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第一代網紅。
在新東方當教師時,他的語錄「真的是猛男,敢於直視慘淡的人生」被學生廣為流傳。
自從他為了還債頻繁上脫口秀、做直播帶貨,「還債CEO」就成了他的最新Title。
人們稱他為“行業冥燈”,調侃他“幹啥啥不行, 還債第一名”。
他,就是羅永浩,一個「在網路上毀譽參半,年過半百卻已嚐盡人間甘苦」的中年男子。
曾經,羅永浩這樣定義自己: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但他未曾想到,這彪悍的人生才走過半途,就遭遇了命運的順流逆流,也收穫了人生的豐年荒年。
這真印證了那句話:世人都以為歲月靜好,殊不知現實早已是大江奔流。
縱觀羅永浩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他在豐年曾迷失過,但當荒年不期而至時,他並未倒下,而是和命運死磕,縱然遍體鱗傷也未言棄。
網路上有個提問:人到中年,怎樣的活法才最達觀?
最受歡迎的回答是:既過得了豐年,也受得住荒年。
是的,巔峰時期不自大,低潮時刻不自棄。
無論身處何種境界,都要熱氣騰騰地活。
大概,這就是羅永浩的人生經驗帶給世人最真實的啟示。
現實的耳光挨多了,自會從書中重拾人生
1972年,羅永浩出生於吉林省和龍縣龍門公社。
打小,他便特立獨行,與周遭事物格格不入。
熬到高二,他實在難以忍受學校的規章制度,便選擇輟學回家。
不滿18歲的他在河邊篩過沙子、街邊烤過串、擺地攤賣過舊書,做過傳銷培訓老師……能想到的賺錢手段都用上了,但終歸一事無成。
終於,他意識到:沒有一紙文憑,想要過有尊嚴的生活真的很難。
人生就是這樣:有些道理,總要在見過更多的人,歷經更多的事之後,才會明白。
而挨多了現實的耳光,自會看清這個社會真實的模樣,也自然就懂得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深意。
從那刻起,羅永浩開始大量閱讀,從書中重拾人生。
他的閱讀涉獵廣泛,不挑題材,不挑作者,甚至最厭惡的英文讀物也能照單全讀。
書讀多了,羅永浩身上自有一股超越同儕的膽識與認知。
也正是這份過人的智識,終結了他青蔥歲月裡的清貧時光。
有一天,朋友對他說:“你為何不去新東方試試?那裡正在高薪招人。”
深悉羅永浩骨子裡的狷狂,朋友追加了一句:“最重要的是,那裡的氛圍很適合你。”
按耐不住心中好奇,羅永浩仔細查閱了新東方招聘的相關資訊,然後篤定地說:“這個工作很適合我。我必須去試試。”
但他也深知:既然新東方百萬高薪求才,那「高門檻或者高才幹」是不可或缺的,而自己只有高小學歷…
看清癥結所在,羅永浩沉下心來,廢寢忘食地惡補英語知識,提升專業水準。
梅花香自苦寒來。
2000年,28歲的羅永浩向新東方創辦人遞交萬言求職書,藉此獲得了三次試講機會。
最終,他通過了試講,成為新東方的一名英語老師;之後,憑藉自己的努力,他連續多年當選新東方「最受歡迎教師」。
求職新東方,是羅永浩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捩點。
自此,他的人生開始了一程程的蛻變。
網路上曾有個熱門討論:讀書的意義何在?
發文者振振有詞地論證「讀書無用論」:比爾蓋茲輟學創業,才成了世界首富;北大學子畢業,還不是一樣回農村養豬…
結論是:讀書完全沒用!
