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飛上天空歷來是人們的夢想,其中有兩個人物最有名。
一個是明代的萬戶,此君為上天竟然將用炸藥製成的火箭綁在身上,結果當然是身死道消。
另一個是神話故事中奔月的嫦娥,只不過她的故事有點讓人嘆惋。
而在21世紀的今天,卻有一位中國女兒真正的步入了太空。
她是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而且在短短的10年時間裡,2度登上飛船,並真正做到了在太空中漫步。
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身為軍人,如今她已是大校軍階。
「飛天嫦娥」首次遨遊太空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載人太空船順利飛上太空。
這次太空船裡的人員與前幾次不同的是,首次出現一位女性太空人,她就是34歲的劉洋,有人稱她為「飛天嫦娥」。
成為太空人,其難度不說過五關斬六將也相差無已,其對人體素質的要求,絕對是會涮掉99%的人員,所以無論是前蘇聯還是美國,太空人都是以男性為主。
中國最開始也是如此,因為相較於女性,男性在體質和力量上顯然更勝一籌。
而劉洋能夠成為首位女性太空人,其自身的素質和能力顯然是萬裡挑一的。
這當然得益於她的刻苦努力和不斷拼搏,以及自我加壓、踔厲前進。
1997年,19歲的劉洋考入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可以說,在大學的4年時間裡,劉洋遠超常人的韌性和毅力就已經展現無遺。
當時學校規定每天晨跑5000米,但劉洋卻自我加壓,每次都要跑夠7000米才罷手。
畢業後,劉洋成為解放軍空軍的運輸機飛行員,她在單飛時,更是沉著機智地處理一起鴿子撞擊飛機並導致發動機停機的險情,駕駛飛機平安著陸。
過後她不但沒有任何害怕的表情,而且還要求換機繼續完成兩個起落的任務。
就是這樣的嚴格要求自己,再加上超強穩定的心理素質和技術能力,2009年,當全國遴選女性宇航員時,各方面素質和指標超人一等的劉洋,理所當然的入選。
楊利偉擔任了這次選拔的考官,他講述了劉洋的一個小故事,讓人深思。
當時在劉洋之前,有一名飛行員參加完面試後,將面試的考題對劉洋講了。
於是當劉洋面對楊利時,十分坦率地說:「主考官,已經考過的考題我已經知道,請出一些新的考題考我。」
劉洋的坦率和誠實,給楊利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後來劉洋果然不負眾望,順利取得預備航太員資格,進入中國航太員中心,進行一系列嚴格的訓練與測試。
在這個過程中,劉洋再一次展現出與眾不同之處。
她只花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把八大類數十個科目的訓練全部完成,特別是故障程序訓練和救生訓練,她的成績遠遠超出了預期。
顯然身為03號航太員,她將自己完全按照01號的標準來執行。
2012年,瀏洋終於成為正式的太空人,與景海鵬、劉旺一起,執行神九飛行計畫。
這次雖然只在太空裡停留了13天,然而劉洋卻是超額完成了各項科研任務,當將要返航時,她默默地說了一句:「我很快就會再來。」{/ b}
但是誰也不曾料想,這個約定卻遲滯了十年。
十年後赴前約
成為航太女英雄,劉洋回歸祖國後不但得到了國人的熱烈歡迎,還榮獲了“三級航太功勳獎章”,被命名為“英雄航天員”。
接著是各類節目訪談,到大學和機關進行講座,主要是宣傳祖國的航太事業,當然她自己的航太小故事也不可或缺。
為此,她也被聘為中國航太公益形像大使。
可以說,在不經意間,劉洋也成為名人,她還先後兩次當選全國婦聯兼任副主席。
當然她也沒有忘記再次充電,她考取了清華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在擔任航太員面試官的日子裡,她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
她對於太空人的知識、體能和心理訓練,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隨時準備著再次踏上飛向宇宙的旅程。
機會從來都會眷顧有準備的人,2019年12月,劉洋再次入選神州十四號飛天團隊。
與神九相比,神十四太空人在太空駐留時間更長,預計長達180天;出艙活動成為常態,每個人都要完成至少兩次出艙任務,也就是真身在太空中行走。
同時也要完成大量的科學實驗,可以說無論是從科學層面,或是在心理和體能層面,都相較以前的標準高很多。
劉洋曾經說過一句經典的話:「太空環境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對你特別照顧。」
