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克薩哈:康熙初年4大輔臣之一,權力鬥爭的犧牲品,被凌遲處死

2025-01-04蘇克薩哈

蘇克薩哈,滿洲正白旗納喇氏出身,曾祖蘇納於清朝太祖時期歸降,被賜予牛錄額真之位,後升任梅勒額真。

蘇克薩哈

蘇克薩哈本人初獲牛錄額真稱號。 1641年,隨鄭親王濟爾哈朗參加錦州圍城戰,因戰功卓著被授予牛錄章京世職,晉升三等甲喇章京。 1650年,順治皇帝下旨恢復其家族的世職,並襲得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身份,出任議政大臣,並提升為一等,加拖沙喇哈番。在容親王多爾袞攝政期間,他成為旗下一員。待多爾袞逝後,蘇克薩哈與王府護衛詹岱等人揭露了多爾袞的不法行為,導致多爾袞被追黜。

蘇克薩哈

不久,蘇克薩哈升任巴牙喇纛章京。 1662年,清康熙帝登基之初,根據遺囑任命蘇克薩哈為輔政四大臣之一。然而,他與鰲拜關係緊張,屢受排擠。待康熙帝親政之後,鰲拜指控蘇克薩哈不願歸還政權,以二十四項罪名將其凌遲處死。

蘇克薩哈

在順治十年,即1653年,蘇克薩哈奉旨率領精銳軍隊前往湖南,與經略洪承疇聯合作戰,共同鎮壓孫可望的起義軍。

兩年後,也就是1655年,劉文秀的部下盧明臣等領導部隊分路進攻岳州和武昌兩地,蘇克薩哈迅速指揮軍隊進行反擊,結果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蘇克薩哈

此後,面對劉文秀對常德的進攻,蘇克薩哈再次顯示出傑出的軍事才能,連戰連勝,共計六場戰役均告捷。憑藉其卓越的軍事功勳,蘇克薩哈被提升為二等精奇尼哈番,並被提拔為領待內大臣,同時被賜予太子太保的榮譽稱號。

在1661年,清世祖福臨逝世後,其三子玄燁登基,是為康熙帝,改元為康。蘇克薩哈受遺詔任命為輔佐政務的四大輔臣之一,其他三人為上旗內大臣索尼、遏必隆和鰲拜。

蘇克薩哈

到1666年,鰲拜試圖更換旗地,引發朝廷內外的劇烈反響。蘇納海、朱昌祚以及王登聯聯合上書反對此舉,卻被鰲拜以職權入獄。此時,索尼因健康原因未能阻止鰲拜的行為,而遏必隆則與鰲拜形成派系,只有蘇克薩哈獨自抵抗鰲拜的專權。

蘇克薩哈

1667年,康熙帝開始親政,蘇克薩哈提出請辭,希望還政於皇帝,並請求守先帝陵園以保全餘生,這直接觸及鰲拜的權力。鰲拜拒絕蘇克薩哈的提議,並以議政王大臣的身份誣陷蘇克薩哈心懷不滿,不願歸政,羅列了二十四條罪狀,企圖以大逆不道之名處死蘇克薩哈及其家族。

蘇克薩哈

康熙帝知曉鰲拜與蘇克薩哈的矛盾,對鰲拜的判決表示「核議未當,不許所請」。儘管如此,鰲拜依然強行推動對蘇克薩哈的死刑判決,最後蘇克薩哈被處於絞刑。

在1669年的六月,康熙皇帝成功剪除了權力對手鰲拜之後,隨即頒布了一項重要法令。此法令旨在恢復蘇克薩哈及其他受到牽連者原有的官職,同時確立了蘇克薩哈家族的貴族地位得以由其子孫繼承,並且下令歸還被沒收的家產。

蘇克薩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