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王力宏的個人資料前世今生

2023-12-11王力宏

從王力宏前妻爆出的萬字長文來看,王力宏其過有四:一曰婚前財產公正,讓其妻在財產分配時吃虧;二曰家庭冷暴力,讓其妻深感屈辱;三曰婚內出軌;四曰招妓約砲。我們姑且相信這些都是真的,但就第一點來說,女方是自願接受的;女方一直遭受家庭冷暴力,卻還一直與王力宏秀恩愛,其妻言王力宏養家的錢也沒有少給,第二點怕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哦;第三點與第四點放在當今的娛樂圈真要深究,恐怕是「洪洞縣裡無好人」了。

法國浪漫主義作家雨果八十多歲還和一些年輕美女有染,卻並不妨礙他依然成為萬眾矚目的偶像。歐陽修剛上班時因留戀歡場而屢屢遲到,後又被其政敵攻擊其與外甥女有染(這個外甥女是歐陽修姐姐的養女,與歐陽修並無血緣關係),並舉歐陽修詞作為證,雖然最後查無實據,不了了之,最終以歐陽修被貶結束,但歐陽修一直是百口莫辯哪,可這一切並沒影響歐陽修成為正直的士大夫和文章的楷模。天才的李白甚至以“招妓”為榮,他的詩中“挾妓自炫”的句子比比皆是,如“昔在長安眠花柳,五侯七公同杯酒”,“美酒尊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謝公正要東山妓,攜手林泉處處行”,“南國新豐酒,東山小妓歌”等,但李白的詩依然是當之無愧的文壇頂流。

或許,我們可以說力宏有點“渣”,但他的作品還應該是好作品,我們絕不能因噎廢食。況且,王力宏再怎麼“渣”,也“渣”不過大唐王朝的元稹吧。

元稹,字微之,與白居易同時代,且政治主張與詩歌主張均與白居易相近,故世稱“元白”,兩人互相唱和,詩中多有“頻夢”對方之語,故後世有人認為二人有「同志」的嫌疑。

元稹最著名的詩應該是《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是微之懷念亡妻韋叢的作品,詩寫得何其深情!已經得到妻子的愛,便如得到巫山神女的青睞;現在我經過花叢,那些美女我看都懶得看一眼呢。這個恩愛一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便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但其實元稹婚內便已出軌,他愛上了大他十多歲的才女薛濤,他們分手之後,他還寫情詩給薛濤。

錦江滑膩峨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寄贈薛濤》

卓文君以寡婦的身份與司馬相如私奔,為歷代道學家所不齒,薛濤身份是一名營妓,看來這位有著鮮卑血統的美男子元微之在政治上很看重“道”,但在私生活上卻是與之相反的。

唐代著名的才女有四位:李冶、薛濤、魚玄機、劉採春。前三位的確是才華過人,劉採春主要以「歌」聞名,有「唐代鄧麗君」之稱,又恐怕不是與元稹有染,劉採春早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了吧。

乖乖,大唐才女著名的一共就四位,與微之有染的居然佔了一半。王力宏與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了

未遇元稹之前,劉採春與丈夫週季崇是恩愛的。奈何劉採春為貌所迷,為情所困,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元稹的甜言蜜語征服了她,她最終狠心將丈夫拋棄了。

但劉採春不過是元稹追花逐柳路上的一道風景而已,總有看厭的時候。元稹何時拋棄了劉採春,我們不得而知,其後,劉採春不知所終,或云投河自盡了。

新妝巧樣畫雙蛾,諫裡常州透額羅。

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漣波。

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迴秀媚多。

較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贈劉採春》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採春應該會想到初見微之時,微之所寫的贈詩吧。諷刺的是,微之以自己的濫情來寫採春的專情(至少其唱歌是這樣,「唱望夫歌」嘛),而採春居然就此改變初衷,變為絕情,狠心拋棄丈夫,或者還有孩子。因此後世譴責元稹薄情寡義,卻不太同情劉採春,良有以也。

鮮為人知的是,元稹其實是元雜劇《西廂記》男主角張生張珙的原型,而崔小姐崔鶯鶯的生活原型其實是元稹的表妹,名叫「雙文」。生命的真實遠沒有故事中那麼美好,元稹為了娶高官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兒韋叢,不僅狠心拋棄了表妹,並最終逼得其自盡,匪夷所思的是,微之將其與表妹的床笫之歡寫進其詩中(實在太過香艷,堪比《金瓶梅》 ,在此不便錄出),這或許是「殺死」雙文最直接的推手。

