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一個人長得很帥很好看時,用「貌若潘安」來形容。那潘安到底是誰呢?
潘安
潘安是晉朝時期著名大文人,原名潘岳,字安仁,世人稱其潘安。
潘安年少時文才稱奇鄉裡,成年後更是才華出眾,是西晉文學代表,與另一位才子陸機合稱「陸才如海,潘才如江」。
不只潘安文才出眾,外表更是一表人才,吸引千萬小女生。據說潘安每次開車出行,都會引得一大群女生出來看他的傾世容顏,大家手裡拿的蔬菜啦,水果啦,都不自覺的想送給潘安,送不過去就直接扔進潘安的車裡,潘安回去車裡總是裝滿了水果。 「擲果盈車」說的是潘安。
但是潘安沒有因此成為一位花花公子,反而是難得的癡情。平生只有楊氏一個夫人。夫人去世他悲痛萬分,作悼亡詩文。
就是這樣一位文才出眾,長相更出眾,用情還這麼專一的人,政治才能卻很一般,命運悲慘,甚至連累全家人。
晉武帝司馬炎時期,潘安因為父親和岳父的政治資本,在太尉賈充的府裡當幕僚。
這時司馬炎突然做了一場秀——親自到田裡種地了!文武百官怎麼能放過這樣一個拍馬屁的好機會,爭先恐後的上表,誇贊皇帝日理萬機還要體驗民間疾苦,簡直是比堯舜禹湯還要賢能的君主啊。各種彩虹屁此起彼伏,司馬炎很高興。潘安也沒有放過這次機會,作了一篇《籍田賦》,文章寫得漂亮呀,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手法,一出世就從眾多文章裡脫穎而出。
但是司馬炎還沒看到呢,就被朝中其他大臣看到了,所有人都不願意讓司馬炎看到,因為這篇文章寫得太好了,要是把這個送給司馬炎,那自己的文章怎麼拿得出手呀。嫉妒啊!沒辦法,只好把潘安的上表壓下來,然後找個藉口,讓潘安賦閒在家。
就這樣在家種了十年花,三十多歲的潘安謀得了縣令的小官,經過十幾年的基層摸爬滾打,終於做出了一些業績,四十多歲的潘安又回到京城洛陽了,此時的他已經不是年輕時的恃才傲物,心比天高了,而是飽嘗宦海沉浮,早已學會阿諛奉承,趨炎附勢。重回京城,他先後擔任太常博士、尚書度支郎,最後官至黃門侍郎。
黃門侍郎是皇帝的高級顧問,專門掌管起早詔令。這算是接觸權力中心了。
此時晉武帝司馬炎已死,到了晉惠帝時代,醜八怪皇后賈南風掌權。她侄子賈謐好結交賓客,組織了個文人團"二十四友",為賈氏外戚集團進行文字煽惑,潘安就是其中最賣力的一位,為二十四友之首。
賈南風想要廢掉太子,改立自己的兒子,但沒有好的理由。潘安模仿太子的筆跡,寫了一張反跡昭著的逆書,誣賴太子謀反,賈南風以謀反罪處死了太子,順利完成她的計劃。潘安深受賈南風信任。
然而好景不長,不到一年時間,八王之亂時期西晉政治最為黑暗,趙王司馬倫以太子慘死為由衝進皇宮,除盡賈家一黨,潘安也受到牽連,被滿門抄斬。
此時潘安也才54歲。
年輕時心高氣傲,當官處處碰壁,被趕回家種田。後來學會了官場奉承,一路青雲直上,直至權力中心。他以為後半生不用愁了,沒想到捲入政治漩渦裡面,還是西晉政治最黑暗的時期,最後慘死,還連累家人一起陪葬。我們現在說一個人貌若潘安,對潘安本人來說,也是一種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