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紹興到成都 南宋陸遊從詩人到生活家成斜槓大叔

2024-11-28陸遊

陸游是誰?

南宋愛國詩人-不只!

陸游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斜杠大叔,他是詩人、書法家、史學家、美食家、隱武者、練道者……善交友、喜飲酒、嗜飲茶、愛玩香、會插花……有時去釣魚、有時又彈琴、有時還下棋、喜歡美女、喜歡美景……常常遠足,一路吟詩走向遠方。

有一天,陸游走到崇州,住了下來,這裡滿足了斜杠大叔陸游所有的願望和喜好。

陸遊起緣

12月19日,「蜀中之蜀‧畫境崇州」「陸遊帶你遊崇州」全域沉浸遊新聞通氣會在罨畫池博物館舉行。

陸遊這個博物館是著名南宋愛國詩人陸遊在任蜀州通判(今崇州)時的官署園林。從憤懣到平和、從憂心國事到樂享生活,蜀州治癒了壯年陸遊報國心未酬的痛。他在這裡度過了前後總計22個月的美好時光,從詩人、劍客轉身為一位生活家,演繹了終身難忘的放鬆與滋養。

蜀州通判陸遊,生活家陸遊,在崇州走過斑斕生活,走過五彩時光,走過詩酒唱和,走過愛意濃消,走過每一寸光陰和安逸。

耗時兩天,在罨畫池博物館的幫助下,川觀新聞記者整理出陸游在22個月裡呈現出的斜杠大叔、生活家的新側面,以飧讀者。

入蜀

公元1173年春,當新任蜀州通判陸游走進罨畫池時,眼前的繁花似錦、亭台樓榭,頓時治癒了他和家眷們的一路勞頓。

陸遊他自漢中南鄭來。本在四川宣撫使王炎手下當幕僚,那裡是南宋對金作戰的前線。之前,本任夔州通判的陸遊,一接到好友王炎的邀請即爽快前往。他自少年起,就懷著一顆愛心,多次在科舉考試時大書對金作戰策之策。為此,少即名滿天下的陸遊,在朝廷主和派當道下,年屆30歲才出仕作官。

即是如此,仍難改變陸遊的愛國心——迎回徽欽二宗,收復北方失地。為迎接這一天,陸遊一直堅持練習劍術,修道家功。

文武兼習,報國心熾,源於家風。陸游的父親陸宰,是個藏書家,且以強烈的愛國情懷聞名,所交之友都是正義之士,這直接影響了陸游的愛國思想。他的叔父陸宲,在宋欽宗時,曾在陳留對金之戰中立下戰功,是位鐵血抗金英雄。

“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硬漢風骨,“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的文人浪漫,使得陸游看上去氣宇軒昂,又書卷氣濃。他赴崇州任職時,正是48歲的成熟大叔,南國生長,多年習劍,多地為官,加之與表妹才女唐婉的愛情傳說,更使他氣質多元,今有網友“盈昃”撰文贊其為“一個超級有魅力的男人”。

蜀州通判陸遊初來崇州,眉宇間還存有「成都府路安撫使司參官」的憤懣難伸--由於朝廷實權派主和,南鄭對金作戰撤兵。

從秦塞之地來到天府之國,新任官員陸游很快發現,這裡是一片新生活的天地——他的同年好友、同列“南宋四大家”的范成大於次年出任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在《吳船錄》裡說蜀州“二百年不見兵火”。

“揚一益二”的富庶、偏居西南的安逸,很快撫平了大叔陸游的心情,在崇州,他開始走向了斜杠人生。

樂蜀

在宋代的官僚體系中,通判是個什麼官?資料顯示,通判是宋太祖趙匡胤創設的,由皇帝直接委派,輔佐和監督州政,可視為知州副職。

陸遊蘇軾做過杭州通判。百姓飲水的六口井年久失修不能供水,蘇軾與知州陳襄對六井探索了一次很有成效的修理,成為他為杭州百姓做的第一件實事,也使他與杭州結下不解之緣,為後來任知州時修建西湖蘇堤打下伏筆。

崇州古代又稱蜀州,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所寫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的蜀州正是此地。陸游任職的蜀州,當時知州一職缺席,通判成了空檔期裡事實上的“一把手”。在當下人的想像裡,一個地方的實際負責人很忙吧?至少上班八小時會很充實吧?

然而,陸遊的詩給了否定答案。在揭曉這個謎底前,先看看陸遊來到蜀州,心情轉換至愜意頻道的狀況。

剛到蜀州時,陸遊的憤懣情緒在罨畫亭邊寫的第一首詩《初至蜀州寄成都諸友》中可以感受到:

無才籍作長閒地,有懣留為劇飲資。

萬里不通京洛夢,一春最負牡丹時。

當罨畫池的春色襲人,蜀州生活的平安富足拉開帷幕,陸游的心靜了下來、鬆了下來,一首題為《醉書》的詩中,他這樣寫道:

似閒有俸錢,似仕無簿書。似長免事任,似屬非走趨。

病能加餐飯,老與酒不疏。婆娑東湖上,幽曠足自娛。

時時喚客醉,小閣臨紅蕖,釣魚斫銀絲,擘荔見玉膚。

檀槽列四十,遺聲傳故都。豈惟豪兩川,自足誇東吳。

但恨詩不進,榛荒失耘鋤;何當掃纖艷,傑作追黃初。

通判陸游的“錢多事少離家近,美食美酒賽江南”的安逸生活透過詩句流淌,並且還有40人的琵琶樂隊,經常演奏當年東京就是北宋首都開封最為流行的樂曲。如此嗨爽的生活,豈可獨樂樂?於是,罨畫池邊詩友雅集、詩酒唱和、詩詞歌賦,染得池水起詩意,蕩開林間歡語稠。

