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相互成就的組合-秦穆公與百里奚

2024-10-31秦穆公

秦穆公(生年不詳—前621年),嬴姓,趙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雍城(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區南郊)人。春秋時期政治家,秦國第九位國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是秦國六世之餘烈前最有出息的一位國君!

百里奚(約西元前725—前621年),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號五羖大夫,春秋虞國(今山西平陸縣)人。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秦穆公元年(前659年),秦穆公正式繼位,同年,秦穆公親自率兵徵伐茅津一帶的戎人,取得了勝利。秦穆公四年(前656年),秦穆公為求將來做霸主,拉攏當時力量強大的晉國。秦穆公親自向晉獻公提親,晉獻公就把大女兒嫁給了他。這位晉國的公主慧眼識人,就像當時求賢若渴的秦穆公推薦了還在當奴隸的百里奚。這個百里奚自幼家貧,在齊遊學時曾乞食於人,為蹇叔收留,因得不到齊的任用,投奔虞國,為大夫。周惠王二十二年(西元前655年),虞國的君主不聽百里奚勸言,被晉國所滅,百里奚被俘。正好秦穆公以求婚於晉,晉獻公將百里奚作為陪嫁臣送秦。百里奚不堪其辱,逃到南陽,被楚人所收留,以牧牛為生。秦穆公知道這個消息後,以抓逃奴的理由,用奴隸身價──五張羊皮將百里奚贖回。所以後來的百里奚也被叫做五羊大夫(五羖大夫)!

秦穆公

當百里奚被押回秦國後,秦穆公親自接見了百里奚。當時的百里奚已經年紀七十,穆公覺得年紀過大,不好讓這麼大的人繼續操勞。百里奚風趣的說:我比當年的薑子牙還小一輪。穆公大喜,更禮遇百里奚。百里奚卻說:「我是亡國之臣,哪裡值得國君垂詢!」穆公說:「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擄,並不是你的過錯。」秦穆公親自解除了他的奴隸身份,並與他商談,討教國家大事。兩人一談就是三天,言無不合。穆公十分高興,要拜其為上大夫(上卿),委以國政,實際上就是把秦國的軍政大權都交給了百里奚。百里奚堅決辭讓不受,並推薦自己的好友蹇叔當上卿。最後,秦穆公就讓他用很重的禮,將蹇叔請來秦國,讓他和蹇叔一道做秦國的上大夫。

百里奚在秦國當了上大夫(丞相)以後,始終保持著愛民思想,他勤勉政事,勞累不坐車,酷暑炎熱不打傘,走遍國中,不用隨從的車輛,不帶武裝防衛,深得秦國人民的信任。對內,則提倡教化,開啟民智,也就是精神文明,按照周朝的官制和朝儀,百里奚改變了秦國落後的國體;對外,搞好與鄰國的關係,不興戰事,使秦國短期內大治。百里奚提倡教化開啟民智,對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有一定的啟蒙作用。百里奚個人特質高尚,是優秀人格的化身,其高貴品質和愛民思想對中國傳統士人的人格形成有很大影響。唐宋以前,南陽城西就有百里奚的墓塚(七星塚)並有石麒麟,麒麟崗由此而得名。唐代時候,敬仰百里奚的大詩人李白,多次來南陽遊覽,感於百里奚偉業,熱血沸騰,慨然留下了「秦穆五羊皮,買死百里奚」和「陶朱與五羖,名播天壤間」的佳句。百里奚過世後,秦國不論男女都痛哭流涕,連小孩也不唱歌謠,正在舂米的人也因悲哀而不發出相應的呼聲。

在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區,開始了秦國的崛起秦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軍奪得王官(今山西聞喜西)和郊區。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軍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秦穆公乘勝前進,二十多個戎狄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秦國闢地千里,國界南至秦嶺,西達狄道(今甘肅臨洮),北至朐衍戎(今寧夏鹽池),東到黃河,史稱「穆公趙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過帶了金鼓送給秦穆公,以表示祝賀。

秦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