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1978年8月1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主持人,相聲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北京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曲藝家
說起李菁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那句話,我的媽呀,太刺激,是郭德綱調侃李菁慢性子,1995年,李菁與郭德綱、張文順創辦德雲社的前身「北京相聲大會,
雖然說不是在曲藝家庭中出生,可是理性在曲藝方面,從小就天賦過人,特別會逗別人笑,15歲李菁拜樑厚明為師學習快板,因為記憶力超高,幾年時間李菁的快板打得很不錯,被郭德綱譽北京貿幫的少幫主,出師之後,李菁跟著郭德綱、高峰、於謙等人一起拜金文聲為師學習評書,也正是這個時候,已經和郭德綱一見如故,這兩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就約著一起去茶館裡面說相聲。
2006年,李菁拜師相聲名家師勝傑沒多久,李菁和郭德綱就遇到了張文順,張文順對相聲也是滿腔熱愛,這三個人一拍即合,1995年北京相聲大會就成立了,也就是如今德雲社的前身,開始的時候,北京相聲大會就是一個雛形,沒有說相聲的專用場地,也沒有別的成員,就這三個人換著演,郭德綱一段單口相聲一個小時,接著張文順從再來一段單口,李菁再來上半個小時的快板,有時候相聲一個小時,接著張文順從也會來一段對口相聲,再或者就是這三個人一起表演群口。
李菁還拜師勝傑為師學習相聲,沒多久,李菁和郭德綱就遇到了張文順,張文順對相聲也是滿腔熱愛,這三個人一拍即合,1995年北京相聲大會就成立了,也就是如今德雲社的前身,開始的時候,北京相聲大會就是一個雛形,沒有說相聲的專用場地,也沒有別的成員,就這三個人換著演,郭德綱一段單口相聲一個小時,接著張文順再來一段單口,李菁再來上半個小時的快板,有時郭德綱和張文順也會來一段對口相聲,再或者就是這三個人一起表演群口。

可不是每天都有演出,一場演出過後就要歇很長一段時間,所以那段時間他們根本就是入不敷出,雖然說日子苦了點,但是三個人的關係那是相當融洽,就是最難的那幾年,李菁也不曾說過離開,打拼了十多年之後,他們終於熬出頭了,德雲社開始火了起來,喜歡聽相聲的人也多起來了,這喜歡的人一多,觀眾自然也就多了,當然就不用擔心門票賣不出去,此時郭德綱打算將德雲社的模式,發展為公司的經營模式,想要多招一些學員,德雲社就這樣日漸強大了起來
2010年的時候,德雲社遭遇到了危機,那時候郭德綱被鄰居舉報佔地,於是就有記者偷偷地去郭德綱家偷拍,後來不知怎麼了,就變成記者被郭德綱徒弟給打了,這件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被稱為8月風波,郭德綱與德雲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被北京電視台封鎖,音像製品被全面下架,郭德綱與他的德雲社可謂處在了風雨飄搖之中。李菁便就是在這個時候離開的德雲社。
後來記者採訪李菁的時候說自己離開的原因是德雲社變了,跟之前的經營模式不一樣了,德雲社現在的氛圍十分奇怪,之前大家私底下關係那都非常要好,台上演出結束,台下大家會討論,一起總結,而德雲社的成員,現在的關係十分冷淡,也不怎麼交流,而且基本上都是衝著郭德綱,郭德綱一走,後台就沒人了。李菁表示和郭德綱的經營理念不一樣,郭德綱招人完全不看基礎,稍微懂一點相聲就直接培養,可是李菁則認為,招人的時候要招一些有相聲功底的人,有最基本的相聲素養,而且對相聲要十分熱愛,為此兩人總是說不到一起去,再加上張文順在那個時候因病離世,李菁的地位就開始微妙起來,德雲社這時又打算一捧新人,所以李菁的資源是少之又少,可以說沒什麼機會在台上演出,所以李菁最後離開了德雲社。
李菁離開德雲社以後與搭檔李菁一起創辦了自己的相聲團體,但是經營狀況不是很好,後來也分道揚鑣。
如今的李菁自己一個人混得非常不錯憑藉幽默與才華,參加了春晚,元宵晚會,綜藝節目裡有出色的表現,還在電影行業混得也是風生水起。先後參演了《建黨偉業》、《情況不妙》、《溫暖的抱抱》、《理想照耀中國》等影視劇,可以說其資源,一點也不輸給正式演員。
而且也進入體制內,成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北京曲藝家協會副主席。
整體來說李菁離開德雲社以後的生活事業都不錯,希望李菁在事業上越走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