陸遊歡樂中,有一絲不安,畢竟過去的陸游心系國難。他在另一首《晨至湖上》的詩中自陳道:“低迴慚祿米,官事少於詩。”他也因此怕自己樂而忘憂,怕自己詩寫得越來越纖艷、唯美,他希望能寫出承接漢魏建安風骨的黃初體傑作。

後人分析,陸遊有些愧祚與歡欣,也不奇怪。當時的成都全境,承平日久、物產豐富、民風熱情,可以說是治理者想要的最佳環境──平安、富饒、文明。

愛蜀

經過了心理過渡期,詩人陸游打開心境,展現出自己多彩的側面。

陸遊美食家。陸游所寫著名愛情詩《釵頭鳳》至今在陸游祖籍、浙江紹興沈園閃耀光華,淒惋動人的陸唐愛情千古流傳。當下詩詞界有人論證《釵頭鳳》不是寫給表妹唐婉的,也不是在紹興老家寫的,而是寫給一位楊姓女子後娶為妾生下兩子一女的,並且寫作的地點是在成都,起首一句的“紅酥手”即是陝西鳳州的一款點心。姑且不論論證是否成立,罨畫池博物館認為,陸游關於飲食的詩達到1500多首,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吃詩最多的詩人。他所寫的《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一共12句,就有10種食物入詩。

生活家。陸游居住的罨畫池環境是怎樣的?他的詩寫了個總的印象:“園古逢秋好,身閒與懶宜。”宋人喜歡玩香,陸游也不例外,他在罨畫池的詩裡寫到“自燒沈水”,就是沉香。宋代從皇室到民間可以說愛茶若狂,尤愛鬥茶。陸游也不例外,“青蒻雲腴開鬥茗,翠罌玉液取寒泉。”他在罨畫池也是要玩鬥茶的。罨畫池中“茶灶遠從林下見”,煮茶的設施非常醒目,他在這裡提到了兩個茶葉品種,一種叫雲腴,一種叫紫筍。從他為數不少的飲酒詩可以看到,幾乎每天飲酒,其中竟然有傳自西域的葡萄酒,可見當時蜀州確實是個商貿繁華之地。他還經常在晚上開夜宴,用蜀州特產荔枝招待客人,琵琶樂隊來助興。

旅行家。從公元1170年到公元1178年,陸游在蜀任職夔州、蜀州、嘉州、榮州、成都、敘州等地,度過了他一生中的重要時期,留詩1100餘首。入川時,陸游將半年沿途所聞、所見及所思,撰成《入蜀記》,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遊記,也是遊記文學的典範。他的詩集以《劍南詩稿》命名,“盡道錦裡繁華”,足見他對四川的深情與厚愛。陸游在川九年、在成都六年,兩次出任蜀州通判,他的遊歷足跡遍布,例如今日之漿洗街“成都城南萬里橋,蘆根蘋末風蕭蕭。”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青城山……成都的知名景點,他都去過,也都留下了美好的詩句。

書法家。陸游生於北宋,長在南宋,故鄉紹興是文化昌盛之地,又出身書香世家,所以陸游在詩人之外,還有一個身份世人了解得不多:書法家。他有句名言“一笑玩筆硯,病體為之輕”,可見對書法的痴迷。字如其人,理學大家朱熹曾評價其書法“筆札精妙,意寓高遠”。他的行書作品《懷成都十韻詩》大氣沉雄,極富神韻。陸游說草書學習於唐代張旭,行書學習於五代楊凝式,用筆大氣自然,不拘小節,流暢自然,有很明顯的宋代書法風格。到了晚年,陸游書法筆力遒勁奔放,更見其深沉的豐富的思想內涵,以及灑脫自在的人生觀。

此外,陸游的情商也相當高。在成都時,官場上有些人看不慣他,說他不講禮法、思想頹放。陸游聽了,索性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放翁”,自嘲於己。後來,人們就稱他“陸放翁”。

陸游居住在蜀州罨畫池的時期,沉醉在安逸唯美的生活裡,前半生的青春期衝動和狂放逐漸平緩下來,他在詩中寫到:“荷香浮綠酒,藤露落烏巾。莫作天涯想,翛然夢裡身。”在成都任職期間,深入考察地方風土民情,造訪當地各大名勝,他發現自己深深地愛上了這塊福地,並萌發出“終焉於斯”的念頭。

公元1178年,陸游離開成都,奉召回鄉任職。晚年在紹興時,他經常回憶在蜀的生活,甚至寫下了“杜鵑言語元無據,悔作東吳萬里歸”這樣表達強烈追憶的句子。也許,是罨畫池度過的讓身心徹底放鬆的美學生活場景和生活方式,讓他終生都難以忘懷吧。

西元1210年,陸遊病逝於紹興,享年85歲,屬於古人中的極高壽者,留下的《示兒》一詩成千古名篇。他一生創作詩文9000餘首,高產優產,被稱為“小李白”,令後世景仰,也經常在各個時期懷念他。崇州,則滿懷虔誠地為他修祠,世代研修他的作品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