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燕個人檔案:與李連傑離婚15年後才釋懷,前塵之殤,已是歲月硃砂

2024-05-15黃秋燕

黃秋燕一生只在影視圈留下寥寥數筆,參演的電影一隻手都數的過來,按理說這麼暗淡的星運早該被人遺忘,可她經常被大眾媒體提起。

沒別的原因,黃秋燕的前夫是李連傑。

翻開黃秋燕的履歷,她的標籤是武術演員、動作女星。

讓人驚訝的是,父母都是文藝工作者,母親陳良環是國家歌舞劇院的舞蹈老師,父親黃伯壽在北京軍區文工團擔任舞蹈編導,電影《芳華》中的舞美設計,就是出自她父親的手筆。

要說藝術氣息這麼濃厚的家庭,怎麼就出了一個舞刀弄槍的女兒?

這根黃秋燕出生的年代有關,1961年正是建國後特殊時期,黃秋燕恰好就在這一年降臨人間。

父母本來打算讓她繼承舞蹈事業,可是後來兩人都遭到審查,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老兩口慌了神,琢磨跳舞這事前途未卜,乾脆把黃秋燕送進了北京什剎海體校武術隊。

13歲的黃秋燕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成了武術選手。

說起黃秋燕不得不提李連傑。

李連傑小時候可是個神童,8歲時被教練看中放進武術隊學習,論資歷比黃秋燕還早了兩年入學。

不過李連傑從小乖巧伶俐,一口一個師姐,把黃秋燕叫了個不亦樂乎。

老北京是個愛講究分條理的地方,什麼事都要整個涇渭分明,有各自的圈子。

就拿孩子來說,也分兩撥,一撥是大院的孩子,一撥是胡同口的孩子。

照理說黃秋燕不該和李連傑有過多交集,可李連傑家境淒苦,兩歲沒了父親,母親一人供養五個孩子。

黃秋燕看著心疼。

黃秋燕第一次見到李連傑的時候,李連傑使勁拉著衣角往下扥。

他穿的那條褲子,姐姐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他,這讓李連傑感到很難堪,他總是想掩蓋住那個女裡女氣的褲兜蓋。

