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著哭著,3月1日晚,《人世間》在央視一套迎來了大結局,據悉,該劇創下央視近5年電視劇的平均收視新高。而在1.5輪跟播的江蘇衛視,《人世間》也帶著這家平台的收視,一路高歌猛進。
在網絡,好多看完全劇的觀眾高呼著該給男主角雷佳音評一個“視帝”,“獎項快點來,我們秉昆值得!”他們肯定不知道,讓所有觀眾多次流淚的角色“週秉昆”,差點被雷佳音錯過,日前,通過江蘇衛視接受記者採訪的雷佳音說,最初是公司收到的《人世間》劇本,「當時在拍別的戲,就放下了,是後來大學老師包括身邊很多前輩演員都問我是不是有這麼個戲,我才看的劇本,差點兒就錯過了。
成為「週秉昆」:
他並不愚笨,看起來慫實則霸氣
《人世間》裡的周秉昆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圍繞著這個角色,好多情感自媒體號都蹭了一把熱度,比如“愚笨的孩子是來報恩的”,但雷佳音說,週秉昆其實並不“愚笨”,“他只是話少,是個普通人,他哥他姐是'超時代'的,而他是那個時代多數人的樣子。
雖然是普通人,但周秉昆對內撐起了周家的一片天,母親失去意識病倒在床,父親哥哥姐姐都遠在外地,他一個人挑起沉重的擔子,咬牙不對親人透露半分;對外,他盡力為全家創造更好的生活,也總是想盡辦法為「六小君子」解決紛至沓來的難題。命運對他似乎又總是苛刻的:他渴望父母對他的肯定,好不容易透過奮鬥買了大房子卻被騙搬回老宅,更兩次入獄…
“一個人的優點可能也是他的缺點。”在談及自己對周秉昆的理解時雷佳音說,秉昆很“軸”,“這是優點又是缺點”,他還是個熱心腸,“聽起來是優點,但可能苦了自己」。
當然,這個角色最打動雷佳音的就是“軸”背後的“霸氣”,“他的霸氣不是說他多有力量感,相反他看起來一直慫慫的。但就是這麼個人,他卻一直有擔當,會為別人考慮,他心裡總有那麼一桿秤,為朋友、為家人。
如何看待秉昆身上的「悲劇」色彩?尤其是劇情後期,兒子周楠在國外身亡,秉昆因失手造成駱士賓的死亡最終被判入獄9年的情節讓觀眾覺得「真的太苦了」。雷佳音說,這些情節,一方面是表達“沒有誰真的一輩子不遇到坎兒”,“不論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多高,人生多成功,物質上多豐富,甚至精神境界多高超,都會遇到困境”,而秉昆的遭遇就是想要道出人面對困境時的“韌性”,“人這一輩子會不斷遇到坎兒,有大有小,但韌性和對美好東西的嚮往,不能丟。
塑造「週秉昆」:
那麼多哭戲,跟父親那場演到全場鴉雀無聲
《人世間》讓觀眾“哭了一個月”,而其中大部分的眼淚都與週秉昆這個人物有關。最經典的戲份裡,秉昆和母親的動人母子戲,秉昆和父親冰釋前嫌的那場「我不就是想讓你認可我」的爆發式戲份以及秉昆和鄭娟的多場情感戲,都是觀眾難以忘懷的。
雷佳音說,跟丁勇岱老師的那場冰釋前嫌戲份,是自己演那麼多年戲,“第一次拍攝完全場是鴉雀無聲的”,他回憶,攝影機在拍丁勇岱時,他自己也忍不住哭,“其實不用我給他搭戲,但是得尊重嘛,而且真的是被領進去了。他們都吞下去了。
他覺得劇裡把秉昆渴求父母認可的心態寫得“很深刻”,更表示《人世間》寫出了一種真實的親子關係——無論父母子女間如何爭執,吵完第二天自然就會和解。 「80%的電視劇,(人物間)出了問題一定有解決問題的描寫,但《人世間》沒有,這個特別準確,因為家是講‘情’的,它不是說道理的地方。”
他調侃《人世間》在表演上“處處是陷阱”,“你看劇本以為沒什麼,沒寫要痛哭,也沒有感情戲。但一旦演起來就憋不住。有時候我們大家都說,今天不哭了,別哭了。
“媽,我回來了。這回我真的回來了”,這句台詞,是周秉昆因詩歌事件第一次入獄、出獄後回家看到躺在床上的母親的詞,“看詞兒很普通,但往床邊一站,拿起薩老師(薩日娜)的手一想,自己在獄中待了半年,媽在床上躺了半年,這兩句台詞你該怎麼說?
由於表演投入,雷佳音至今都能將周秉昆與鄭娟之間的台詞倒背如流,“尤其是他問鄭娟,'你為啥不讓我送錢了?'然後她說'我怕你出事',這句就很打動我。情感,雷佳音用「冰山一角」比喻,「他們之間的感情很能代表中國家庭。我們這個民族就是很含蓄,兩口子結婚後都是靠生活點滴在維繫,特別相濡以沫,但在這冰山一角下面是很深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