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8康熙

歷史上被尊稱“千古一帝”的人並不在少數,但被歷朝史官所公認的卻僅有四位: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他們分別代表著始創之功、大統之威、鼎盛之榮和絕唱之嘆。要知道作為一名少數民族皇帝,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並不簡單,況且康熙帝也做過不少錯事,但瑕不掩瑜,康熙用他自身的傳奇經歷,踏實的為“千古一帝”這一封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就讓我們走近這位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的一生吧。

{IMG}

愛新覺羅玄燁,清聖祖,年號“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定都北京後的第二位皇帝,自號體元主人,是順治帝的第三子。玄燁8歲便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清朝許多大事都在他的手裡發生,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當時玄燁的生母只是皇宮中一名不受恩寵的庶妃,玄燁降生時,順治帝都對其並不算關心。玄燁出生後不久便遭受了天花的侵襲,當時順治帝委託奶媽將其帶出紫禁城外哺養,因此玄燁幼時便未曾得到過父母的承歡。好在天花症並未傷及玄燁性命,只是在其臉上留了細小的麻點,但讓其也對天花有了終身的免疫力,這也為後來玄燁成為皇帝埋下了伏筆。

{IMG}

玄燁五歲後便開始讀書識字,而且在這方面十分勤奮好學,直至去世,康熙帝終身都十分好學。也有記載說起十七八歲時,每每讀書至深夜,直到咳血也不罷休。順治十八年,二十四歲的順治帝突然病逝,但其並未冊立太子,但在臨終前聽從了湯若望的建議選用對天花具有免疫力的玄燁作為繼承人,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並在遺詔上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四大臣輔政。而在康熙即位兩年後,母親病重,十歲便喪失了母親。這也成為康熙帝后來的回憶,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

而四大臣聯合輔政也並未持續很久,他們之間的矛盾很快就激化了起來。其中鰲拜逐漸掌握了實權,並很快暴露出其專權的野心。康熙六年,首輔索尼去世,十四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但僅十天后,鰲拜擅自殺害了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而遏必隆又是鰲拜的黨羽,所以朝政實權便掌握著在了鰲拜手中。而當時康熙帝為了拿回實權,召集常作布庫戲的侍衛將鰲拜逮捕,並將其拘禁,誅殺了鰲拜的親屬和黨羽,將另一位輔政大臣遏必隆削職奪權,算是真正奪回了自己的實權。

{IMG}

康熙十二年,康熙帝認為藩鎮威脅國家邊境安全,下令撤藩。當時吳三桂假意撤藩,實則在雲南提出反清復明,並殺害雲南巡撫,進軍攻陷湖南。還散佈檄文,吸引廣西四川各地官員反清。而康熙帝對此採用堅決打擊的對策,絕不妥協言和,反倒對其他叛變者大開寬容,分化敵軍,孤立吳三桂。之後康熙帝將湖南作為進攻重點,既重用滿族親王,又重用漢兵漢將圍攻長沙。而吳三桂也在稱帝后不久憂憤成疾去世,去世後部將讓其兒子即位,退回雲貴地區,但隨著清軍攻破昆明,吳三桂兒子的自殺,也算是三藩的這場鬧劇得以平定。

清除邊境藩鎮危機後,康熙帝又將目光投向了鄭成功後代鄭經所在的台灣。康熙二十年鄭經去世,十二歲的鄭克塽即位,但大權被馮錫範、劉國軒掌握,鄭氏大臣紛紛動搖,甚至與清朝談和的官員願當內應。在此契機下,康熙帝派遣施琅作為福建水師提督,在澎湖大敗鄭氏海軍,隨後明鄭納土歸降,康熙帝也算是收回台灣,為促進祖國統一又進一步。

{IMG}

解決台灣問題後,邊境沙俄國家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蠶食國家領土的問題又迫上眉睫。對此康熙帝多次協商無果後,下令反擊。並在雅克薩大敗敵軍後,俄國攝政王請求議和,清廷答應了其請求,讓其退回了尼布楚地區,並在雅克薩之戰後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確定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的地區均為中國領土。