跟帖林林總總,最令人誠服的一條這樣寫道:
讀書,絕不只是為了混一張大學文憑,開啟一個順風順水的世界。
而是為了讓你在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的內心;讓你在漫長幽暗的歲月裡,獨力撐過而不怨天尤人。
書讀多了,你會發現:在無涯的知識海洋裡,自己的煩惱僅是滄海一粟。
每一種選擇都有代價,千萬別嘗試不讀書的代價,會很慘。
放棄自己想要的很難,而看清自己適合的更不易
生命在於折騰,這話放在羅永浩身上特別貼切。
2005年,自認再無法從「新東方教師」的身份中獲得滿足感後,羅永浩離開講台,與朋友聯手創造了「牛博網」。
羅永浩的創業生涯由此拉開序幕。
只是,頻繁地跨界,使他所經手的專案最終都「生得輝煌,敗得慘淡」。
為了維持牛博網的純粹性,羅永浩拒絕網站上出現任何形式的商業模式,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廣告置入。
他憑著一己之力,遍邀各領域的名人諸如梁文道、韓寒、連岳等入駐論壇,針砭時弊。
一時間,網站收穫好評如潮。
但,沒有營收,再牛的大家,再好的風評也支撐不起平台的生存。
短暫輝煌後,「牛博網」關停。
之後,在好友的建議下,他重整旗鼓創辦了老羅英語學校。
但這依然是個命運多舛的項目:兩年虧了400萬…
最終,老羅英語學校關張大吉。
即便羅永浩早就感知自己“不適合經商”,但在“創業”這件事上,他依然只聽從內心的聲音,狂熱且執著。
每個人都不缺從頭再來的勇氣,但並非每個人都有找到正確方向的能力。
要知道,放棄自己想要的很難;而看清自己適合的更不易。
此後,他蟄伏良久,再次出手還是跨界創業—造手機。
造手機,是製造業僅次於造汽車的第二難事。
羅永浩自己都承認:“創辦錘子科技,零基礎進軍手機業,對我而言,這確是件相當莽撞的事。”
但這樣的想法也只是瞬間在他的腦海中閃過,之後仍然我行我素。
沒人會相信一個英文老師能造出手機,但羅永浩真的做到了。
高光時刻發生在2014年5月,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的發表會。
在盛大的發表會上,羅永浩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機—T1。
出色的外觀設計震撼了世人,48小時內訂貨量突破5萬部,發表會獲得空前成功。
可,世事總是無常。
羅永浩的錘子科技在歷經了萬人追捧的短暫歡娛後,便開始遭遇「一地雞毛」的漫長不堪。
由於供應鏈出問題,T1延遲出貨導致大量退貨;而當使用3G網路的T1終於能正常出貨時,4G網路又已全面鋪開…羅永浩就這樣焦頭爛額地「顧此失彼」著。
危機接踵而至,人心渙散迷離:許多員工帶著失望離去,錘子像撞上冰山的巨輪,緩慢下沉。
2018年底,企業徹底陷入困境,羅永浩決定關閉鐵鎚科技。
消息一經發布,供應商不再供貨,應收帳款無法收回,負債最終定格在6億元。
「理想很豐滿,現實更骨感。」人生路上,這話總能屢屢得到應驗。
活下去,就得放下架子,丟掉面子
生活總是一地雞毛,唯一的解決之道只有自救。
2019年,羅永浩負債6億的消息上了熱搜,他飽含歉意地寫下公開信《一個「老賴」CEO的自白》。
在信中,羅永浩明確表示:“不進行破產清算,要以一己之力還完欠款。”
之後2年多的時間,他上綜藝,講脫口秀,拍廣告,接受原本不喜歡的採訪,絞盡腦汁找出「最快還債」的方法。
直到某一天,他看完一份「直播帶貨」的可行性報告分析後,便果斷投身直播中。
2021年的4月1日晚間8點,羅永浩準時開啟了自己的直播首秀。
他的開場白如此簡明扼要:“剛出道的我們,在這個領域還是新人,請大家多指點,就當交個朋友。”
然後,這個天生驕傲,曾口吐狂言稱小米為「屌絲機」的中年男人,開始兢兢業業地為小米帶貨。
直播間裡,老羅面帶微笑地介紹著:“小米採用的都是好材料…”
銷售數據第一時間擺在了親臨現場的小米中國區總裁盧偉冰面前:3876部小米手機被賣出,成交額超過1500萬人民幣。
態度決定成敗。
這一刻,老羅在昔日的對手前掙回了面子,即便這並非他刻意為之。
李嘉誠的這段話很經典:「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
是啊,人在低潮時,放下面子彰顯的就是一份勇氣,一種擔當。
只有放下今天的面子,才可能贏回明天的里子。
直播的最後階段,為了介紹一款刮鬍刀,羅永浩當場剃掉自己蓄留多年的鬍子。
白色泡沫塗滿鬍鬚,老羅一邊上下移動著剃須刀,一邊輕聲給自己打氣:“拼了。沒什麼放不下的,不過就是偶像包袱罷了。”
三小時的直播結束,羅永浩的直播首秀數據令人折服:累計觀看量達4891萬人次,銷售件數超91萬件,銷售額達到嘆為觀止的1.2億。
也許,為了「信守承諾」而丟掉面子去做某件事,這樣的行為可能會招來疑惑,受人唾棄,但無論如何,都不該被人恥笑。
畢竟,事實勝於雄辯:為了還債,羅永浩一直努力著,目標也慢慢達成。
2022年初,「羅永浩不再是老賴」的消息佔據微博頭條。
當世人再次為他的還債效率感概不已時,他在微博上回復道:“全部還完我們肯定會第一時間公佈的。畢竟,我們比任何人都著急完成這件事……”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在生存面前,面子根本不值一提。
要活下去,就要學會放下架子,丟掉面子。
這些年來,老羅的身份一直在變:從新東方老師,到網路紅人、錘子科技CEO,再到抖音帶貨一哥、脫口秀節目領笑員…
無論變換為哪一種身份,在他身上「驕縱」少了,「沉穩」多了,但「兢兢業業做事,任勞任怨還債」的那股子硬氣卻一直相伴相隨。
他曾說:「自從做手機以來,頭髮掉了一半,膽結石大了一倍,體重增加了20%。但,所有這些,和曾收穫的傲人成就和令人難忘的溫暖關懷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這,也是我能走到今天,能走向未來的動力之泉。 」
是啊。
人生的路很長,錯了就是錯了,跌倒也很正常。但無論如何,別趴下,別放棄。
共勉。
作者 | 一木,努力寫有溫度的字,做有溫度的人。
圖片 | 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