正是基於這種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她在訓練中拼上了全部的心氣和精力。
為達到出艙活動標準,劉洋對艙外服水下訓練極為重視,穿著120公斤以上在水下工作。
她的體重才剛過百,卻要穿著兩倍於己身的工作服在水下訓練,壓力可想而知。
第一次下水時,她的心跳高達140次,外面監測人員勸告她出水休息一下,再進行訓練。
但這卻遭到了她的拒絕,因為當時造價昂貴的水下訓練服裝是一次性的,無論下水多長時間,只要出水就得報廢,她不忍心國家財產受到損失。
於是她強忍著心悸,渾身冒著虛汗,在水下堅持了近4個小時,等她出水時,手都在不停地顫抖,根本握不成拳。
這一年劉洋已經41歲,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對她來說都是一個艱鉅的挑戰,然而她卻以頑強的毅力堅持下來。
2022年6月5日,劉洋作為02號航太員,與陳冬、蔡旭哲一起飛往太空。
她在出發時激動地說出一句話:「為國出徵,把祝福寫進滿天星辰。」
9月1日這一天,她成功地踏出太空艙,在太空裡完成了出艙任務,並於12月4日成功返回祖國,完成了十年間兩上太空的壯舉。
為此,劉洋不僅榮獲得了二級航太功勳獎章,而且還被晉升為大校軍階。
家是強壯的後盾,也是溫馨的港灣
身為工人家庭出身的女性,劉洋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固然出自於她的努力拼搏,但是與丈夫、父母的支持也是密不可分的。
2004年,劉洋與從事空軍地面保障工作的丈夫張華步入婚姻的殿堂。
從那時起,張華就開始默默地為劉洋的飛行做地面保障,一直到她飛向太空。
而且為了劉洋的飛天夢,兩人婚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生孩子,劉洋感覺很對不起丈夫。
但張華卻對劉洋說:「我們一定會有屬於自己的健康的孩子。」
看到劉洋還不滿意,他又寵溺地說:「如果沒有孩子,我就把你當孩子養。」
夫妻倆笑著鬧著,開心不已。
上天之前,說不害怕和擔心,那是不現實的,劉洋也不例外,為此。
她在登上神九之前,與丈夫約定:「如果我最後變成一顆流星,你就再找一個會做菜的妻子。」
但張華卻堅定地對劉洋表示:「我等你回來,一起照顧父母。」
最後當劉洋成功返回地面後,她與丈夫立即將生育下一代列入子日程,並最終先後生育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湊成了一個“好”字,現在一對兒女都已進入小學學習。
2022年6月,當神十四出發之前,劉洋和一對兒女告別時,孩子們拉著她的手說:「媽媽,可不可以不去那麼遠的地方出差?」
劉洋蹲下身子,將兒女一起攬入懷中,眼中滿含著不捨:「你們要是想媽媽了,就去望望天空的星星,星星每閃一下,就是媽媽在說:我想你們」。
劉洋還答應孩子們,等媽媽出差回來,就會和他們一起參加詩詞大賽。
她還笑著舉起一本彩紙,「媽媽會每天在彩紙上寫下一句寄語,把這張紙疊成一顆幸運星,我會疊滿180顆幸運星,到時會把這些幸運星當作禮物帶回來。
從劉洋出發的那一天起,她的母親牛喜雲就在家裡的掛曆上畫上一個記號,每過一天作一個標記,直到12月4日返航這一天。
牛喜雲對自己說:「女兒在太空工作,我在家裡數日子,我們娘倆同步。」
為了迎接女兒回家,她也刻意穿上代表喜慶的紅色衣服,在家裡桌上擺上四個水果盤:蘋果、杏仁、開心果、包包。
她笑著說:「這四樣食物代表的意思是平安凱旋。」
而劉洋的父親則笑呵呵地說:「等著女兒,我就給她做胡辣湯、羊肉燴面,讓她吃個夠。」
兩位老人家都在用最樸素的想法,為女兒祝福。
回到地面後,劉洋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她帶著孩子們參加了《2023年中國詩詞大賽》。
2023年2月17日,她也以婦聯兼任副主席的身份,寄語廣大女同胞:「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溫暖他人 。」
同時,她的生活重心終於可以向家人傾斜。
當夏天到來的時候,她與丈夫張華一起,帶著女兒小蘋果、兒子小雲去公園遊玩,一家四口的野外照片讓人感到極為溫馨。
2023年7月1日,劉洋和神十四另外兩位同事一起參加央視《開講啦》節目。
當時現場觀眾對她提問:「有很多學子把您當作榜樣,並將您的事蹟在作文中加以描述,您對此有何感受?」
劉洋深情地說:「今天我出現在他們的作文當中,而他們將成為未來孩子們作文當中的素材和心目中的榜樣。」
她在節目中還勉勵廣大學子,要「堅定自己的選擇,首先要熱愛,並且在不斷的學習和了解過程中越來越熱愛」。
她寄語同學們:要更真誠熱情地狠狠擁抱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