李連傑眼裡的師姐開朗明媚,而且心地善良。

黃秋燕進武術隊沒多久家裡恢復了待遇,生活條件一如既往的好。

她常邀請李連傑到家裡作客。

一起學習是藉口,主要是想給李連傑改善下伙食​​,增加點營養,小時候的李連傑瘦得像豆芽。

青稚少女這樣舉動,家長哪有不過問的?黃秋燕對父母解釋說,小師弟父親走的早,母親苦苦維持,家裡過得讓人心酸。

一來二去,黃秋燕的父母就不多問了,那個時代藝術工作者經歷太多風雨,面對苦難都會表現出最大的仁愛。

有時候黃秋燕去李連傑家裡玩,父母會準備些錢讓她買點東西帶過去。

李連傑在後來的訪談裡沒有迴避這一段,他說黃秋燕經常照顧他,當時並不清楚這是不是愛,在他的回憶裡僅僅代表互相的喜歡。

沒人能說清楚愛究竟是什麼,柏拉圖、 黑格爾包括柳下惠都沒解釋清楚,人類有意識開始,這就是個糊塗的概念。

這可以成為一個人追求另一個人的理由,也可以成為一個人避開另一個人的藉口。

如果李連傑講的是真情實感,那麼這位少年人當時因該沒有去認真想想別人饋贈的原由,心裡裝的大概只有自己的前程。

李連傑在所有的電影裡都有倔強與孤傲的一面,他的影視作品裡有濃濃的隱忍意味,這或許與他少年的生活離不開。

1975年全運會,李連傑以12歲的年紀獲得成人組全能冠軍。

一舉奪魁,讓人刮目相看,之後更是捷報連連。

李連傑身上總有別人無法企及的爆發力。

1979年全運會,他帶傷應戰拿下五面金牌。

然而,要強的個性帶給他傷害。常年苦練遺留的暗傷,讓李連傑積重難返,這次比賽成為他武術生涯的終點。

對一個雄心壯志的青年來說,是莫大的遺憾。到手的賽場榮耀對李連傑來說無比沉重,沮喪的離開了武術隊。

同一年,黃秋燕拿下女子組蛇拳以及劍術冠軍。

一個女孩如果對異性有好感,她一定會站在對方不遠的地方等待。

這種想法有可能在空間上,也有可能在成績上,總之她不想脫離對方的視線。

1980年李連傑跑去拍電影,在《少林寺》中憑著清秀的五官,還有精彩的武術技能,一炮而紅,連帶著河南嵩山都成了人間聖地。

也就在這段時間裡,李連傑和黃秋燕確立了戀愛關係。

這情景讓人感覺像故事裡狀元高中後,回家迎娶嬌妻的意思。

黃秋燕在感情上是含蓄內斂的,這或許與時代有關,那個時期的女孩在情感方面大多採用溫水煮石頭的方式。

但是,這樣的人投入真情後往往死心塌地。

但有些人並不會體卹這份真心,別人對他們付出後,他們往往想的是從這個人身上得到更多,直到把這個人榨乾為止。

或許黃秋燕在對李連傑有同情心的那一刻就是個錯誤。

在導演張鑫炎的眼裡《少林寺》是一個好的開始。

這部電影不僅在內地獲得佳績,整個亞洲都影響非凡,1984年開始籌拍《少林小子》。

李連傑順理成章拿下男主角的位置,然後推薦黃秋燕擔任女一號。

藉著東風好做事,這部電影在《少林寺》的影響下也獲得殊榮。

嚐到甜頭的一撥人似乎要把「少林」產業挖掘乾淨,緊接著1986年張鑫炎拉起原班人馬,《南北少林》也開機了。

沒想到這次出了意外,李連傑腿部骨折,醫生診斷後說有可能造成終身殘障。

黃秋燕丟下所有工作一刻不離的在醫院照顧他,真心盼他好的也只有她。

到醫院探望他的人不少,每個人留下句保重後,匆匆而去。

醫生的話加上複雜的人情,李連傑內心無比黯然。

他的人生才剛起步,怎麼甘心將來跛腳走路?摸到命運之門的人,再次溺水,他不得不考慮將來。唯一的辦法就是身邊最近的機會。

1987年,李連傑帶著黃秋燕悄悄領證結婚,他們沒有通知彼此的父母好友,也沒有辦酒席婚禮。

黃秋燕簡簡單單的把自己交付對方。

拍完《南北少林》之後,李連傑的事業陷入泥淖。當時的電影市場大部分掌握在香港人手裡,內地觀眾更在意陌生世界帶來的文化。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國內掀起移民潮。國內懷才不遇的人都想去國外碰碰運氣。

