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一眾95花紛紛札堆於古偶市場,擠破了腦袋想分一杯羹,試圖急於變現,一躍躋身流量行列。
但孫佳雨這個95後可不一般。
明明可以靠顏值彎道超車,但她偏偏不願意走捷徑,而是「自討苦吃」。
現在甚至有點“不務正業”,連副業都乾得比主業紅火得多。
出道8年的她作品很寥寥,而且都是清一色的配角。
《最好的我們》裡餘淮的初中奇葩同桌陳雪君;
《餘罪》裡的警校校花安嘉璐;
《何所冬暖,何所夏涼》里大方爽朗的女主角閨蜜莫家珍;
《安家》裡的衣櫥公主朱閃閃;
《在一起之方艙》裡的抗疫護士蔡雨萱;
《心跳源計劃》裡隱忍壓抑的莫莉;
《對手》裡的大小姐警官朱慧……
雖然戲份都“微不足道”,但是吧,這個女孩還真有不少角色能讓觀眾記住。
《餘罪》裡的安嘉璐,是餘罪曾經的暗戀對象和女神。
漂亮得讓人驚艷,是劇裡白月光般的存在,讓人印象深刻。
《安家》裡的衣櫥公主,門店裡的吉祥物擔當朱閃閃是孫佳雨「最負盛名」的角色了。
她漂亮愛美、做事兒認真、天性樂觀、待人和善。
但也沒有眼力見兒、智商捉急,情商也很感人,甚至還沒啥上進心。
但佛系發了十萬份傳單,「一夜爆紅」後,她晉升為了一定要自己開出一單的上進青年。
剛開始朱閃閃是觀眾炮轟的對象,大家都在罵她蠢罵她矯情,但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們紛紛倒戈,愛上了朱閃閃。
「閃閃惹人愛」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也是在這個角色上,孫佳雨的演技被正視了。
《對手》裡的女警官朱慧也讓人記憶猶新。
出身優越,有著傲嬌任性的大小姐脾氣,在感情上也十足的戀愛腦。
這個角色很不討喜,但孫佳雨的演技是在線的。
要不說,任何一項能力加上美貌這副牌,幾乎都能打出王炸的效果,更何況是在演藝圈這個最看臉的地方。
這些角色的出彩與孫佳雨顏值高,演技也在線是息息相關的。
只是,不得不說,從功利世俗的角度來看,孫佳雨的確把路給走窄了。
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連吃撐都綽綽有餘。
什麼都沒有,只要有臉、沒追求,就可以拍個偶像劇,最好是古偶,再輔以一些有的沒的的營銷炒作,新一代頂流立刻橫空出世。
但凡孫佳雨能上點兒道,也不至於現在還幾乎「無人知曉」。
一點兒曝光度都沒有,只是傻傻地拍戲,的確很難紅。
沒有流量和知名度,要拿到好作品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不得不說,長此以往,這對她的顏值優勢是種消耗。
當然啦,旁人是很鐵不成鋼,但她似乎不太在意這些。
畢竟在17歲考藝校的時候,孫佳雨就可以說出自己「不想紅」這種話:
“我無所謂出名,就是喜歡表演,如果讀普通大學我也不知道應該幹嘛。”
有時候,來得太容易的東西往往不太被珍惜。
走上表演這條路,孫佳雨尤其地順,順到讓人覺得很離譜。
接觸到表演之前,她甚至不知道有專業的表演院校的存在。
“之前我以為大明星都是在街上被星探發掘才紅的。”
所以一直在高中之前,當演員並不在她的人生規劃的範疇。
高二暑假,孫佳雨陪朋友去上了表演訓練班。
但這一去就被那邊的老師軟磨硬泡把她勸著留下來了。
畢竟,從小到大,孫佳雨都是班花般的存在。
有著這番美貌自然很難不讓人「惦記」。
只是,她自己是躍躍欲試,但家裡人卻很反對。
這很容易理解,自己就讀高新一的女兒成績能到中上游的位置,怎麼著也不能學表演。
但那會兒是高二嘛,父母也不敢太激烈地反對,畢竟也要高考了,就半拒半迎地答應她了。
