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燁在「70後中生」的競爭中,是最早出頭成為一線明星的,同時亦是在商業電影圈的競爭中,最先掉隊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沒有形成自己的【票房號召力】。
劉燁23歲演《藍宇》成名,榮獲台灣金馬獎影帝,提名香港金像獎影帝,
26歲《美人草》又拿下金雞獎影帝。早年主演的文藝片,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都有被斬獲。
如果比35歲以前的作品厚度,劉燁在70後中生中,絕對首屈一指。
- 《紫蝴蝶》 :坎城影展主競賽入圍。
- 《戀之風景》: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入圍。
- 《天上的戀人》:東京影展最佳藝術貢獻獎。
- 《巴爾札克與小裁縫》: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金馬獎最佳影片提名。
- 《那山那人那狗》:印度國際影展銀孔雀獎,蒙特婁影展美洲大獎,日本國家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金雞最佳影片獎。
- 《南京!南京!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影展金貝殼獎、
- 《藍宇》:金馬獎最佳影片提名,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
- 《王的盛宴》:金像獎最佳兩岸電影提名。
剛剛成名的劉燁,也曾有相當的事業心,同時為人豁達直率,毫不做作,早年採訪中,各種生猛爆料不斷:
例如他承認,剛得了金馬影帝後,和陳坤一起走大街上,別人都衝著陳坤要簽名,根本沒人理他,因為大家全都看過《金粉世家》,但並沒幾個人看過《藍宇》。
所以,他也馬上去拍了電視劇《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和《血色浪漫》,終於才在大眾層面上,被認可為「紅」了,也終於有人找他要簽名了…
還有,劉燁年少成名後,拿了影帝後,是不停地接戲,根本停不下來。
2003年,他一年拍了9部戲,5部電影4部電視劇,而且同一時間拍3部戲,而且是早上出去拍電影,晚上還回來演話劇,因為「萬一這齣戲,別人演火了,不就把我擠下來了麼?
如此連軸轉,搞得自己焦慮失眠,實在扛不住了,才終於休息。
對此不用奇怪,2014年流量時代以前,沒有那麼多烏煙瘴氣的「飯圈規則」的時候,上幾代明星藝人還是肯說一點心裡話的。
張國榮直接說,「進這一行的大多數人,都是虛榮的」,張曼玉也說過:「我不虛榮我進演藝圈幹嘛? 」換了現在,就算00後新人,想要如此坦誠,也是徹底不可能了。
因為這一定會被飯圈那些八卦長舌婦,當做所謂「黑料」上綱上線,大批特批。
例如同樣口直心快、還因為生性搞怪、喜歡自我吹噓誇大其詞的張譯,這幾年因此被飯圈份子深挖他早年訪談,挖出了多少所謂的「黑料」。
身為根正苗紅的中戲科班生,劉燁當時更得到整個大陸主流電影圈的力捧,
在當時仍是香港巨星統治影壇的時代,在《無極》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這兩部當時華語影壇最矚目的年度商業大片中,雲集兩岸三地眾多明星了。
劉燁能作為內地青年男星的代表,躋身主演陣容,就是他當時咖位的直接體現了。
劉燁個人的事業的巔峰,是在2011年,他33歲時。
《南京!南京! 》拿下了聖塞電影節最高獎,1.6億票房,位列當時華語片年度前十名。
眾星雲集的《建黨偉業》,4.2億票房更是年度第三名。
所以,2012年11月,《王的盛宴》裡,吳彥祖和張震,這兩大港台同齡中生都給劉燁作配,也是他當時咖位的有力體現。這在當時迷信港台明星的商業電影圈,甚至是極為罕見的。
此時的劉燁,即使稱為“內地第一中生”,也不為過。
然而,該片因導演陸川不合時宜的創作執念,觀眾完全不買賬,2億投資,僅收8000萬票房,口碑同樣慘敗,對劉燁的事業無疑是一大重挫。
港台娛樂資本更是【落井下石】,對這位年輕的大陸中生進行事業絞殺。
眾所周知,《鬼吹燈》作者天下霸唱,就是以劉燁版「鐘躍民」為原型,創造了「胡八一」這個角色。這個IP啟動影視化時,在作者到廣大書迷心目中,劉燁也是男主角的不二人選。
但是,陸川導演籌拍《九層妖塔》時,投資商直接影響作祟,逼他換掉了劉燁這個多年知交。反而是讓趙又廷這個在內地毫無人氣基礎的加拿大籍台島藝人,取而代之。
同時期的趙又廷,還連續主演了陳可辛監製《致青春》,徐克《狄仁傑2》,陳凱歌《搜索》,一下子就拿到了20多億的一番主演票房,一步登天躋身一線電影明星。
卻讓「雙金影帝」在手的劉燁,生平第一次遭遇換角之恥。
而此刻的劉燁,或許也當真相信了投資方的推託說辭,真以為是自己早年接拍電視劇不多,觀眾基礎不足,“扛不起票房”,於是帶著兒子小諾一上綜藝混人氣。
