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有一個宮女,被皇帝賜給匈奴人當老婆,第一任丈夫死後,她又嫁給了丈夫的長子,而第二個丈夫死後,她又按照習俗,嫁給了亡夫的弟弟。
這個女人一生嫁給了父子三人,她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
民間傳說中的王昭君,出生於一個平民家庭,天生麗質 ,美貌動人,琴棋書畫, 無所不精,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進宮裡,成為了一名秀女。
按照規矩,每個美女都要先到畫師那裡畫像,皇帝根據畫像選擇寵幸哪個美人,為了得到皇帝的寵愛,美人們不惜重金賄賂畫師,這個畫師叫毛延壽,是個眼裡只有錢的小人。
而王昭君偏不信這個邪,沒有給毛延壽金銀財寶,毛延壽為了報復她,就有意在王昭君眼睛下面點了一點,刻意醜化她,結果當然麼沒能入漢元帝的法眼,王昭君只能在深宮之中哀怨嘆息。
但命運的轉機很快來臨,匈奴使臣來漢,求漢元帝賜婚和親,以示兩國修好,匈奴這種偏遠貧窮的地區,沒人想嫁過去,此時王昭君卻深明大義,為了國家而奉獻犧牲,於是自請出塞, 前去和親。
臨行前漢元帝召見昭君,此刻他才意識到,眼前這個美人傾國傾城,但為時已晚,昭君最終還是去到了匈奴,嫁給了呼韓邪單於,於是有了“昭君出塞」的傳說。
到了塞外,王昭君與丈夫琴瑟和鳴,生了一個兒子,但不久後呼韓邪單於去世,王昭君向漢成帝上書, 想回故鄉,漢成帝為了保證邊境安寧,給了王昭君「從胡俗」的答复,於是王昭君依照匈奴的習俗,嫁給了下一任單於。
也就是呼韓邪單於的長子復株累,結婚以後兩個人舉案齊眉,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生育兩個女兒。
複株累單於去世後,王昭君嫁給了下一任單於,新一任單於是複株累的弟弟,而王昭君無法忍受這種恥辱,整日鬱鬱寡歡,不久就黯然辭世。
昭君和親使得邊境安穩了五十年,她過世後,北地草皆白,惟獨昭君墓上青草如茵,所以又叫青塚。
但這些畢竟是民間傳說,其中情節可不可信還得打個問號,王昭君的故事基於史實,不斷發展演變。
歷史上確有昭君出塞一事,發生在西元前33年,王昭君原名王檣,昭君兩個字是皇帝賜名,她17歲時以良家子被選入宮,待詔掖庭數年,直到匈奴前來求親,漢元帝才把王昭君賜給呼韓邪單於,呼韓邪單於死後,王昭君又嫁給其長子復株累,複株累死後,昭君寡居,直到去世,這就是真實的昭君故事。
但民間不斷的將這個故事加料升級,先是加入了「王昭君美若天仙」這一條,在《漢書》裡,王昭君只是普通宮女,而經過加工的 《琴操》一書裡,卻說王昭君傾國傾城。
後來加入昭君「自請出塞」這情節,漢史記載呼韓邪單於親自覲見,皇帝欽點王昭君出嫁,但小說家為了表現王昭君深明大義,編造主動出嫁的情節。
更離譜的是王昭君貌美,卻因畫師刻意醜化而不得寵這件事,純屬子虛烏有,毛延壽更是莫名其妙背了個鍋。
但正是因為小說家和民間傳說不斷豐富故事情節,王昭君的形象才逐漸豐滿,形成了溫婉大氣、典雅賢淑、為國為民的立體人物,千百年來不斷被詩人、小說家所讚揚傳唱。
她的精神光耀後世,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個傳奇。