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尚香是誰的老婆(孫尚香嫁給劉備,原來是各有所圖,這算是三國時期最大的一筆買賣)

2022-12-23孫尚香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程普率領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劉備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操引軍北歸,留下曹仁守南郡。到了建安十四年,劉備與周瑜在南郡共攻曹仁,迫使曹仁龜縮在江陵城。之後,劉琦病逝,部屬推舉劉備為荊州牧,治所設在公安縣。

可以說,此時的劉備已經今非昔比,他領導的不再是以前三五人的小團體,而是幾萬人馬的統帥。現在的劉備擁有天下四個郡,國土面積足以跟孫權媲美,他現在應該比較得意。

孫尚香

然而,柴桑的孫權就不一樣了,他跟曹操有血海深仇,正當他們鬥得火熱時,身邊卻冒出了一個梟雄劉備,且實力與自己相當。這樣的事情,不只是孫權沒有想到的,越想越難受。

其實,可以理解,身邊有一個跟自己實力相當的對手,一定會處處牽制自己。之後,孫權採取行動了,其中,最緊急有效的當屬與劉備結親。孫權的小妹正是花容月貌的年齡,而劉備卻早已過了不惑之年,這樣的婚姻真的合適嗎?但孫權卻不管這些,他相信自己的妹妹可以收拾好這個大耳朵的老男人。

最終,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委屈下嫁,劉備當然要出一點聘禮,但是,至於出了多少錢,史書中沒有記載。

不過,我們可以大膽揣測:

大家對劉備借荊州的事一直爭論不休,有人說,荊州確實是劉備借的,有人說,劉備沒有借,只是藉了半個南郡。可是,不管事實怎樣,總之,所有的爭論都沒有結果。其實,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大家試想一下,孫尚香這個妙齡女子,怎麼可能願意嫁給一個老男人呢?

所以,劉備肯定給了自己的承諾,才拿到孫家的首肯。

孫尚香

後來,孫權要回荊州時的態度十分堅決,可是,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底氣呢?

我們知道,荊州從來都不是孫家的,它原來的主人姓劉。而且,孫權要求荊州,劉備卻拖著不還,也不敢正面回應,似乎荊州真是劉備向他所借。所以,這其中必然有蹊蹺。此外,劉備確實給孫權許諾荊州的所有權,以換取兩家的琴瑟之好。

並且,孫家能夠答應將孫尚香嫁給劉備,也是受了劉備的好處。如果,碰巧被筆者猜中,那麼,這一切將會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即:這個事情涉及權色交易,而雙方都不好意思公佈出來。而且,撰寫歷史的史官不僅為他們掩蓋事實,將保密工作做得很好,還把其他人都給忽悠了,留下了一個千古疑案。

然而,孫權和劉備的幕後交易,卻可以在史書中找到證據。

孫尚香

在這次權色交易之前,他們曾經發生過權權交易:

當初,廬江的雷緒帶著數萬人投靠劉備,壯大了他的勢力。等到荊州刺史劉琦病逝後,眾人推舉劉備為荊州牧。但是,他這個荊州牧不只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還沒有得到天下人的認可。而這時,孫權卻第一個站出來聲援劉備,公開承認劉備的地位。

因此,劉備看孫權如此給面子,自然要回報他,於是,向皇帝上表,推薦孫權為車騎將軍,提領徐州。只是,孫權畢竟是個實誠人。因為,劉備已經得到實實在的地盤,但是,孫權卻只得到了一個頭銜。而且,曹操統領的徐州怎麼可能分給孫權?