然而,劉燁上《爸哪》節目,只是讓他和諾一成了“網紅”,並沒有將流量轉化為實際票房號召力…
《殺戒》《全城通緝》《北京紐約》《我的戰爭》,作為男一號,一部接一部的票房失利,還有搭檔劉亦菲和黎明的《夜孔雀》,3個一線明星,僅僅3000萬票房,更是刷新了下限。
包括《追兇者也》,1.36億票房也未達預期,雖然劉燁在上海影展拿下了金爵獎影帝,加上早年獲得的金馬獎與金雞獎,名副其實的「三金影帝」。另有金像影帝提名,金雞男配提名,金像男配提名各一次,獎項成績在70後男性中首屈一指。
但更受好評和影迷認可的,是張譯這個反派“五星殺手”,靠這個角色拿到導演協會獎這個“業內最佳獎”後,張譯的星途和資源反而越來越好了,從“萬年男配」走上了男主角之路。
反觀此後的劉燁,連續的票房失利,被證明確實扛不起商業片票房,
因此,劉燁在此類影片男主角的競爭中,已明顯落於下風了,同年齡段的中生代演員,一個接一個地後來居上,徐崢/黃渤/鄧超/王寶強/吳京/沈騰/張譯…
這些年劉燁主演的電影,本來就寥寥無幾:
《大轟炸》因為涉及范冰冰「陰陽合約」案的緣故,只能海外上映,票房口碑雙撲。
《排爆手》上不了院線,淪為網路大電影。
《鋼鐵意志》和《守島人》,主旋律包場,票房勉強過了1億。
離開商業電影圈後,劉燁回到電視劇圈,主演了多部電視劇。
《北平無戰事》一劇,男主角最初人選,二選一,編劇劉和平傾向劉燁,製片人侯鴻亮傾向黃曉明,但黃曉明因為2012年11月,拍攝電影《白髮魔女之明月天國》時腿部骨折,養傷2個月,倉促復工將影片拍完,所以婉拒了。
《北平無戰事》2014年播出後,口碑極為出色,橫掃飛天、金鷹、白玉蘭等電視劇三大獎,也是前後十餘年來,僅有的六部獎項全滿貫的電視劇之一,與《士兵突擊》《潛伏》《人間正道是滄桑》《黎明前》《白鹿原》並列。
這是很難得的榮譽,例如2022年,《山海情》《覺醒年代》兩部好劇撞到了同一年,一個獲得白玉蘭獎最佳,一個獲得金鷹獎最佳,就都沒能實現全滿貫。
然而,劉燁卻沒有抓住這次〖事業翻身、逆天改命〗的好機會,演出了堪比陸毅《人民的名義》的效果,因為他的演技退化太明顯了。
結婚生子、步入中年之後,劉燁從文藝青年轉型為了「居家好爸爸」。然而,沒有了個人標誌性的“憂鬱少年氣”後,早年在文藝片中,那些打動人心的表現力蕩然無存,台詞口音上的短板,或者說“大舌頭”,更愈發顯露無餘。
對一線明星來說,比票房連續失利、收視連續撲街更糟糕的狀況,是觀眾們對此早已習以為常,連批評都懶得批評,連嘲笑都懶得嘲笑了。
就好比2019年初,同樣是商業電影失利,多年後重回電視劇圈的陳坤《天盛長歌》,撲街得轟轟烈烈,引發大討論,熱度空前時,
劉燁主演的新一部電視劇《國寶奇旅》就默默播出,默默撲街,無人問津。
直到2021年,終於是「知恥而後勇」的劉燁,用十年來最用心刻苦的敬業精神,在極其艱苦的拍攝條件下,主演了一部小成本人物傳記片《守島人》,重獲金雞獎與百花獎的影帝提名。
只不過呢,就筆者個人來看,依舊是勤勉有餘、靈氣全無,只剩工整的匠氣,
作為坐擁三座影帝獎杯的影片“大男主角”,論表現力與感染力,甚至被同片名不見經傳的女主角比下去。
這部獲得了同年金雞獎最佳影片的電影,
劉燁提名了金雞獎與百花獎的影帝,並獲得了長春電影節金鹿獎。
女主角宮哲卻在金雞獎與百花獎零提名,金鹿獎提名未獲獎…
然而,這難道真代表宮哲演得不如劉燁好?說穿了,還是電影圈那套「科班歧視」「評審抱團」罷了。宮哲是央美畢業,在影視圈標準的「非科班」。
26歲的劉燁,當初拿金雞影帝的《美人草》,票房只有260萬,同屆提名的只有2個人,另一位是劉威《疑案忠魂》,兩部電影都是寂靜無名、根本沒幾個人看過,也沒有任何影響力可言。
27歲夏雨,在金雞獎獲影帝的《警察有約》,又是多好的電影了?
說穿了,就是他們早早憑其他出色作品,在金馬獎先拿到了影帝,又是中戲表演科班的自己人,所以金雞獎當然要盡快追加表彰,隨便找個作品就把獎發了。
如果內地電影市場,依舊還是十多二十年前,香港巨星壟斷頭部資源,台灣演員靠資本力推,內地演員掙扎求存的時代,
那麼劉燁也好,夏雨也罷,或許還可能靠著那些觀眾並不感興趣、只有影迷喜歡的文藝片、小眾電影,在科班評委的力捧、小眾文青和影評人的追捧下,佔據內地演員的頭部位置。 ——然而,那樣的時代,終於過去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大浪淘沙始見金,70後中生代的競爭中,陸續出局的又何止劉燁和夏雨?佟大為、馮紹峰、陳坤、黃曉明……這些前電影圈的一線明星,不都一個接一個的回到電視圈來了麼?
事實上,商業大片的好資源,他們的競爭力,甚至都比不上那些雖然演技糟糕、但是眾多追星迷妹追捧,自帶幾千甚至過億票房的那幾位『年輕正當紅』的頂級流量了。
2023年3月,劉燁最新上映的《望道》,男二號是胡軍,然而,即使有20年後,「軍燁再次合作」的噓頭,票房落點不到6000萬,就匆匆下映了,有任何人還關心麼?
當然,35歲以後,其實等於步入了退休養老生活,或許也是無數人的夢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