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步是誰發明的(傑克遜為何能成為不朽?僅僅是因為發明了太空步和45°站立嗎?)

2022-12-29傑克森

「傑克森是樂壇殿堂級的人物」;

「他的音樂一直會活下去,直到永遠」;

「我們失去的不僅是一位流行音樂界的天才與大師,而是所有音樂的天才與大師」

……

這是2009年6月25日,麥可傑克森突然逝世後,美國政界、娛樂界名流對他的評價。

而對中國人來說,正是他,讓國人打開了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

傑克森


一、出身

1958年8月,傑克森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個鋼鐵工人之家,是家中的第7個孩子。

當他幼年時,這個黑人家庭,靠他們組建的樂隊“傑克遜四兄弟”,來養家糊口。

6歲時,麥可傑克森加入,令人耳目一新。

傑克森

他嗓音清澈而激情,音量充沛而嘹亮,極富穿透力。

而且,他很有樂感和表演天份。

最關鍵的,是幼小的他卻唱大人的情歌,而且竟然唱得十分深情、可愛,很有趣。

觀眾很喜歡。

傑克森

於是,“傑克遜四兄弟”,變成了“傑克遜五兄弟”。

父親也看到了他的天賦和誘人的“錢景”,對他管教很嚴,近乎虐待,常“用一隻手拎著他的一條腿,把他倒提起來,另一隻手對他後背和屁股猛打」

傑克森

為練習表演,他每天只有兩、三個小時學習,其餘全部都是排練。

「如果不用心排練,他(父親)會把你撕了」。

多年後,成名的麥克遜說,自己從小沒有童年,這也是他喜歡孩子,為孩子們創造夢幻王國的原因。

傑克森

11歲,傑克森就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單曲主唱。從此舞入美國演藝界的星光大道,直至2009年去世。

40年的音樂生涯,創造了他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音樂和舞步,成就了他流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不朽形象」,留下了他{ b}令人「顫抖」的「流行音樂之王」的曠古傳奇。

不說他一人撐起39家慈善基金會,不說他一生為慈善捐款達3億美金。

單說他在全世界7.5億張的專輯銷量,就足以令人“顫抖”,估計永遠不會有人打破這個紀錄了。

傑克森


二、不朽

麥可傑克森生於1950年代末,成長於1960年代,成名於1970年代,爆紅於1980年代,顛簸於1990年代,疲命於2000年代。

最終,在2009年6月25日(北京時間6月26日下午2點多),也就是13年前的今天,驟然而逝。

那天凌晨,他排練完演出回到家,很累,卻一直無法入睡。

長期服用止痛藥異丙酚,讓他已經形成了藥物依賴。

傑克森

私人醫生為了讓他入睡,在後半夜的幾個小時裡,不斷增加不同種類的鎮靜藥物。

最後一次,終於讓他睡著了。

卻不一會兒又發現,他沒了呼吸。

各種搶救輪番上陣,但是,即便送到醫院,最後也沒能把他搶救過來。

傑克森就這樣艱難、平靜、匆匆而意外地離開這個世界,享年51歲

傑克森


他的逝世帶給世界的影響,人們獲悉噩耗後對他的評價、肯定和懷念,遠超過了生前。

他用死亡反證了自己對世界音樂的重要性。

時至今日,他仍然是流行音樂界的不朽。

任何時候談之,都是令人「顫慄」的一代歌王——全世界範圍內認可的。

傑克森

《顫慄(Thriller)》是他的不朽之作,大概是全世界銷量最多的一張唱片了吧(1.7億張?)。

它首次用短故事的形式,把一組音樂串在一起,開創了MV的劇情時代

這一年,他24歲

這個MV中,他和一群殭屍跳舞,音樂節奏、舞步和劇情,都極具吸引力,即便今天打開聽,也毫不落伍。

傑克森

之後,他首創的太空步45°站立、群星交替大聯唱,都一次一次刷新人們對他表演才能的新認知。

傑克森

至今,這些極具開創性的表演,任何一招兒拿過來,都是打造爆款短片屢試不爽的套路。

不過,在這篇文章中,飛春探微並不想贅述其不朽的成就,或是整容什麼的緋聞,而是想告訴大家幾個簡單又容易被忽略的道理:

傑克森

一、英雄不問出處

不管是黑人還是窮人,沒有人能阻擋一個人的努力,和他最終走向傳奇。

二、即便再有過人的天賦,也須有過人的努力

每個耀眼之星的背後,都飽含不為人知的、為了目標而付出驚人犧牲的過去。

三、上述一二,必須建立在時代的土壤中,才能開花結果。

離開了時代,或降臨在一個糟糕的時代、遇人不淑的時代,天賦可能催生惡魔,努力可能走向悲劇。

傑克森


三、時代

這第三點,是我想著要重說的。

永遠不要小瞧了你的時代,無論個人做事、做人的小環境,或是人生長河之於歷史的大背景。

你無法選擇時代,可它就能寫就你的人生。

傑克森之所以為王,並非天生宿命,而是他生於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全球時代:

傑克森

1️⃣ 經過20世紀瘋狂的戰亂後,人類普遍追求和平。

文化勃興,科技的發明,讓電腦科技、視訊技術、流行文化、全球娛樂、新聞傳播等,都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時代。

這是傑克森成功打造文化IP、讓顫抖的藝術表演和視覺形像在全球瘋狂流行的土壤之一。

傑克森

2️⃣ 「冷戰」結束,全球意識形態對抗的障礙崩潰。

資本主義擴張帶來的文化衝擊,使他的創造、他的主題、他的視覺、他打破禁忌的一切style,都把西方世界的新鮮、新銳、新奇,帶給了新一代年輕人。

彼時開放的時代,驟遇這全新奇景,人人不可思議,卻又發現如此之真,而又如痴如醉。

傑克森


實際上,和傑克森一樣有天賦,一樣吃苦努力,一樣有創意的明星,並不少。

但是,和他一樣恰好站在時代序列第一位,同時又有顯赫地位和才華天賦的人,並不多。

一個IP,只屬於那個時代,卻不只止於那個時代。

於是,我們看到了不朽。 (完)


參考文獻:

●《麥可傑克森的最後24小時》,Marry,《人物畫報》,2010-07-20

●《座無虛席》,韓浩月,現代出版社 , 2020.06

●《麥可傑克森何以稱王》,李皖,《讀書》,2009-12-15

●《麥可傑克森訪談錄》,孫國男,中國太空出版社 ,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