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終於「出圈」了。
當張東昇摘下頭套,看著鏡子裡禿頭的自己時,許多觀眾不禁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這個挺令人「禿然」的人物設定,正是秦昊自己嚮導演辛爽提出來的。
按照辛爽的解釋,“我們不想只用語言、情節去表達一個人,也想用一些細節讓觀眾自己發現這個人。”
這也符合秦昊一貫的表演理念。
你很少看到他過度誇張的表演張力,他似乎總是收著。
但平淡中,常有神來之筆,一個小動作就足以讓你記得這個角色。
早上剛將岳父母推下山崖,晚上就看著出軌的妻子脆弱地重新靠在自己肩頭,張東升美滋滋地在陽台上啃起蘋果,嘴角揚起無法克制的笑意…
一系列細節,就把角色的扭曲和變態表達無疑。
這,就是秦昊的功力-當他一身輕鬆地進入角色,他,就是角色本身。
1.愣頭青少年
當章子怡在微博盛讚《隱密的角落》時,我們看到的是一位享譽國際的成功女演員對國產劇的肯定與期許。
但少有人知的是,秦昊當年曾是他們班上成績最好、最優秀的那一個。
儘管幾度角逐戛納,秦昊在國內的知名度並不高,反而是 「伊能靜老公」這樣的稱呼更廣為人知。
在演員這條路上走了二十年,他幾乎把所有的南牆都撞了個遍。
但奇妙的是,每次頭破血流之後,秦昊總能谷底反彈。
友人、婁燁幫秦昊在坎城慶生
18歲那年,在遼寧最好高中就讀的理科男秦昊,深深被《北京人在紐約》中姜文的演出迷住了。
他決定去北京。
倔強的少年跟公務員父母說,我要考中戲。
父母搖頭,直言走演員這條路,祖宗八代都幫不了你。
但開明的父母最後還是讓他去了,沒料到孩子一舉考中,展現出驚人的表演天賦。
2000年夏天,演完三場畢業大戲男主角的秦昊,志得意滿,滿心期待著各大名導的邀約。
那時候,中戲畢業生拍電視劇的行價是5000元一集。秦昊接到了共兩集的電視電影,但對方表示總共只給5000。
秦昊接下了這部劇,但心高氣傲的他一分錢也沒要。
他說:“因為我不只五千。”
「我總是把演員兩個字看得很重,甚至覺得演員是個崇高的職業。」
秦昊對這個職業是有信仰的。
沒能等來名導的他,在畢業的那一年毫不含糊地一口氣拒絕了8部電視劇。
殊不知,在這個圈子,先闖出個名氣也很重要。
直到第三年,秦昊一部電影也沒有拍。第四年,他慌了。
第五年,他開始翻閱報紙的求職欄,打算轉行。而此時,他的同班同學章子怡、劉燁、袁泉早已在電影屆風生水起。
其實,身為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96級本科班成績最好的那一個,秦昊有資本驕傲的。
但一個新人演員上來就如此“挑剔”,白白錯失了許多與觀眾結緣的機會。
上大學時,老師常莉說不要在校外接戲,秦昊聽了。
結果,乖孩子沒糖吃,不聽話的章子怡和劉燁都火了。
畢業了,從選擇劇本到被選擇、被遺忘,「愣頭青」秦昊這南牆一撞,就是五年。
好在不久之後,他遇到了王小帥。
秦昊飾演王小帥電影《青紅》中的“李軍”
於是就有了電80年代貴州山區的青年技工李軍:一身格紋喇叭褲搭黃色襯衫,帶著標籤還沒撕的蛤蟆鏡,前衛的燙頭,嘴裡永遠叼根煙。
其中最著名的那場地下舞會的片段,秦昊即興跳了一場貓王的舞步。這段經典,被法國媒體譽為可以與《低俗小說》中那段著名的「剪刀舞」相提並論。
《青紅》大獲成功,它一舉把王小帥和秦昊帶到了坎城的紅毯上。
蟄伏五年,第一部電影就獲得了坎城影展影帝提名,值了。
秦昊覺得整座小鎮都是為了他們這些人而準備的。他笑稱:“這比所有的夜店玩的最嗨的都還要嗨。”
其實,家境殷實的秦昊原本的人生軌跡,是順順當地參加高考,然後前往新西蘭的商學院深造,過上典型中產階級的安穩日子。
但有些夢,一旦點燃了,就再難被澆熄。
如奧地利詩人裡爾克曾寫道:“生活哪有什麼勝利,挺住意味著一切。”
秦昊挺住了。
所以他走在了坎城的紅毯上,不是走秀,是帶著作品來的。
對秦昊來說,比《青紅》對自己影響更深的,正是那次坎城之旅。
在那之前,他對歐洲電影根本沒有概念,所有表演,用的都是學校裡那套戲劇表演的方法論。
坎城之行後,秦昊開始深入研究歐洲電影,看了數不清的盜版DVD;熟讀各類新浪潮、歐洲電影史和世界電影史。
「演員」這兩個字,在他心中的分量比之前更重,卻也更「清晰」了。
2.混亂的中年非著名男演員
與在國際影展上屢獲提名的光芒相比,秦昊在國內的地位始終不凡。
隨著商業電影的興起,越來越多不同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不少人都攛掇他多去接一些商業片。
聽得多了,一向理智的秦昊,也有些坐不住了。
畢竟,要吃飯過日子。
那些小成本的文藝片,收入實在有限。
