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被雷佳音演的周秉昆整'破防'了」「雷佳音把周秉昆演活了」…近日,隨著電視劇《人世間》的熱播,周家「最不起眼」的小兒子周秉昆「圈粉」眾多網友,雷佳音也以精彩演技獲得了大家的認同。
劇中,雷佳音不僅還原了小說中周秉昆的樸實憨厚,還將自身的喜感和煙火氣,恰如其分地融進了角色裡。 「我特別喜歡小說和劇本,這個情境太有魅力了,我希望自己生活在這個作品中。」在做客人民網「文藝星開講」時,雷佳音坦言,同為東北人,他和周秉昆「一拍即合」 ,38年來的生活經驗都成為了豐滿角色的養分。
自己和周秉昆有哪些相似之處?怎樣醞釀感染力強的哭戲?給本次表演幾分?雷佳音為你揭秘《人世間》拍攝幕後故事。
“38年來,我每天都在為這個角色做準備”
人民網:在拍攝《人世間》之前,是否看過梁曉聲老師的原著小說?週秉昆這個角色有哪些吸引你的特質?
雷佳音:我先看了劇本,後補看的小說。我特別喜歡小說和劇本,這個情境太有魅力了,我希望自己活在這個作品裡。
裡面的人物寫得都很好,但我還是最想演週秉昆。週秉昆是個善良、特別有煙火的人,很吸引我。這個角色既有普遍性又有獨特性,可能我來演他是一個樣子,換個演員又會大不同。
人民網:你和周秉昆有哪些共通點?
雷佳音:通常來說,我碰到的角色和自己差異比較大,但這次遇到了周秉昆,他和我的契合點比較多,我們倆很多時候挺相似。
我覺得自己是個比較善良的人,有時候也比較耿直,但我沒有周秉昆那麼「軸」。周秉昆很仗義,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境界。在人生中,哪個朋友有事找我,我都是能幫就幫。
人民網:身為一個東北人,演繹東北故事,是不是進入狀態比較容易?
雷佳音:基本上沒怎麼做準備工作就進入狀態了,《人世間》裡所有人物在我腦海裡都是有形象的。我從小生活在東北,和小說裡的生活環境類似,鄰居叔叔阿姨都能在小說裡找到原型;我爸媽也曾到夜市擺攤賣拖鞋、涼席,我每天放學也幫忙賣。
我在38歲時出演了周秉昆,可以說,這38年來,我每天都在為這個角色做準備。
人民網:《人世間》是一部橫跨50年的年代劇,出演年齡跨度大的角色對你來說是挑戰嗎?
雷佳音:很大的挑戰。導演常跟我們開玩笑說,演20歲,你們看著也太老了。不過,因為這是個年代劇,不光要考慮角色年輕時候,還得考慮中年、老年階段,這樣一來,我的年齡還算合適。
對我來說,最困難的是拿捏角色不同階段的氣質變化。周秉昆的中年時期,幾乎每年,生活都會發生一些改變,他跑業務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當飯店經理的時候是怎樣的氣質?最難的點在這裡。
《人世間》劇照。劇方供圖
“到現場去感受,呈現角色鮮活的瞬間”
人民網:很多觀眾覺得,你在劇中的幾場哭戲很有感染力。拍攝的時候怎麼醞釀情緒?
雷佳音:首先,我不認為會演哭戲就代表演得好,最重要的還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打開角色,把角色更立體地展現給觀眾。
關於哭戲,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邊演邊琢磨,每場哭戲都不能雷同,不同場景一定會有變化。表演是有技巧的,但不是機械按照一定程序去完成,而是思考如何讓自己進入情境,捕捉角色的情緒。
記得有一場戲,週秉昆的媽媽成了植物人之後,某天突然醒來,週秉昆特別激動,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我當時想像自己在那個情境中,首先會很慌亂,難以置信。所以處理這場戲,我並沒有痛哭、大哭,導演覺得可以,一條通過。
人民網: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周秉昆卻很有觀眾緣。在演繹角色時,你在原著基礎上加入了哪些自己的思考?
