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57歲時,娶了18歲的胡寶珠為妻。
齊白石曾和第一夫人生了5個孩子,移居北京以後,寶珠又生了7個孩子,第七個孩子良末是在齊白石78歲時所生,齊白石自以為是最後一個孩子,所以取名良末,沒想到83歲時,寶珠又懷孕了,在生第8個時卻因高齡難產逝世。隔年,老人又鬧著娶了一護士為妻。
白石老人83歲生孩子,85歲要續弦,92歲仍喜歡看漂亮美眉,95歲吵著要結婚,難怪曾為白石老人修年譜的胡適之要驚嘆老人精力的旺盛。
白石老人不是好色之徒,生理上天賦異秉以及多情愛美的藝術家本質,加以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動,以至晚年才會有一些風雨傳說出現。 83歲夫人懷孕
其實,白石老人在他83歲,胡寶珠太太難產過世前,他的性愛生活非常單純,而且和他的婚姻生活是一致的。齊白石一生只結過兩次婚,第一次是12歲時經過“拜堂”儀式而娶進一位童養媳,19歲時“圓房”,這是他的元配夫人陳春君,後來,白石57歲的時候,為了藝事發展,離家遷寓北京,陳春君留守湖南老家,不能隨待,遂為他物色到「副室」胡寶珠,服侍他在京生活;如此過了23年,白石80歲的時候,元配夫人陳春君去世,次年,白石決定「立胡寶珠為繼室”,曾舉行“扶正典禮”,這算是白石的第二位夫人。
白石老人和他的兩位夫人非常恩愛,早年,曾和陳春君夫人生了五個孩子,移居北京以後,和胡寶珠夫人又生了八個孩子了,胡適之說老人78歲生子,就是指胡寶珠夫人的第四個孩子良末,老人高齡得子,他自己也以為是最後一個孩子了,所以取名良末,沒想到五年以後,寶珠夫人又懷孕,老人83歲的時候,寶珠夫人生產,卻因難產逝世。
可見老人年逾80,和年輕的寶珠夫人(去世時42歲),仍是十分恩愛的。寶珠夫人過世後的第二年,84歲的白石老人不耐孤寂,有意續弦,朋友為他介紹曾任北京協和醫院護士長的夏文珠,老人一見十分滿意,決定結婚,卻遭到兒女們的強烈反對,老人無奈,只好和夏文珠協商,以護士名義留下來,做一位「有實無名」的白石夫人。
夏文珠到齊家的時候,大約四十四五歲,身材高挑,面容姣好,又有文化,極得老人寵愛。
仍在台灣定居的白石老人女兒齊良憐描述:「……不出我們所料,她看出父親喜歡她,慢慢的竟左右了父親的意見,父親從此對我們子女兒媳的印象,漸漸憑她的觀感而轉變,門客買畫的否諾,也都由她做了主張,還需按每尺畫的潤例加收一成歸她所有。什麼,只是一家人的生活受了這個影響而渙散了……”
夏文珠持寵而嬌,常常對老人發小脾氣鬧彆扭,一次夏文珠鬧彆扭後回了娘家,老人叫良憐陪他到北京前門外夏家去找夏文珠,夏文珠的母親來應門,據齊良憐說:「夏母比白石老人還年輕許多,但白石老人見到夏母後,馬上在她面前跪下,說:『請讓文珠回到我身邊來吧!』」齊良憐見狀眼淚馬上流了下來。
夏文珠進到齊家七年之後,大約在1951年春,有一天,夏文珠和老人鬧了別扭負氣出走了,老人起初並未在意,可是,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夏文珠竟然沒有回來。夏文珠離去後,經過好一番折騰,同鄉介紹一位伍德萱女士繼任,據張次溪說,伍德萱原藉江蘇武進,她的父親一向在湖南做事,她是在長沙長大的,和白石老人有點世交,伍女士文學很有些根底,他用了聘書,聘她為秘書,還給取了個別名,叫做伍影,這位伍女士究竟是單純的護士,還是如同夏文珠一樣,以護士為名,卻是居住在一起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此後,仍有一些關於白石老人情愛生活的傳說,根據1971年8月17日台北中央日報刊出小提琴名家馬思聰的女兒馬瑞雪所寫的一篇關於她所知道的白石老人晚年的生活情形。
馬瑞雪在齊白石93歲的時候(1952年)曾和她父親在北京看過齊白石。馬端雪文章說:「這個孤老頭結過四次婚,第四個妻子因為不能陪他享高壽,不久前過世了。後來有人給他介紹了一個44歲的女人。'太老了!'白石老人搖著頭對介紹人說。辦喜事呢!」
馬瑞雪的這段記事,聽來很荒唐,荒唐得令人難以置信。但是,觀乎她在文章中對白石老人晚年生活的描寫,親切細膩,敘事言之鑿鑿,絕不是憑空捏造或道聽途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