雖然動搖,但秦昊還在堅持自己選戲的那一套準繩。
直到那年他拒絕過的一部穿越劇大火,劇裡的所有演員一炮而紅。
後來有一部特別想上的電影,導演沒有請他,卻請了這部劇中紅了的那位演員去演。
秦昊陷入了混亂。
他還是那個極端的“愣頭青”:“既然你們想看這樣的表演,那我就用自毀的方式來證明:毀到底線,你看不行吧,我再做回我自己。”
這一年,他一口氣拍了6部電影,兩部電視劇,一部微電影。
大都是爛片。
錢是賺到了。但賺得窩囊,不開心。
伊能靜就是在這個最混亂的時期出現的。
第一次聊天,秦昊就把自己的不爽和苦悶一股腦地傾吐給了她。
令他沒想到的是,伊能靜居然說:
「秦昊,你知道我多想成為你這樣的演員嗎?你可以跟王小帥、婁燁這樣的導演合作,你可以拍戲不為錢,就拍自己喜歡的東西,成為一個純粹的演員,我一輩子都想成為你這樣的演員。
這句話瞬間擊中了他。
原來,自己曾經做過的事和堅持的東西,是有人理解的。
而在事業上,這次將秦昊從谷底拉上來的,是老夥伴--婁燁。
與王小帥一樣,婁燁看著秦昊一路成長。
在婁燁眼中,09年《春風沉醉的夜晚》裡的秦昊,是無法駕馭《推拿》中沙復明這個角色的。
《推拿》中飾演“沙復明”
但如今的秦昊可以。
因為他的表演正是源自於生活的累積,隨著閱歷的增加,秦昊的演技也自然成長。
這部《推拿》在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首映,成功入圍主競賽單元,並獲得了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
而對秦昊來說,他的口碑再次回歸,比從前更盛。
但他還是沒有「出圈」。
貼在身上的「文藝片男神」標籤,固然是一種肯定,但同時,也是一種束縛。
是時候撕掉它了。
3.長著「流氓臉」的暖男
點開秦昊的訪談視頻,你會感到一絲意外。
眼前的他談吐優雅、眼神篤定、聲線溫柔,根本沒有想像中的那般高冷與疏離。
實際上,秦昊是個非常有趣、有梗的人。
參加華少的訪談節目《今晚九點見》,在風箏店為女兒畫風箏
在自動生成的“2019微博年度男神”的微博下面主動留言:“這個微博不是我發的。”
粉絲紛紛笑稱:“叔,你可太可愛了。”
是啊,他真的很「可愛」。
每年結婚紀念日,伊能靜都會為秦昊寫一篇小作文,言辭之間滿是感動與幸福。
今年,伊能靜提到秦昊從遠方寄了一封明信片,卻始終沒有收到。
“我們是如此古老的在相愛啊,總是走很遠的路,談一本書可以延伸很遠……”
如此溫情的文字,再看一眼秦昊的評論,畫風驟轉: “下次用快遞!哪家快遞寄丟了賠的最多?”
秦大叔的點,總是如此清奇。
剛在一起時,因為東北大老爺們兒的粗獷口吻,伊能靜總以為他在罵人。
後來才發現,明明是一顆暖男的內心,卻長著一張流氓的臉。
隨著女兒小米粒的到來,秦昊的內心變得開闊、包容了許多。我們驚訝地看到他不再那麼“擰”,那麼“小眾”了。
他開始參加綜藝,也演出了幾部頗有口碑的網路劇。
參加節目《聲臨其境》
讀到《無證之罪》的劇本時,秦昊正在拍《妖貓傳》。
原本他拿到的是反派角色,但他深深被嚴良這個「複雜」的警察所迷住了。
事實也證明,秦昊的「嚴良」是完美的。
可以說,這部與口碑爆棚的《白夜追兇》同期播出的網劇,品質也毫不遜色。
二者使觀眾大飽眼福,國產推理劇的口碑之路由此打開。
一批短小而精悍的高品質網劇開始大受青睞,這也給秦昊這樣「挑剔」的實力派演員,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正如他自己所說:「時代變了,這是一個內容為王,而不是媒介為王的時代了。」
在國內外一部部優秀作品的浸潤之中,觀眾的口味也開始變得「挑剔」:只有真正「有點東西」的作品,才會贏得口碑。
而網劇《沙海》中的無邪一角,更是讓秦昊成功吸了一大批年輕的「死忠粉」。
這部劇中與秦昊對戲的是流量小生吳磊,許多人擔心兩人難以合拍。
不過,秦昊對這位年輕的演員倒是很滿意,因為吳磊身上有一股真誠的勁兒。
而這,正是秦昊對合作的演員唯一的要求。
因為很多時候,演多了,真是少了。
但說實話,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還有太多優秀的演員沒有被大眾看見。
在華少主持的訪談節目《今晚九點見》中,他曾問秦昊如何看待「流量」。
秦昊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他只是一字一句地說:
「我覺得,堅持做內容的演員,永遠沒有吃不上飯的一天。」
幾度撞南牆,擦乾血淚,再回頭。畢業二十年的秦昊,還有戲拍,還能選好戲拍。
我想,這就是一位堅持做內容的好演員,應該得到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