雷佳音:小說裡的周秉昆,有點笨笨的,老是蔫了吧唧。我跟導演商量,他的這種特質要保留,但最好不是角色的全部性格特質。
仔細看整部作品,其實秉昆不笨,只是他的哥哥、姊姊太優秀了。秉昆不太愛說話,但我還是想賦予角色一些個人色彩。例如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候,秉昆虎頭虎腦,嘻嘻哈哈,有點小蔫兒壞;和朋友們相處的時候,他也有許多心情燦爛的瞬間,偶爾愛「出風頭」。
人民網:據導演透露,你的劇本上特別乾淨,少有記錄對角色的理解和體會,拍攝時卻胸有成竹,看出下了功夫。拍戲期間,你是怎麼創作角色的?
雷佳音:每個演員的工作方法不一樣,我在拍戲時和導演溝通並不算多。導演非常專業,我完全可以相信他的判斷,如果哪一齣戲需要調整,他會指點我一下。
我自己的創作方法,偏向現場去感受。做了再多功課,呈現給觀眾的一定是角色鮮活的瞬間。我們希望每一次表演都有華彩,但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是準備出來的。我的劇本上沒有一個字,我習慣把所有內容都記在腦子裡,到現場去一點點拼湊出角色,找到鮮活的瞬間。
《人世間》劇照。劇方供圖
“秉昆和鄭娟的生活戲,特別溫暖、有力量”
人民網:殷桃受訪時說,你們的對手戲中,她最喜歡兩人互相表白那場戲,觀眾也覺得很動人。當時是怎樣拍攝的?
雷佳音:身為演員,我們都希望能帶給觀眾一些意想不到的感受,也希望給演對手戲的演員一些驚喜。
看劇本的時候,這場表白戲就非常打動我。很長一段時間,週秉昆一直在思念鄭娟,想愛又不敢愛,但是必須去愛,可相愛之後又該怎麼辦?在我的理解中,這場戲體現出了秉昆內心的掙扎,感性和理性的激烈碰撞。
人民網:你們兩個的對手戲中,你最喜歡哪一場戲?
雷佳音:我和殷桃老師的每一場戲,我都記憶猶新。不過,我最喜歡的不是那種情感濃烈的重場戲,而是秉昆和鄭娟很生活的段落。
在家裡,她為他打來洗腳水,他餵她一顆瓜子,她給他買了一頂帽子,他在炕上數錢……我覺得特別溫暖,特別有力量,這也是《世間》這部戲應該傳達給觀眾的一些感受。
人民網:你怎麼看待秉昆和鄭娟之間的感情?是你嚮往的那種相處模式嗎?
雷佳音:秉昆和鄭娟的感情很溫暖,他們的相處模式,有多半是我嚮往的,彼此信任,相濡以沫,願意為對方付出。但我希望生活裡再增加些趣味,像曹德保和喬春燕這對夫妻,如果他們吵架不動手的話,我覺得還挺有意思的,歡喜冤家。
人民網:週秉昆和父親之間發生了幾次衝突,幾場戲都很有代入感。怎麼看待這段父子情?
雷佳音:週秉昆和他爸的性格最像,兩個人都很“軸”,很倔,有時候還很要面子。
劇中有一個細節,秉昆三十多歲了,有天坐在床上哭訴,他爸一抬手,他下意識做了一個躲避的動作。因為秉昆從小沒少挨打,看見抬手就害怕。他們是典型的中國父子關係,編劇和導演寫得很準確。
人民網:滿分10分的話,給自己的表演幾分?
雷佳音:我一般對自己的表演評價比較客觀,打分不高不低。但對《人世間》這部戲,我已經傾其所有了,獻出了自己38年來的積淀,我給自己打滿分。如果觀眾不滿意的話,只能說明我此時此刻的造詣還不夠。不足之處,未來我將繼續努力。
相關連結:文藝星開講《人世間》系列專訪之一:獨家對話《人世間》“週爸”:即興發揮,碰撞出“最後一晚” 文藝星開講·《人世間》系列專訪之二:獨家對話《人世間》殷桃:還原20多歲的鄭娟,不擔心有違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