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代四大名妓,相信大家對她們並不陌生,即:北宋時期的李師師、南北朝之際的蘇小小、明朝的陳圓圓和清朝初年的柳如是。
這四大名妓能歌善舞,才藝雙絕,被當時之人稱讚不已。特別是蘇小小,她貌美如花,才華洋溢,不少文人墨客都稱讚過她,並為她題寫詩文,例如:白居易、李賀、餘秋雨等人。但是,蘇小小卻是真正的紅顏薄命,年僅二十三歲就去世了,對此,不少文人為其惋惜不已。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蘇小小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蘇小小出生於南北朝的南齊,她的祖上是東晉時期的權貴。後來,蘇家衰敗,其祖先便帶著族人移居到了錢塘,並在此地經商,成為了當地比較有名的商人。也因此,蘇小小幼年的生活過得比較富裕。蘇小小是家中獨女,因為,她的外表嬌小可愛,父母便給她取名為「小小」。
到了蘇小小十五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先後過世。於是,蘇小變賣了家產,和乳娘賈姨一起搬到了西冷橋邊的松柏林里居住。由於,沒有人約束她們,兩人在這裡過得無拘無束,十分自在。為了方便出行,蘇小小還刻意請人打造了一台油壁車。不久之後,能歌善舞的蘇小小開始與當地的文人雅客結交。
因為,蘇小小善於詩詞歌賦,而且是女子,所以,人們便以詩妓或歌妓來稱呼她。就這樣,蘇小小日復一日地過著如此生活。
後來的某一天,蘇小小外出遊玩,在此期間,她遇到了一位長相英俊的公子,那人便是阮鬱。不久後,兩人墜入愛河,並私定終身。他們常常一同外出遊玩,相擁而眠,讓人好生羨慕。
有民間傳說,蘇小小在這段期間曾寫過一首詞,名為《同心歌》:
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駿馬。
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然而,不久之後兩人交往這件事卻被阮鬱的父母知道了。在古代,人們信奉男尊女卑,女性的社會地位十分的低,而歌妓的地位更是低如塵埃。所以,阮鬱父母極力反對兩人來往,並要求阮鬱不再與蘇小小聯繫了。無奈之下,阮鬱只好聽從父母之命,與蘇小小分開了。
雖然如此,但是,蘇小小依然難忘之前情意,依舊堅持在錢塘江畔等待心上人阮鬱歸來。最後,蘇小小在等待中病倒了。隔天,蘇小小看著院子裡的滿目春意,想到了自己坎坷的情路,不禁有些傷心。
就在不經意間,她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別離情緒,萬裡關山如底。
遣妾傷悲,未心郎家知不知。
自從君去,數盡殘冬春又暮。
音信全乖,等到花開不見。
這首詩的大意是:「離別之時,心中惆悵不已。送走我的時候,郎君可知道我的傷心?郎君離開以後便失去了所有的音訊,我只好獨自度過了數個殘冬與暮春。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蘇小小的病情有所改善。有一天,她外出散心,沒想到竟遇到了一位與阮鬱模樣相似的人,他的名字叫鮑仁。雖然,鮑仁長得很像阮鬱,但是,他的神情中卻透露著一絲沮喪。見此,蘇小小走上前去,詢問他發生了何事。
鮑仁便說:“我現在本應該前往京城參加科舉考試,可是,我的盤纏不夠,沒辦法上路。難道我注定只能當一個普通老百姓嗎?”
聽完以後,蘇小小主動提出自己能夠出資幫他渡過難關。對此,鮑仁十分感激,並滿懷大志地奔赴考場去了。不久後,由於長期牽掛阮鬱,導致憂鬱在心,蘇小小病逝了,當地人將她埋葬在了西冷橋畔。根據民間傳言,蘇小小死後,由於怨念太深,她的魂魄遲遲不能散去,常出現在生前的遊玩之地。
後來,書生鮑仁高中狀元,出任刺史一職。當他經過錢塘,準備前往滑州上任的時候,卻聽到了蘇小小逝世的消息。傷心難過之餘,鮑仁親自為她立了一塊墓碑,並題字為「錢塘蘇小小之墓」。之後,為了悼念蘇小小和供前來弔唁之人休息,後人便在她的墓前修了一座亭子,並命名為“慕才亭”。
有詩雲:
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鑄金。
「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負一生愛好山水」是蘇小小的遺願,山水之於小小,猶如小小之於我。西泠橋畔的埋香之所,既了卻了佳人遺願,也為西湖山水增色。時至今日,蘇小小的墓已經成為了錢塘文物保護單位和旅遊景點。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火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其實,從不少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蘇小小不是那種隨叫隨到,讓男人隨便玩弄的煙火女子。她有著自己的個性,有著自己的喜好,有著自己的情感世界,不看重物質,不傾慕錢財,重情重義,始終把感情放在首位,對於愛情敢於付出,至死不渝,這哪是一個妓女的個性所為?
此外,在蘇小小的一生中,不管是做歌妓還是做詩妓,她始終銘記著母親的遺言:「我的心是乾淨的!」正如張振華所說:「蘇小小是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女孩,江南才女,絕佳佳人!
參考資料:
【《樂府詩集·廣題》、《西湖拾遺》、《 蘇小小墓:一座城市的意淫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