍說不對四更時太祖病逝,皇帝並未在身旁,皇后叫我把皇子德芳叫來,我想太祖一直想傳位給皇帝,就沒有去叫皇子,只跑到皇帝靖王府上,靖王還猶豫了半天,不肯馬上走,我說再拖下去位置就是人家的了,這才敢進了宮,我們走進太祖請見時,皇后說是德芳吧,我說靖王到。皇后當時就呆住了,過了一會醒了過來跪下哭著說官家我母子性命都在你手,靖王爺哭了說共保富貴,不必擔憂,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更離奇的傳說,只不過沒人敢說是皇帝砍了皇兄,那晚安究竟發生什麼事,也許只有他們兄弟倆知道,總之有兩點是明確的,一是太祖死得很突然,終年只有50歲,二是皇帝趙光義在天亮前就坐上了皇位,史稱宋太宗。太宗一即位就讓皇弟頂了自己過去的位置及做開封尹兼中書令,上朝時位在宰相之上,並分為齊王。太祖的兩個兒子德昭德芳仍然被稱作皇子。

趙匡胤

宋太宗繼位後,第四年帶兵親征北漢,出發前按太祖時的慣例任命齊王留守東京,有聰明人教齊王說,你身為皇室宗親,留守反而遭懷疑,你還是請求出征吧,齊王依計而行,皇帝果然是水推舟的同意了,宋太宗神武出師不久便滅了北漢得意之餘,決定立即北上攻遼,然而,英勇善戰的遼兵可不是好惹的,打得宋軍大敗,皇帝坐驢車逃走,軍中卻傳說皇帝已死,太祖儿子德昭也在軍中有人就主張立皇子為新帝,正好傳來皇帝的消息才終止了。太宗聽說此事,面有怒色,但什麼也沒有說。回京後因為打了敗仗,他很不高興,連滅北漢的功臣也不少了,眾臣都說不應該,德昭就傻乎乎的到皇帝跟前提這事,皇帝沒好氣的時候,等你做了皇帝再賞他們吧,德昭當時就變了臉色,傳說他走出來就問帶刀了嗎?左右的人就說宮中怎麼敢帶?只見他走進喫茶點的小房間,關上門,過了一會兒,就听說他用削水果的刀子自殺了,皇帝這時跑出來抱著他的屍體大哭,傻孩子,你怎麼倔到這種程度呢?過了兩年,太祖另一個兒子德芳也突然死了,傳說他是個貪吃的傢伙,是肥豬肉吃得太多才死的。

又過了一年,有人告發說皇帝齊王陰謀加害於皇上,於是他的官職被解除被送往西京閒住。不久,又有人告發齊王說他在西京興奮不已,恐怕又會製造陰謀,於是又把他的王位去掉,遷到防洲安置,傳說他到防洲之後,驚嚇成疾,不久就病死了,而告發他的人,不久也被流放,死在偏遠的地方。

趙匡胤

傳說太宗也曾想傳位給廷美,可趙普說太子已錯陛下不能再錯,都是趙普那小子不好,所以廷美死後,趙普也被趕出了朝廷,廷美被搞掉之後不久,太宗的兒子便頂了廷美原來的位置到太宗晚年被立為太子,宋代史書就是這麼說的,沒到關鍵時候就沒話了,只剩下筆記中的種種傳說而傳說又那麼可笑,還不如玄武門之變,儘管唐太宗弄得一身血污,但到底痛快地承認殺了哥哥,宋朝自誇的仁慈寬厚,就像一個軟綿綿華頓頓的大沼澤,使人慢慢沉下去,卻連一點聲音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