歷史記載,孫權有些畏懼劉備,於是,獻上自己的妹妹以維護雙方關係。之後,劉備前往東吳的都城面見孫權,籌劃婚姻的事。這是蜀人所寫的《先主傳》中的描述,當然,只是一面之詞,孫權怎麼可能僅僅因為害怕就把自己的妹妹奉獻出去呢?而且,孫權沒必要畏懼劉備。

所以,孫權肯定是用自己的妹妹來換取荊州的使用權,而孫尚香確實值這個價錢。雙方既然成了親戚,一定會互相拜訪,互相走動、串門。這次,劉備冒險前來面見孫權,當然不是簡單的走親戚,而且,過來辦理借地手續的。同時,劉備要求孫權從行動上支持他這個荊州牧,也不是簡單的口頭承諾。

孫尚香

周瑜知道這個事情后,立刻禀報孫權,說:劉備是當代梟雄,擁有關羽張飛兩員虎將,這樣的人肯定不會屈居人下。所以,他建議把劉備留在東吳,給他建造宮殿,再給他配一些美女、玩物,透過這些來摧毀他的意志,最後,把張飛、關羽跟他分開,這裡就可以控制住他。

最終,到了那個時候,周瑜再去跟他的部下交戰,一定能輕鬆取勝。然而,孫權此時卻沒有辦法聽從周瑜的建議。因為,北方的曹操對南方正虎視眈眈,雖然,他們在赤壁之戰敗下,但是,他們還是最強勁的對手,不可小視。因此,孫權覺得此時應該收買人心,廣布恩德,同時,他還需要劉備的相助。

於是,他找了一個簡單的藉口放劉備回去,不想聽周瑜的建議強留住他。此外,孫權並沒有把劉備當親人,他們成為一家人只是政治需要的結合,政治利益比這段親情重要得多。之後,孫權向劉備透露,自己想去攻打劉璋的益州,如果你願意就相助一下;如果不願意,他也不勉強。

而且,到時候益州被攻下來,他會把益州送給劉備,當作妹妹孫尚香的嫁妝。

孫尚香

這樣的試探,劉備早已了然於心,因為,孫權不是真心要打益州,只是來試探劉備的態度。而且,就算他真的攻打益州,劉備也不能坐視不管,因為,劉璋跟他是同宗,他肯定要相助劉璋擊退孫權。雖然,孫權是他的大舅子,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劉備看得很清楚。

另外,對周瑜的智慧,劉備還是非常敬佩的,所以,在臨走前還為他說了好話。據《江表傳》記載,劉備向孫權告別的時候,孫權攜張昭、魯肅、秦松等十餘人一起送別劉備,他們還在船上擺宴為劉備實踐。宴會接近結束時,張昭、魯肅等人躲了出去,只留下孫權和劉備在裡面聊天。

之後,劉備向孫權感慨,周公瑾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心胸非常寬廣,恐怕不能一直屈居人下。劉備這麼說有挑撥離間的嫌疑,但是,劉備是不是真心提醒孫權呢?我們並不知道。而周瑜是不是真的不願意屈居人下呢?這只是一種猜測。

此外,我們還要提一個人,那就是曹操,他也曾示好周瑜。

孫尚香

曹操不知道周瑜願不願意歸順自己,於是,派人去試探他。

曹操秘密派遣蔣幹到周瑜的住處,試圖說服周瑜。蔣幹跟周瑜是多年好友,他的前來一定會受到周瑜的歡迎,只是一開始,周瑜就堵住了他的嘴。周瑜先發制人,詢問蔣幹遠道而來,難道是給曹操當說客嗎?蔣幹不好意思接話,只能將說客的事情先放一放。

之後,蔣幹在周瑜的陪同下不僅查看了東吳的軍營,還查看了倉庫、軍隊物資、作戰器械等。而且,在宴會上,東吳的侍者也為蔣幹展示了他們的珍玩之物。最後,周瑜向蔣幹攤牌,他說:「大丈夫處世,能遇到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聽計從,禍福與共,假使蘇秦、張儀一塊來了,能動搖他的意志嗎?之後,他無功而返。

回去後他對曹操說:“周瑜心胸寬廣,沒有那麼容易被別人挑撥離間。”

其實,周瑜確實很忠心,但未必寬宏大量。沒多久,他就向孫權提議,要親自帶兵攻打益州和漢中。可見,這時候的周瑜,簡直就是得意忘形了!

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十一》、《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