1988年李連傑帶著懷孕7個月的黃秋燕遠赴美國。

留美的日子也不好混,李連傑蝸居在工作室當起武教頭,做些武術訓練工作。黃秋燕生下大女兒後,做了全職媽媽,在家相夫教子。

如果不出國,黃秋燕在國內還有一份不錯的工作,1985年的時候她就端起了鐵飯碗,在體委下屬的一家體育服務公司工作。

到了美國後,兩人拿出積蓄按揭了一處房子,生活要是這麼平淡下去,兩個人或許會相知相守一輩子。

1989年香港羅維影業向李連傑拋出橄欖枝,邀請他拍攝《龍在天涯》。

看著歡欣雀躍的丈夫,黃秋燕自然是打心眼裡支持。

從與李連傑一起登上飛機的那一刻,黃秋燕捨棄了父母,失去了故土上的一切,踏上陌生土地的那天,她的身心只維繫在一個男人身上。

李連傑帶著行李匆匆走了,飛去他嚮往的海闊天空。

《龍在天涯》的成功,讓他受到著名武俠導演徐克的青睞,盛情邀請他拍攝《黃飛鴻》系列。

香港是李連傑的福地,片約接踵而至。他不知道的是,大洋的另一邊妻子抱著孩子,看著他成功的身影,激動的熱淚盈眶。

黃秋燕回憶中說,兩人在一起練功二十年,一切順其自然,每一天都是平淡而普通,沒有浪漫,唯一讓她感到開心的就是兩個人在一起。

浪漫是一個男人給心愛的女人最好的禮物。

李連傑最後把這份心意給了另一個女人。

智利在男人眼裡是天生尤物,憑著活色生香的樣貌曾經想博得賭王何鴻燊得愛慕。

何鴻燊傾心過,但是激流勇退了,原因無它,賭王不想被利用,在對方的眼神裡,精明的何鴻燊看到的只有慾望。

智利投資地產失敗欠了一大筆錢。

自古美人身邊從不缺冤。

李連傑早在《龍在天涯》中就為智利的美貌而著迷,看著紅顏落難,他做了兩件事:與黃秋燕離婚,為智利還債。

相識二十年,李連傑只打了個電話通知遠在美國的黃秋燕,理由總結的很傷人,說他和黃秋燕在一起不快樂。

這是一個爛大街的理由,也是虧心人最後的遮羞布。

那什麼是快樂呢?

為了替智利還債,李連傑主動賣身香港影業大亨向華強,簽了每兩年拍六部電影的合同,每部片酬以1200萬結算。

當時在香港淪為笑柄,這樣的片酬相對他的身價來說,不及三分之一。

而且九十年代亞洲金融風暴,天天都在貨幣貶值,沒有誰敢未來賭明天。

李連傑當年在球場賭的是自己身體,這次賭上了自己的命運。

話說回來,曾經也有人為李連傑押上命運。

1990年李連傑與黃秋燕的婚姻正式收場。

李連傑將美國的房產汽車都留給了黃秋燕,他似乎忘了,房子的房貸還沒還完。

離婚後的黃秋燕剛生下小女兒,身體還未恢復,銀行把房貸催款單送到了她的家中,後來房子被收走了。

黃秋燕只好找人幫忙把兩個女兒送回北京託付給李連傑的父母照顧。

她沒回去,當初結婚以及遠走美國都沒和父母親友交待,她該說些什麼再回北京,回到父母身邊?

她沒想好,只好留在美國。

很長一段時間,黃秋燕在美國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顛沛流離失所吃盡各種苦頭。

當時幸好一個老華僑認出了黃秋燕,讓出了自己地下室給黃秋燕居住,好心的老太太前後收留了她十年。

當時黃秋燕一定是哀莫大於心死。

時間不是撫平傷口的良藥,多少個日夜裡黃秋燕是用自己的眼淚在療傷。

好心人的幫助恢復了黃秋燕生活的意識,後來她去一家美容院打工,慢慢的才穩定下來,靠自己的努力開了家美髮院。

時間匆匆,在美國黃秋燕獨自生活了十幾年。

起初她接受不了異性出現在她的生活裡,前塵之殤讓她無法忘懷。

2005年黃秋燕才釋懷往事,與她常去的一家餐廳老闆結為連理,過著平淡的生活。

步入婚姻重要的不是愛情,而是承諾,承諾是做人的底線。

又過十年,電影《少林小子》劇組發起一場聚會,邀請所有人工作人員參加。

離婚都沒見上一面的黃秋燕和李連傑在25年後再次相逢。

成功男人背後必定有個支持她的女人,但成功的男人不一定會愛支持他的女人。

當初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兩人已經咫尺天涯,歲月已經讓他們滿頭斑駁,往事也成為黃秋燕心頭化不開的硃砂。

「我站在你左側,卻像隔著銀河」。

2015年,聚會過後,各自留下了一張合照。

此後再無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