解決完東北邊境矛盾後,西北矛盾又產生了,西北蒙古本分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者均與清朝關係密切。但漠西的準噶爾在領袖噶爾丹的統治下日益強盛,而沙俄當時為了復仇找到噶爾丹的代表,策動其攻打漠北喀爾喀,噶爾丹本就和喀爾喀的一個部族有矛盾,便掀起了對漠北的戰爭。康熙二十七年,噶爾丹親自攻打喀爾喀,很快佔領整個地區。對此喀爾喀首領決定投靠清朝,逃亡漠南一帶請求保護。康熙在了解情況後將其安置在了科爾沁草原,並責令噶爾丹西歸。

但噶爾丹不僅置之不理,反而率兵繼續南下。對於噶爾丹的猖狂,康熙又徵集兵馬北上迎擊,多次大破準噶爾。但噶爾丹拒不投降,為此康熙帝再次親征,噶爾丹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死去,而漠北的喀爾喀地區也被納入了清朝版圖。但漠西地區依舊是塊隱患,其新的統治者也受到沙俄的蠱惑,不斷侵襲清朝邊境地區,並多次進犯西藏。但在康熙的及時派兵圍剿下,才將準噶爾勢力趕出西藏。

{IMG}

之後便是我們熟悉的“九子奪嫡”事件了,康熙早年便立了兩歲的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但由於胤礽母親的叔父索額圖專斷權利貪圖賄賂被斬殺而造成了父子關係的僵化,並廢除其太子的身份,引得了其他眾阿哥的覬覦。當時皇長子胤褆是庶生,不受康熙待見,自知無望便向康熙提議立八阿哥胤禩,又勸說替父親除掉二阿哥胤礽,引得康熙的寒心,也引起了對胤禩的提防。這時三阿哥胤祉又揭發了大阿哥加害胤礽之事,於是康熙便將大阿哥進行了囚禁,而對於胤禩也進行了關押,但隨後便釋放了。之後康熙帝恢復胤礽的太子地位,但其又被告於各部尚書結黨營私,康熙帝一怒之下再次下詔廢黜太子,並將其圈禁至死。

而太子胤礽被廢後,八阿哥胤禩轉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禎,當時的九阿哥和十阿哥也附庸了八阿哥。而十三阿哥胤祥附庸於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廢後,敢為太子說好話,算太子黨。但胤礽二次被廢後,胤禛看出胤礽再無復立的可能,便開始結黨營私,窺探儲位。這時也主要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阿哥黨和以胤禩為首的八阿哥黨兩大勢力。而當時儲位之爭時間之長,波及之廣,以及對朝廷和皇帝本人的影響,一時半會也難以寫完,這裡一筆帶過。最終皇位的爭奪以四阿哥胤禛取得勝利,即雍正帝。

{IMG}

雖然康熙一生極其富有作為,但晚年的康熙一度懈怠,凡是皆以寬鬆待之,導致出現吏治廢弛,國庫空虛,個別地方出現騷亂與暴動,給繼任者雍正帝留下了不少隱患,更有人直接指出清朝衰亡的病因便有康熙開始。在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玄燁駕崩於北京,當時八阿爺黨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禎遠在西北,留守北京的為四阿哥胤禛,在統領隆科多宣讀遺囑後,宣布胤禛繼承皇位門衛雍正帝,而康熙得以安葬清景陵。

{IMG}

說實話,康熙帝的一生實在精彩,以至於筆者一時半會難以一筆帶過,也算是筆者這幾個月來寫過最長的一篇人物傳記,這也間接證明了康熙作為一個帝王,確實做過不少值得記錄的事情,畢竟也是康乾盛世的締造者。就像筆者特別喜歡的一句話,歷史書上你隨手翻過的一頁,記載的便是他們波瀾壯闊的一生。至於關於康熙帝的整體評價,此篇傳記便先擱置,待後面寫整體清朝皇帝時,再進行逐一分析評價。

延伸閱讀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