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傳統的志怪小說,《聊齋誌異》和《封神演義》大抵是最為人所知的。我們熟知"覆水難收",通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也熟悉姜子牙封神。但你可知,姜子牙其實還有七個徒弟?而這些徒弟雖拜入了姜子牙門下,為姜子牙忙前忙後,甚至丟了性命,但最終也沒能出現在"封神榜"之上?
這七位遠沒有姜子牙本人出名的徒弟,有凡人、有靈獸,還有鬼怪──武吉、龍須虎和五路神。是的,這可不是筆者遺漏了四位姜子牙愛徒的名字,而是這"五路神"正指代其中五位徒弟,是一個合稱。
武吉
武吉,一介凡人。且依照《封神演義》的說法,武吉是早在姜子牙還在溪邊釣魚時就與之結識了的。當時武吉還只是個小樵夫。在看見姜子牙坐在溪邊用直鉤釣魚,甚至連魚餌都沒用之後,武吉便狠狠地嘲笑了一番這個釣魚不用彎鉤和餌,卻自稱道號"飛熊"的"笨熊" 。結果姜子牙不僅大方不與其計較,還體現他今日若是進城去,那勢必會犯下殺人的重罪。
但武吉前腳剛嘲笑過別人,自然不會相信薑子牙的告誡。結果在武吉依照原計畫進了城後,果真如薑子牙所料,失手殺害了一位守城將士。
但也是趕巧,西伯姬昌此時正途徑事發地。所以在理清事情的經過後,姬昌同情武吉家中還有一位老母需要照料,便給了武吉金十斤,命他安頓好了老母再去官府自首。
而老母只有武吉這一個兒子,自然捨不得他去遭此劫難。因而薑子牙再度出場,應武吉老母之求收了武吉做徒弟,並告訴了武吉要如何化解這場劫難。
此後透過姜太公,武吉不僅被免除了當初失手殺人的死罪,還學得了一身本領,在周文王手下做起了武將。在薑子牙一上崑崙山之前,武吉曾與哪吒一道受薑子牙之命守城;二上崑崙前,姜子牙再度將守城重任交給了武吉和哪吒;對陣孫合時,武吉主動請戰,並最終將守城重任交給了武吉和哪吒;對陣孫合時,武吉主動請戰,並最終將其斬首…
不過武吉雖為姜子牙的徒弟,戰功赫赫,卻始終都沒有將重心放在修仙一時上。所以在最終封神之時,武吉雖然奉姜子牙之命前去岐山擺卦布陣,卻沒有登上"封神榜。
但因為他為西周立下的功勞,他做個凡人其實也能享受自在逍遙,所以不成天庭"公務員"倒也不算是吃虧。
龍須虎
龍須虎,一代遠古靈獸。有人說它算是《封神演義》裡最神秘的角色之一,因為它頭似駝,項似鵝,鬚似蝦,身似魚,手似鷹,足似虎,雙眼和雙耳突出,體型碩大卻只有一隻腿。而且也不知它在哪"藏"了座石山,每次出手攻擊都能丟出大量石塊。
可就是這麼一個早在遠古少昊時期就由天地靈氣匯聚成的奇奇怪怪的靈獸,竟三言兩語就被申公豹哄騙了要去吃薑子牙的肉。結果姜子牙不但用杏黃旗將這傻愣愣的靈獸教訓了一番,還提出只有龍鬚虎拜入自己門下,才會放過這隻靈獸。
不過雖是同門,龍須虎和武吉的結局全然不同。武吉最後在人間安享榮華富貴,而龍須虎卻被袁洪的部將巨人鄔文化用排扒木活活打死。蟠龍嶺大戰中,龍須虎也是主動請纓出戰,並在一開始成功擊退了鄔文化。可後來鄔文化半夜偷襲,龍須虎毫不設防,便慘死於其排扒木之下。
更可惜的是,在某些版本的《封神演義》之中,龍須虎最終也並未出現在 "封神榜"之上,徹底成了被遺忘的戰場孤魂。
五路神
五路神,名為"神",實為妖。作為妖怪"組合",五路神向來是一起行動的。所以薑子牙在牡丹亭一劍揮向風火影裡作怪的妖怪時,五個小妖怪也是跪成一排,場面頗具喜感。而在被姜子牙收為徒弟之後,五路神也一起被派去協助柏鑑在岐山建造封神颱。
只可惜《封神演義》對五路神的描述止於那句"五路神同柏鑑領法語,在岐山造台"。所以對於五路神的結局,今日大抵是無人知曉了。不過若是參考他們的兩位同門,五路神成為天庭"公務員"的可能性也不算大。如果沒遇到什麼意外,實力一般般的他們大概會繼續在姜子牙手下工作吧。
縱觀薑子牙的七位徒弟,除了龍須虎在一些版本之中被認為是成了"九丑星君",其他弟子都是以薑子牙幫手的身份參與了封神活動,卻直到最後都只是為別人做了嫁衣。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武吉和五路神最後用"實力"證明了這話不太"靠譜",也是讓人哭笑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