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劍」其實是唐代著名姦相李林甫的評價。意思是說他滿口是蜜,當面說得好聽,可肚子裡卻藏著殺人的刀,這在當時有不少的文人將相都遭受過他的陷害。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隴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曾孫,畫家李思訓之侄。
李林甫曾擔任宰相十九年之久,是唐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李林甫無德無才,但慣會拍馬屁。他用金錢收買了皇帝身邊的嬪妃和太監,讓他們時時刻刻留意皇帝的舉動,然後各種討好皇帝。李林甫專權十幾年,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被認為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
不僅如此,李林甫還想盡辦法排擠、殘害有才之士。他和人接觸時,表面上總是一副平易近人的樣子,而且對於才華出眾的人才還會甜言蜜語給予讚美。暗地裡卻對人百般算計,甚至加以殘害。
一次,李林甫聽說皇上很器重兵部侍郎盧綏,十分嫉妒,就利用自己的職權私下將盧綏調離京城,還找藉口把他降了職。
又有一次,唐玄宗讓李林甫主持科舉考試。李林甫從中做手腳,將有才有德之士都拒於門外,連杜甫這樣有才華的人也沒有被錄取。
上述兩件事只是李林甫為人不地道的“滄海一粟”,類似的事還有不少。要不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怎麼會在評價李林甫為人時說:「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呢? 「口蜜腹劍」的典故也就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