只不過條件是要在西安本地上訓練班,一週只上一次課。
家人想著就讓她玩玩,根本沒覺得她能考上,連孫佳雨本人都覺得希望渺茫。
畢竟她的同學都是在北京上的表演訓練班,還是不留後路地準備。
所以,在考北京電影學院之後,孫佳雨查成績排名的時候頁面出來一個“3”,心立馬涼了。
她覺得應該是30多名。
雖然孫佳雨在考試的時候感覺每一場考試老師都挺喜歡她的,但這會兒她也沒了底。
畢竟她的確是佛系備考。
可沒想到,等後面數字出來之後,竟然是「第3名」。
孫佳雨很意外,她父母也很意外。
只能說人比人氣死人,別人削尖了腦袋都擠不進去的賽道,孫佳雨是輕輕鬆鬆就上路了。
沒辦法,上帝賞飯吃,孫佳雨就是當演員這塊料兒。
事已至此,家人認了:
“那都考上了,就上嗆。”
那是第一次孫佳雨能夠「自由地呼吸」。
打小,她家教就嚴。
雖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父母寵愛的同時也很嚴格。
在父母的「鞭笞」下,她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同時,孫佳雨也成了「籠中的金絲雀」。
“大學之前父母根本不讓我出去玩兒。”
上了高中,家人還擔心她被帶壞而長年累月地接送她上下學。
也許是因為父母的“嚴加管束”,孫佳雨成了一名宅女,並且養成了多愁善感的性子。
這倒是為她當演員培育了豐沃的土壤。
所以身為青年演員,愛惜羽毛的孫佳雨在業界的口碑是極佳的。
只是這也意味著她不會紅到哪裡去。
角色「朱閃閃」都比演員本人有名氣許多。
而孫佳雨也很隨遇而安,在粉絲眼裡,大抵是怒其不爭的:
佛系拍戲,躺平式當演員,事業心沒多大。
如今副業都比演員這個主業搞得有聲有色。
沒有好劇本好角色找她的時候,孫佳雨當起了穿搭部落客。
可以說,她微博的五百萬粉絲裡,幾乎絕大部分都是被孫佳雨的穿搭造型吸引而來的。
孫佳雨策劃了一個「孫佳雨眾不同」系列,專門用來更新她的穿搭分享。
冷酷、時尚、甜美、青春、中性、知性、霸氣,各種風格,孫佳雨是信手拈來。
在時尚上,可以看得出來孫佳雨有著強烈的可塑性。
結果也很顯著,不少大牌也不斷找她合作。
本來,演藝圈和時尚圈向來密不可分。
明星說穿了,不過是個大型的廣告架。
沒有商業價值的藝人是活不下去的,而時尚資源是明星變現能力最直接的體現。
在現今這個時代,想當好藝人,想有話語權,想隨心所欲選劇本,沒有商業價值是無路可走的。
楊紫曾說過:
”一個演員你要有商業價值,不然你是會被換掉的。”
這很殘酷,這對默默耕耘的實力派演員來說很不公平。
但如果不殘酷就不叫現實了。
有時候,時尚資源甚至比你的業務能力還來得重要得多。
就像倪妮,那麼多年過去了,《金陵十三釵》之後再也沒有大爆的作品。
但她依舊能長青,咖位還是很高,靠的是什麼?
靠的就是倪妮不可被取代的時尚表現力,靠的是她的商業價值。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孫佳雨真的走對了。
一面侷限於好劇本的稀缺得愛惜羽毛,一面開拓新賽道爭取彎道超車。
所以看似沒野心的孫佳雨其實腦子十分拎得清。
不過這個路子也不是誰都能走的。
孫佳雨有顏值、有身材、又有時尚表現力,她有基礎。
更重要的是,家裡有錢,她有底氣。
失敗了就東山再起嗆。
扎心地說,人和人的起點從來就不一樣。
出生就在羅馬的人就是選擇能更寬泛些,原始資本累積完成的前提下,成功的機率就是要高點。
看得出來,孫佳雨的家境是非富即貴的,所以她適合當演員,也適合當個好演員。
畢竟,如果藝術創作要純粹,還是得有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