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軔刺秦王,不是“天上落下粟,馬頭上長角”,而是一個悲壯故事

2025-01-11荊軻

戰國時期,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

當初,燕王喜為了討好秦國,把太子丹交給秦國作了人質。

而秦“遇之不善”,說白了就是瞧不起他這個燕國的太子。

後來,秦王政一心想要統一中原,不斷向各國進攻。

不久,他拆散了燕國和趙國的聯盟,使燕國丟了好幾座城。燕國的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併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準備復仇秦王。

荊軻

但是,太子丹的復仇計畫與別人不同,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不怕死的刺客身上。

為了結交勇士!

他把自己的全部家產拿出來,到處尋找勇士,進而訓練能夠入秦行刺的人。

後來,太子丹終於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一個勇士,名叫荊軻。

他把荊軻收在門下當上賓,把自己的車馬給荊軻坐,讓荊軻一起享用自己的飯食、衣服。

荊軻

{還2}1

燕太子丹找荊軒,商議如何刺殺秦王?

西元前230年,秦國滅韓國。

兩年後,秦國大將王翦攻佔了趙國都城邯鄲,已經開始向燕國進軍。

燕太子丹十分著急,就去找荊軒,商議如何刺殺秦王。荊軻說:「要挨近秦王身邊,必須先讓他相信我們是去向他求和的。

秦王有個大將叫樊於期,因得罪了秦王,就逃到燕國投奔了您。 」

聽說秦王早就想得到燕國的土地和樊於期的人頭。

現在秦軍壓境、燕國危如累卵的關鍵時刻,也只有這兩樣東西可以引起秦王的信任!

於是,燕太子丹就派刺客荊軻借獻圖為名,以樊於期之頭為餌,在秦國朝堂之上刺殺秦王。

荊軒臨行前,姬丹就已給贏政去了封信,信中說:我派一個使者去見你,他帶了這個世界上你最喜歡的兩樣東西,至於是什麼,你看到就知道了。

荊軻

{還2}2

荊軻離開燕國,設法見到秦王

荊軻從燕國去秦國,要先往南,沿著大路一直走,經過邯鄲,到黃河邊。

渡過黃河再往西,還要走很遠的路。荊軻和秦舞陽走了好多天,才來到秦國的都城咸陽。

按照太子丹的建議,他們先用重金賄賂秦王的寵臣蒙嘉,由蒙嘉向秦王報告燕國來了使者。

事實上,秦王贏政對燕國的使者根本不感興趣,說道再過幾天,燕國就要滅亡了,還見他們的使者幹什麼?不見。

把他們抓起來,殺了!

蒙嘉因為收了很多金錢,就替燕國說好話。大王,他們是來投降的。我軍逼近燕國,把燕王嚇得膽戰心驚,他願意投降,當秦國的內臣了。

嬴政這才同意見這個燕國的使者。

公元前227年的一天,秦王贏政換上了接見使者的禮服,王宮中鼓樂響起,秦國用九位迎賓官員,來迎接燕國來的兩位使者。

接見儀式正式開始。

荊軻

兩位燕國使者來了,正使荊軔手拿放著樊於期人頭的木盒,副使秦舞陽拿著燕國的地圖,跟著迎賓的官員,慢慢地進入了王宮的廣場。

在廣場的入口,他們接受了全身檢查,衛兵確定身上沒有帶任何武器,所以放他們進去。

衛兵們沒有想到要檢查地圖,要不然荊軔和秦舞陽在那時候就會被殺死了。

和荊軻一樣,一步一步慢慢地往前走。

可是,他身邊那個13歲就殺人的秦舞陽卻嚇壞了,全身發抖,臉色發白,不敢往前走了。

你想想,他們並不是真來送禮物的,而是來劫持秦王的。秦舞陽完全沒想到秦王有這麼強大,這哪裡做得到啊?

相反,只要秦王一聲令下,自己馬上就會被殺死。自己手上拿的地圖裡還藏著一把匕首呢!

想到這裡,他心裡不由得十分害怕,全身發抖。實際上,秦舞陽不過是街上一個好勇鬥狠的流氓,不是一個能做大事的人。

對於弱者,他夠狠。但是對於強者,特別是秦王這樣的強者,他的勇氣全沒了!

荊軻

{還2}3

荊軻刺秦王

話說,這個荊軔是衛國人,他的祖先是齊國人,後來遷移到衛國,衛國人稱他為荊卿。到燕國後,燕國人稱他為荊卿。

荊卿喜歡讀書和擊劍,曾經以劍術遊說衛元君,衛元君沒有任用他。

泰王贏政上台後,一心想要統一中原,成為千古一帝。

但是,面對這樣強大的人,也有人敢於以性命相拼,用最直接的方式:刺殺,來表達他們對泰王贏政的憤怒。

有關荊軔刺秦王的記述,至今還有人當作小說來讀。

其實,司馬遷寫這段歷史細節,已經考慮到事情的真偽,並且得到的是第一手資料。

他在《刺客列傳》篇末寫道:世上人說起荊軒,所謂太子丹‘天上落下粟,馬頭上長角’的話,意思是不可能的事,這也未免太過。

又說荊軔刺傷了秦王,也是不確切的事。

事實上,秦王只是虛驚一場,荊軒沒有刺傷秦王,反而被秦王殺死了。

荊軻

最後,荊軒還大罵道:「之所以沒能成功,只是因為我想活捉你,要不,你肯定跑不了的」。

這時,秦王的武士都衝上殿來,殺掉了荊軔。

秦王虛驚一場,很久也沒有緩過勁來。

階梯下的那個秦舞陽,也早就被武士殺了。

後來論功行賞,並且懲辦臨陣脫逃的官員,還賜給姓夏的郎中二百鎰黃金。

秦王說:唉!只有你愛護我,只有他拿藥袋子砸了荊軻幾下!

荊軻刺秦王不成,反而惹得秦王大怒,命令王翦的部隊攻打燕國。十個月就攻破了燕國都城。

燕王和太子丹率領精銳部隊,向東退守到遼東,秦軍則緊追不捨。

這時候,代王趙嘉寫信給燕王說秦軍之所以追您追得那麼急,全都是因為太子丹。

荊軻

總而言之,荊軔刺秦王,從歷史的角度,已經無法簡單地判斷孰是孰非。

但是,荊軻悲壯的故事,卻在他死後的數千年裡,一直流傳在中國的民間,成為勇敢者的象徵。

最後,荊軒刺殺失敗,慷慨赴死。

司馬遷歌頌了荊軒英勇無畏的俠士精神。

燕太子麵對暴秦的侵略和屠殺,奮起圖存,展開了不屈的鬥爭。荊軻刺秦王,就是發生在這個時候的一個流傳千古的悲壯故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