如果說王力宏是個渣男的話,那元稹該是個十足的惡魔了。

(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滄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天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二)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金錢。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三)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這是元稹懷念韋叢的《遣悲懷三首》, 我們沒有理由去懷疑他對亡妻的一片深情,韋叢陪他走過他一生中最艱難的歲月,韋家的家世也帶給他仕途上巨大的助力。除去幾個典故的運用,詩意還是明白如話的。 “謝公最小偏憐女”,“謝公”指東晉的謝安,“女”指謝安的侄女謝道韞,此句的正常語序應該是“謝公偏憐最小女”,意指韋叢出身高門書香人家;“自嫁黔婁百事乖”,“黔婁”是戰國時齊國貧士,此處用以自指。元稹與韋叢結婚時,韋叢20歲,韋叢27歲時香消玉殞,其間他們育有五子一女,卻均先後夭折,所謂「鄧攸無子尋知命」便是為此。鄧攸,西晉人,永嘉之亂中,他捨兒保護弟弟孤子,後終無子。 “潘岳悼亡猶費語”,潘岳,是歷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潘安,他的妻子死後,他曾作《悼亡詩》三首。元稹以此二句表達他無妻無子的命運,沉痛之情溢於言表。

歷代悼亡詩名篇有四:一曰潘岳《悼亡詩》三首,二曰元稹《遣悲懷》三首,三曰蘇軔《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四曰賀鑄《鶥鴣天.重過閻門萬事非》。均以情感沉痛、真誠取勝。但四人的口碑卻有較大差別,蘇軔、賀鑄比較正面,潘岳因政治上依附權貴後反而被殺,被人視為無行,元稹卻是政治上獲得美譽,私生活被人詬病。

平心而論,李靚蕾女士的遭遇讓人同情,但他在嫁王力宏之前,早已知道王力宏的生活狀況,對於王力宏的緋聞女友也多是知曉、甚至見過面的,她自己也交往過男友,她還要一心一意嫁給王力宏,拋開王力宏的外表不說,恐怕王力宏頭頂的光環及其背後的家世背景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吧。如此看來,王、李二人的婚姻其實就是各有所求,各取所需吧,李女士一直知道丈夫的過往及現在種種,卻一直隱忍不發,不外乎就是想保有一個名分罷了,而這個現在王力宏也要拿走,“是可忍,孰不可忍”,兔子逼急了還咬人呢,這應該是李女士爆文的主要原因吧。

而王力宏呢,創作是需要熱情加持的,而且還需要維持一個光鮮亮麗的形象,卻又於心不安,對妻子李女士如此,對給予他靈感的緋聞女友也好,砲友也好,亦如此,深怕她們有一日被視為輿論上被人不齒的小三,到那時,或許給李靚蕾女士造成的傷害更大,於是急於恢復自由之身,實在是想把傷害降到最低吧。

將元稹與王力宏作一個全面的比較,相同的是,兩人都是翩翩美男,都是詩歌的天才創作型選手,都圈得粉絲、尤其女粉無數。不同之處在於,元稹八歲時父親亡故,其後由母親一手帶大,家世遠遠趕不上高門世家的王力宏,韋叢嫁給元稹,那是絕對意義上的“下嫁”,李靚蕾雖有哥大學歷加持,但據有網友推測,這可能是王家希望給公眾造成一個門當戶對的印象的一種突擊營銷吧,王、李結婚,李女士多少有些「上嫁」的成分,這或許也是李女士多年以來一直原意為王力宏做出犧牲的原因之一吧。

韋叢身為朝廷高官韋夏卿的最小女兒,要什麼金龜臣招不到呢?但她偏偏就嫁給了當時還一無所有的元稹,這或許便和李靚蕾一樣,看重的是對方的才華與相貌吧,但韋叢可比李女士慘多了,從高門侯府的千金,到一度靠典當過日子——“泥她沽酒撥金釵”,有時還以“野菜”“長藿”充飢,以槐葉作柴——“野疏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與獨守寒窯十八載的王寶釧也差不了多少吧,但王寶釧好歹還等到了薛平貴的衣錦榮歸,到元稹發達時,韋叢早已香消玉殞了。七年,韋叢為元稹生了六個孩子,卻是一個也沒有養活,這也從側面看出當時元稹家經濟的窘迫,而五子一女的紛紛夭折,或許正是韋叢綺年早逝的罪魁禍首吧,就這一點而言,李女士應該比韋叢幸福多了。

西哲有雲:「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元稹再怎麼尋花問柳,逐樂追歡,但我相信,他心中那個最重要的、最柔軟的位置,一定是留給韋叢的。而在王力宏深情款款地演唱他創作的王氏情歌時,他的心中也一定柔情似水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